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英语听力和语感的训练与培养学科:英语地址:天津市大港油田港东学校姓名:于路滨2003年3月内容提要就诸多语言而论,它除有着听、说、读、写的功能外,无怪乎还有着传文达意,表达思想感情的实际应用意义。
那么,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传文达意地步,听力和语感作为语言技能之一,是教育之目的,也是学生应掌握的技能。
教师无不先从听力和语感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来下功夫。
掌握该母语的基本途径是先从听和说开始的。
语言学家认为:掌握直至应用该语言是以“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的模式来进行的。
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培养和训练小学生英语听力和语感阐述我自己的“独家理念”:一、听力的培养和训练1.听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范畴2.听力的培养和训练的实施过程3.听力的培养和训练应注意的几点事项二、语感的培养和训练1.语感的培养和训练的范畴2.语感的培养和训练的实施过程3.语感的培养和训练应注意的几点事项就诸多语言而论,它除有着听、说、读、写的功能外,无怪乎还有着传文达意,表达思想感情的实际应用意义。
那么,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传文达意地步,无不先从听力和语感等方面下番功夫。
例如:某学生独自在其家中时,门外有俩人(其中之一是该生的妈妈或爸爸)正在对话交谈着。
这个孩子就能隔着门听出说话人中有自己的妈妈或爸爸来。
再如:一个走南闯北、阅历很深的老者,出门在外时,能听出各地人的不同方言。
从以上二例中可见两位的听力和语感甚是了得!这种未见其人、却能听出其声,辨出来者是谁;或听出不同人的不同方言的功能。
无不说明了此二人与他人的平时接触时间久,耳濡目染,如此熟悉了解是分不开的。
从而也验证了听力和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都晓得:要掌握该母语的基本途径是先从听和说开始的。
语言学家认为:掌握直至应用该语言是以“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的模式来进行的。
听力是基础,是“迄始点”;再则,语感是听力的“目的地”。
所谓听力是一个听话之人对他人或发声媒体所发出的言语,能听出其意的能力。
那语感就是人们对此语种使用掌握的能力(即能听懂又会说、并知其意的能力总和)。
学生语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和应用该语言的听、说、读、写诸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感。
否则,就成了“聋哑”英语。
就英语这种非母语的它国语言来说,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和较强的语感来,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和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英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一、听力的培养和训练(一)听力培养和训练的范畴。
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
还要对教学的内容有所了解。
在上课之初,就要考虑到教学环节: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就听力的培养和训练的材质更要考虑。
课堂是进行听力教学的重要基地。
教师要千方百计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每节课时间,力求以通俗、明白、生动、有趣的听力素材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之中去。
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在课堂上要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配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要在听力的选材上加以考虑。
要选择适于所教的学生的能力及发展的听力素材。
1. 1. 单词、句型、字母的各单元集合内容(它包括字母、单词、句型的听力)2.语音知识方面的掌握(即语音的强弱、语调的高低等诸方面内容)3.人以及各媒体的说放与听识(如:学生的说、读;教师的说、读;教学媒体的播放、听说、测试等等)4.各种地点或场景差异下的听说(如:教学过程的课堂内、游戏中的场景或课外操场以及家庭生活的情景等等)。
课前的听的训练(在家的听;预习的听;看书的听;培养语感的听;)课堂教学的听的训练(教学前的听;教学中的听;理解的听;校对的听;易混的听;复述的听)。
(二)听力培养和训练的实施1.听力的培养(1)课上教师的指导与教学:小学低段以激活兴趣,导学活用,培养能力为着重点。
高段以培养综合能力、层次叠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要教给学生听的有关知识。
要教给学生听什么?初始是听录音的语音、语调、语流(要看着书去听)。
等到积累了一些听力素材后,就可以不用看书去听,而是直接听出录音读的语句了。
再后来就可以跟着录音机复述语句并能翻译所听的语句了。
怎样听或听多少遍也是教学的要点。
教师围绕所教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的规范化示范、细致的讲解、难点的分解、人机的听读、模仿的跟读、适应的听说、理解的听译、消化的听述、错误的校对到实际交际中的看图听音、看图听说等过程。
要充分考虑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对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用学生可见的、能接受的媒体,并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展开听力教学。
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
展示给他们,给他们创设有利的学习语景,在这个氛围中去学、去体会应学的知识。
这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并且向学生传授某些听力技巧:如在听之初语句的语音、语调很不熟,而且听起来怪怪的。
这是因为学生对英语的语音不适应,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要克服困难去大胆地听,而且要多听,只此方法能攻克此关。
在听之前先让学生浏览一下所选习题的要求或媒体的内容;在听力测试时,若没听清,且可放过(不要因此道题没有听懂不会,而影响其它题的作答),不要还想着这个题。
也可根据听的大概意思去选其答案;或根据选题中的中心词来判断其答案等等。
当然学生们的听力是要靠培养和训练来提高的。
