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行业程序文件中英文版-QP019程序

汽车行业程序文件中英文版-QP019程序

五工作程序:
5.1实施条件:
5.1.1来料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时,由品质部进货检验员填写“材料拒收报告(MRR)”经部门主管审批后由采购部转交相关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项目/内容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品质部和生产部于供应商下次进厂交货时对其进行效果验证和确认。
5.1.2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之废品率或不合格率超出计划指标时,由品质部QC检验员填写“不合格报告”经品质部主管审批后交各相关生产部门稽核,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5.3.2.2质量异常经原因分析并拟定对策实施改善后,品质部门应确认对策之改善成效并书面反馈,若对策本身牵涉作业标准或规程之变更,则应修订相关作业标准或规程,按《文件与数据控制程序》执行。
5.3.3客户抱怨或退货之质量异常:
由品质部监督生产部门对客户报怨或不合格产品进行确认,将确认记录交品质主管审核后,由责任部门提交纠正措施报告。
5.1.5如出现可能无法按顾客要求交期100%按时出货时,则综合计划部应及时沟通市场与客服部与顾客协调,相关责任部门要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同时市场与客服部尽快以电话、传真或E-mail方式通知顾客,请求顾客同意延迟交期并在征得顾客书面同意后方可执行延期交付作业。
5.1.6每次顾客投诉或出货产品被顾客退货时,相关责任归属部门应向顾客解释原因,提交纠正措施,并由业务将措施内容提交客户。
5.2解决问题的方法:
5.2.1当发生不符合规范或要求的问题时,可使用QC七大方法来解决问题。
5.2.2当发生顾客投诉时,若顾客有要求,则应以顾客要求的方式来回复其抱怨。
5.3纠正措施:
5.3.1进料品质异常:
参考《检验与测试程序》和《供货商管理办法》。
5.3.2厂内途程品质异常:
5.3.2.1品保人员或制程人员于制程中发现质量异常时,除了立即标识,加以隔离,并填具"不合格报告" ,经品保或相关部门主管确认问题根源及责任归属后,发出质量异常通知给责任部门,并由责任部门相关人员主导纠正措施并将追踪结果汇报相关单位管理层。
5.4防错方法的应用
在实施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过程中,需根据问题大小、风险程度、成本考虑使用相适应的防错技术。
六相关文件:
6.1检验与测试控制程序
6.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3内部稽核控制程序
6.4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6.5供货商管理方法
七相关表格:
7.1不合格品报告
7.2材料拒收报告
7.3纠正措施报告
7.4退货品筛检报告单
7.5客诉处理单(CAR)
八附件:无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发放编号:
(受控文件专用章)
编写
日期
批准
日期
修改记录
版号
修改号
修改内容概要(或原因)
修改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A
0
首次发行
一目的:
针对制程、产品不良及质量体系之内/外部稽核所发现的问题、缺陷采取纠正措施,找出不合格原因,以保证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包括与规定不符合的质量活动。
5.1.3对已在控制计划中标识且不稳定或能力不足的特性,需根据控制计划实施适当的反应计划。反应计划包括限制过程输出和100%检验,以确保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随后制定完成明确进度和责任要求的纠正措施计划,需要时,此计划由顾客评审和批准。参考《过程控制程序》。
5.1.4每当公司内部质量审核有审核出的不符合项目/内容时,由审核员开具“不符合项报告”经审核组长审批后转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实施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以后负责跟踪验证。对于内部质量审核按《内部稽核控制程序》实施作业。
5.3.6.2品质部接到退货产品后,应进行试验分析,填具“退货品筛检报告单”,必要时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具体按5.3.3条进行。
5.3.6.3品质部应保存对退货品的相关分析试验、处理的记录及纠正措施实效记录。
5.3.7消除潜在影响
责任部门应对出现的不合格/问题举一反三,对类似的过程和产品必须在适用情况下,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消除导致不合格/问题发生或潜在的因素。
5.3.4内稽之不合格事项:
参考《内部稽核控制程序》。
5.3.5潜在不符合:
为控制潜在不符合,利用适当的信息来源,例如质量记录、顾客意见、服务报告等,由责任部门分析潜在原因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取控制、改进措施,品质部追踪与确认实施成效。详见条款5.5。
5.3.6退货品的试验与分析
5.3.6.1从顾客处或代理商处退回的产品,由市场与客服部接收登记,填写”客户退货通知单”,向顾客弄清退货的具体原因,并将退货产品交由品质部。
三职责:
3.1生产部/品质部负责收集﹑调查﹑分析导致不合格发生的情况,制定纠正措施,责任部门主管必须保证纠正措施的落实和成效。
3.2品质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确认。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和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
四定义:
4.1纠正措施------为防止现存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再发生,对其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消除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