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文学
文艺思想的革新 德国启蒙运动局限在文艺和文化思想领域内
进行革新,偏重于理论的斗争和理论的建树。 单就文艺思想领域来说,德国启蒙运动还有两 个特点,一是文艺思想表现出抽象思考和抽象 讨论的倾向,如鲍姆嘉通的《美学》;二是复 古倾向,主张回复到古代的古典主义,即古希 腊罗马或德国中世纪,如文克尔曼、赫尔德尔 和莱辛都有这种倾向。 德国启蒙运动经过了 一段古典主义时期,在18世纪70年代中期演变 为“狂飙突进”运动。
5、社会观 启蒙思想家不满意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提出“自由、
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卢梭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人 人生来平等,享有充分的自由,自由平等合乎人的天 性,是天赋予人的权利,即“自然权利”。维护自由 的权利,也就是维护做人的资格,这是衡量人的道德 价值的标准。 他在《社会契约论》里说:“放弃自 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 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 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与人的本性不 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的 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法国思想名著在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有些
名著也翻译传播到中国。如卢梭的《民约论》,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旧译《法意》)。 此外还有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和近代法国文学 作品都翻译过来,对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及政 治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体系
2、自然观
自然是指与文明对立的原始状态。卢梭提 出“返回自然”的口号,历数近代文明的罪恶, 认为社会的罪恶和不幸源于人类违背了自然。 改革社会的途径就是返回自然。由此产生了他 的《民约论》思想。 启蒙思想家在批判旧文化时,常常利用卢 梭的思想,把野蛮人描写成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物,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他们选择《百科全书》 为工具,宣传自己的理 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 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 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 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 的信条。当时,法国人 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 以百科全书派来代替启 蒙思想。
德国启蒙运动
德国启蒙运动在法国影响下开展起来。
18世纪,德国政治上陷于封建割据状态,全国分裂 为300个左右的封建小邦。封建割据的局面使德国不 可能产生强大的资产阶级。德国资产阶级依靠为宫廷 服务而生活,他们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宫廷的消费。经 济上依附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 政治上的妥协性与思想上的软弱性,由此,也就决定 了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反对封建割据,争取德国的民族统一,而不是 像法国那样直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
一、启蒙运动的起源和使命
启蒙运动发轫于荷兰,在17世纪,由于航海业
的发展,荷兰是最进步的国家之一。荷兰哲学 家阿科斯塔写作了《灵魂必朽论》以对抗神学 的灵魂不朽说,用唯物主义精神批判《圣经》。 法学家格洛修斯提倡科学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 出来,他写作了《战争与和平法》,以自然法 的思想来反对教会的神法。哲学家斯宾诺莎写 作了《伦理学》,主张泛神论,称“神即自 然”,从根本上推翻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影 响极大。这是启蒙运动的先声。
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洛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受
到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质地坚 硬、青白雅致、细润光滑, 细部处理清楚,具有明快、 秀丽、严谨、精巧、光挺的 艺术风格,图案精美,色彩 丰富。洛可可艺术吸收了中 国景德镇陶瓷的风格,一反 巴罗克艳丽、繁琐、线条僵 直、结构单调的风格,以清 淡的色调、柔和的光泽、优 美的曲线和非对称的特色盛 行于欧洲。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
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 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 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 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启蒙”一词,原意为“照明”和“照耀” (enlighten)。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 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 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 称,也即“光明观念”的含义。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 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 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宣扬民主与法制。
巴罗克文学起源于
和
,兴盛
于 。 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 思想的作品 最为出色, 和 是这类作品的 代表作家,代表作分别是 和 。 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 ,他的 最优秀的喜剧是 。
古典主义
巴罗克风格
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达尔杜弗形象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卢梭的伦理思想
卢梭的伦理思想特别注重良心(情感)在道德
中的主导作用。他认为自爱心和怜悯心是人的 本性,它们来源于人的良心。良心是“得自天 赋”又“独立于理智”的自然情感。良心使人 从自爱必须走向爱他人,从爱他人走向爱人类。 他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人的自爱天性之上,具有 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爱尔维修的伦理思想
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出