要多听、多练来积累听的素材,要听和讲相结合,要听和读相结合,要听练和实物、语景相结合。
听的少自然就谈不上听力好,也听不出来其听的内容和意思。
要让学生在家听、吃饭听、早晚听,听一遍不明白,就听它几遍或十几遍,直到听准、听懂、会模仿为止。
先听语句的语调和语流及某个词或句,再去看书去听,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听懂或理解所听的内容,再加上听教师课堂的重点难点讲解,他们学到了知识,先听和讲后听这两听的结合比较,让学生自身去亲身体验,就会有听力的感受了。
也就养成了听的习惯。
教师要留有可考查的目标来检查听的结果和效应。
有些较难的词句也可根据书中所给的例图或教师所示所讲的来加以理解。
总之,听力是听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要考虑那些听力较差或听力强可听得很少的学生)组织学生在听、练之后表演课文对话,模仿教学中教师或录音机及录像机的人的对话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
这可体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也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2)课下的强化、辅导、指导、训练。
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只靠课上的四十分钟是完全不够的。
那么,课下的强化与训练就非常必要了。
其内容有教材、课外辅导教材,新闻广播媒体等。
媒体的使用(是人与人还是人与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与学生)。
播放的次数(是听完几遍看书还是听完之后再讲或再看书)、播放的内容(是字母还是单词、是句型还是问答、是单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是听写还是听做等等)。
要制订计划,实施步骤,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家长要进行监督和执行的作用。
活动内容都一一得到落实。
只有通盘考虑,才能有的放矢。
对学困生和优等生制订不同的目标能力要求,让他们能够跳起来就能够着,从而有成功的喜悦又有进步的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3)听力的检测与培养:定期的测验和考核是验证学生掌握听力好坏的尺度,也是培养目标。
起初的听力测试要以激励为主,监测为辅,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培养目标;因为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考的低,兴趣就没了,学习动力就没了。
而且,听力的好坏是起决定作用的。
要考虑周全,把听力的内容、方法、频率、读的次数都要考虑进去。
要把学生在家的听力的测试首先放在第一位;课堂的知识掌握的测试摆在第二。
等到后来在将课堂知识掌握考核放在第一位。
(三)听力培养和训练应注意的几点事项:1.训练方法的多样性(要消化、理解、强化、应用)。
2.训练内容的广泛性(要有听的重点和不同学生侧重点)。
3.训练活动的时效性(要有目的的、不间断的、反复的进行)。
4.训练内容的适用性(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学生应采用所适用的教材及素材)。
5.训练场所的可选择性(在安静的课堂或语音室进行听力训练和测试,以避免嘈杂或失真的听错)。
二、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一)语感培养和训练的范畴1、读的训练:有字母、单词和句型及课文的应用。
2、说的训练:对话问与答的交际,课文的背诵与应用。
3、语感的培养:要有语言交际的情景,熟读的条件。
(二)语感培养和训练的实施学生在有了听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这样做是对听力的补充和发展。
听力好,自然语感也好,否则亦然。
学生的语感是在听力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语感是良好的听力的补充和发展,它是在多听、多读到熟读的最终体现。
要想培养学生的“脱口而出”、“妙语连珠”、纯正语音,良好的语感,我是按以下方法去实施的:其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和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由此,从激发学生求和欲,培养对外语的学习兴趣着手。
第一节课,我就坚持使用课堂用语,且充分利用手势、实物、景物,有机地与面部表情结合在一起,使用简单的会话用语,激励他们在课堂上听、学、说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尽量使自己的语言、语调、语气切合教学内容,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以即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其二、在教法的实施方面:要以“模仿---跟读---复读---分解强化---复述演练---问答交际---表演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要以多听、听准为先诀条件,将简单容易让他们听懂后去模仿;有点难的让学生跟读模仿;较难的就要“模仿—跟读—复读”的模式去学习;对较难的语句或段落就要以“模仿---跟读---复读---分解强化---复述演练---问答交际---表演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调动诸多学生以对话形式做游戏,内容由少到多、由短到长、由易到难,且由一人与教师对话,到几个人或一组的进行对话。
其三、对初学英语的学生也要传授规范、标准的语音知识,主要是以模仿为主,学生不敢开口,就打不开局面,每节课都要求人人开口(即人人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口语教学来说,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动口说,不要怕读或说错(因为每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同,对他们的要求也就应该不一样)。
不要教师一人讲,要留给学生去多读、熟读,要多给学生提供开口的机会,次数由少到多,由字母到单词(或某个音素、某个语调)再由单词到句子、最后在到课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向说错的学生这样说:“谁刚开始说时,都不会说或说得不准或语调拿不准,但你只要敢说,就一定会不断的进步,最后就一定会说好的。
其他学生不要笑话他们,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
”这样他们就会克服不敢开口的习惯了。
当然,教师也要传授读的方法如连读、重读、弱读、意群停顿等语音知识,教师的范读要准确、清晰,不应吞音、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