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同福中路第一小学朱丽琴摘要:综观当前的小学英语教育,普遍将一年级作为英语起步阶段,虽然在当前学英语热的潮流下,启蒙阶段提早了,一些幼儿园也将英语引进了课堂,当小朋友背着书包走进小学课堂的时候,定能给你一些“水果英语”、“动物英语”,又或是“文具英语”等等。
但他们的语音语调都理想吗?纯正吗?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这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若再加上以往传统的呆板识字和套用语法规则的教学形式,强迫学生生记硬背,如此单调乏味,空洞枯燥的学习怎么会让学生习得良好的英语语感呢?关键词: 英语语感语感的重要性语感培养目标语感培养的方法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言不明,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四五岁的儿童虽然并不懂语法规则,但已能熟练地说话,他所依靠的就是长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语感。
这就充分说明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在一节三年级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很漂亮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很高,整堂课的学习气氛都很浓厚。
但课后询问了几个小朋友,你对这节课的单词都掌握了吗?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回答却让你哭笑不得:有点忘记了,但写了“读音”。
这个回答倒是精彩!一看,却发现小朋友所谓的读音正是我们要杜绝的“白字”!如果让它在英语学习中猖獗地生长,那么我们的小学生还能学好英语,还能有纯正的语音语调吗?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把握不住语感的本质,从而导致英语教学“高投人低收效”的尴尬局面。
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虽然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总让人感到不自然、不地道,甚至是拗口。
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却也是真实存在的。
不免引起深思,使得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极其重要了。
由于小学英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及对象,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感并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并通过教育实践观察,我认为小学英语语感的培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语音方面:发音准确,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律;能根据拼读规律猜字音,拼写单词;重音、连读正确、自然。
②语调方面:语调自然,富有感染力,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情于语;在相应语境下选用合适的语调;注意名词单复数形式的选用、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和动词在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形式上的变化。
③语义方面,有较为丰富、形象的语义感,即对抽象的英语单词有较为立体的感知。
④体态语方面,在言语过程中能适当加入正确自然的体态语加强沟通。
每位老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及本班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语感培养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明确的语感培养目标,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呢?前段时间与同事讨论,谈到学生语音语调的问题,都感到孩子普遍缺乏英语语感,他们的听说话动中的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几乎没有,由此在听说内容时不能很好的表现出相应的情感,体验等。
因为语感是建立在听说基础上的,但语感又高于听说活动,因此鉴于语感是对语言内涵的感受与体验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设法有意识地结合听,说,读,写训练,总结出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方法:一.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儿童进行活动的主要动力。
有了兴趣,儿童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
而缺乏兴趣的教学,令儿童始终处在羞怯、惧怕说错的情绪状态之中,使儿童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尤其是在语感培养的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尽是避免出现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讲台,使学生学习被动的情况。
常采用直观教具、游戏、全身性的反应活动、在课堂中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和饱满高涨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甩掉了心理包袱,更大胆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想象。
若教授较难的句型时,学生会一时说不出,甚至讲错,我就会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他们,用形象生动的手势提示,运用多种形式的感知,去消除学生害怕讲错的心理,促使他们大胆讲,大胆练,逐渐培养正确的语感。
二. 教师是学生良好语感的示范者、指挥者,夸美纽斯曾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象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由此可见教师所扮角色的重要。
上课时我力求以准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教学,为学生树立典范,为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极强,在上课时我尽可能用英语教学,运用直观实物,形象的手势,减少母语的刺激干扰和无关诱因,使学生增加感受英语的机会,增加英语输入量,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单靠教师示范,学生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多讲多练。
于是我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多讲多练。
如我在每节英语课的前五分钟,我都和学生进行Daily talk。
采用多种形式,师生问答或者生生互问,内容从不受限制,目的只为了让学生勇于开口说英语。
这种和学生一起轻松和谐的交谈,谈心,既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又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培养,效果很好。
另外,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过程中,我乐于当他们的向导:(一)在倾听中让学生感知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生除了听老师讲英语,更要听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如每天坚持听半小时录音磁带或英语广播,听的内容可以是课文、歌谣、谜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验外语语音、语调的优美,语句的自然,字次组合的规律,使之加深对语言的直觉思维、知觉判断,使之对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感能力。
长时间倾听英语令该孩子能模仿对话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语气、语调,慢慢地他能说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把句子说得惟妙惟肖。
学生通过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可以掌握正确的语气、语调,从而提高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可见听英语完全是声音的学习,模仿地道、准确、流利、优美、抑扬顿挫的英语发音,以形成正确的听觉表象,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常用简单的英语给小朋友讲小故事,这些童话类的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学生在听故事时,我借用肢体语言,利用图片、实物、面具和木偶来让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有时还利用多媒体的声音效果及母语与英语相结合来展示故事人物的性格。
学生通过语言声音(包括重音、语调、连读等)的识别、分辨,准确地把握故事中信息。
教师通过手势等其他强调做到音、调、意并行,不断增强学生语感的训练。
,(二)在朗读中让学生强化语感朗读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正确掌握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朗读是学生获得语言感受的重要手段。
古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句子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或对话的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朗读机会,如分角色朗读、跟录音朗读、梯度式朗读等。
这样学生可以理解单词的正确读音,句子的正确朗读。
只有单词的发音正确了,才谈得上语感;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朗读课文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强理解力,强化语感,深化语感。
1. 有声朗读、强化语感朗读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
朗读基调是由感情基调决定的。
通过朗读的语言艺术,使枯燥的视觉文字活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领悟。
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李阳疯狂英语”其实也就印证了有声朗读的巨大功效。
在教学Four seasons 这节课中,通过对四个不同季节的不同语言描述进行大声朗读后,喜欢冬天的学生便进入故事 Snow Day 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冬天最明显的特征是 It's very cold. 同样喜欢春天的学生对语言“It's spring.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 The grass is green.”就有很深的感受.2. 韵句朗读、强化语感在教学中我认为除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表演配音读,朗读比赛等方式外,还可采用韵句进行朗读,韵句是在教学中有意的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可以提高趣味性,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训练学生对意群的理解和朗读技巧,增强学生的朗读热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
实践表明:富有动感、琅琅上口的Rhyme、Chant及轻快优美的English songs对小学生极富吸引力。
在节奏和歌曲中本身就有强、弱拍之分、音值的长短,教师可根据这些特性加以充分利用,生动活泼地进行语感的节奏感、动力感、旋律感,连读、重音、停顿的培养。
如在身体各部分名称学习完毕之后,我可扩展一个相关的拍手歌Nose and mouth,节奏如下:2/4拍×× | ×× | ×× |Nose and mouth, here it is.Eyes and ears, here it is.Hands and fingers, here it is.……很明显其中的nose、mouth、eyes、eares等处在强拍上,而and则处在弱拍上,由于歌曲节拍的作用使学生不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读sth and sth时and弱读的规律,而且提高了英语语言的节奏感,培养了语感,一举数得。
何乐而不为?(三).挖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的基础上的,小学英语的语感训练在语音,词句,会话等教学活动中自然有机地进行.1, 在语音教学中渗透语感语音教学我觉得应是小学启蒙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在语音教学时,通过把好语音关,从而渗透语感.如在字母和音标教学中,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将近音字母编成绕口令,希望通过绕口令和谐的音调,明快的节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自然地渗透语感.2, 在词句教学中深化语感在单词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已学的音标和拼读方法,先试读,在必要时给予纠正,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教词时,将升,降调一起教给学生,遇到双音节以上的单词时,提醒学生注意重音,使学生养成习惯,以便在读语句或会话时,语调升,降比较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