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它 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 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这 个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 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 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 才和民族风格。它对促进德 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 作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 续和发展。这个运动的名称 来源于运动的参加者克令格 尔的同名剧本。他在剧本中 宣扬反抗思想,洋溢着狂风 暴雨般的热情。 这一运 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 家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是青 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法国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的总目标是要打垮法国封建统治
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因此它是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法国启蒙运动的基 本思想是:相信永恒的进步,崇拜理性与科学, 批判宗教和专制王权,要求个人自由。 启 蒙运动领袖都是知识分子,政治斗争首先采取 了思想斗争的形式。
百科全书派
爱尔维修的伦理思想特别注重功利在道德中的
作用,他从感性主义人性论出发,提出合理利 己主义的伦理思想,认为利己是人的不可改变 的本性,情欲是精神世界的圣火,推动科学技 术的发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判断情欲好坏的道德标准是利益。个人利 益支配个人的道德判断,合理利己主义是人的 最高美德。他的伦理思想阶级性和战斗性都很 鲜明,具有反封建的启蒙作用。
四、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Rococo) 的原意是“贝壳装饰”,从
法语rocaille转化而来。洛可可艺术兴起于18 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期(1715-1775),也 叫“路易十五式”。最初是指建筑和室内陈设 中的一种装饰风格,后来泛指18世纪流行于法 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国的一种艺术风格。它是 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装饰艺术,表现为纤巧、华 丽、繁琐和精美,多采用s形和旋涡形的曲线, 色彩淡雅柔和。追求轻盈,趣味甜俗,它是宫 廷文化的美术表现,具有享乐主义倾向。
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波及欧洲各国,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
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1785年北美的独立战争 以及19世纪欧洲各地爆发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 命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俄国18、19 世纪的民主革命文学是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的产 物。狄德罗曾于1773年接受俄国女皇叶卡捷琳 娜二世的邀请,到莫斯科担任她的文化顾问。 叶卡捷琳娜二世接受了启蒙运动思想,使俄国 学习法国蔚然成风。俄国启蒙运动为俄国民主 革命起了思想准备的作用。
1.理性观 启蒙思想家在启蒙运动中使用的思想武器是
理性。他们用理性检验所有的旧制度、传统风 习和道德观念,批判旧世界,争取建立新世界。 18世纪理性与17世纪理性的区别: 17世纪的理性强调事物必须合情合理,以证 明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18世纪的理性成为人们揭发一切不合理现象 的武器,用来攻击、批判和清算旧时代的一切 信仰,它成为一种摧枯拉朽的物质力量。
18世纪文学
第十三周
17世纪文学复习题
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是 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作品和奠基作。 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 的 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 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著述。 的作品 标志着寓言创作提高到 前所未有的高度。 的 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启蒙运动的传播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影响了法国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都曾留居英国,他们与英国经验派哲学家洛克 和休谟等人结下了亲密的友谊。他们都欣赏英 国的三权鼎立和议会民主制。狄德罗还十分推 崇莎士比亚的戏剧和理查逊的新型小说。这些 文化交流对法国启蒙运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启蒙运动由法国传入德国,继而波及欧洲各 国,俄国、意大利等。
6、伦理观
启蒙思想家从资产阶级感性主义人性论出 发,把唯物主义感觉论应用于伦理学。形成功 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伦理观。他们认为感觉提 供人快与不快,使人避苦趋乐。人类的一切行 为都以功利为归宿。爱尔维修从霍布斯的功利 主义引出个人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类本来是利 己的为我的动物,如果压抑人的欲望和个性, 就是违背自然的原则。
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创
作。从此出现很多表现野蛮人和动物的道德高 于人类的作品。《泰山》是批判社会文明,返 回自然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一个被猩猩抚养长 大的男孩泰山,他看到人类的血腥残忍,义无 返顾地回到森林,与动物为伍。
3、政治观
启蒙思想家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宣 传“理性王国”。绝大多数启蒙思想家主张建 立君主立宪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 度,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如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向往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激进派的代表卢梭还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国 家元首与国家权力机关定期由选举产生的政治 制度,有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这种政治观 是对专制王权的无情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