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的申报与规划
符合申报条件
已批准建立省(市、区)级公园2年以上,揭碑开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跨区域的共同(县、市、省)提出申请
省市国土资源 行政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部 地质环境司
省级初审、推荐 每省≤2个国家地质公园候选地
合规性审查
符合条件
评审委员会
进入评审程序
原则上每两年申报一次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
国家地质遗迹保 护评审委员会
3、地质公园的产生、发展、历史
欧洲地学界的探索
20世纪后期,一些地质遗迹保护理论思考、探索 1991年法国· 迪涅 ,第一届国际地质遗产保护学术会议 《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 1999.2UNESCO,正式提出地质公园计划, 创立Geopark,地质公园 1999.2UNESCO,第156次执行局会议, 创建世界 地质公园计划,每年建立20个,全球共500个 建立全球地质遗迹保护网络体系
2001年至今,中国已分7批批准建设了241个国家地质公园
2001年,第一批11个; 2002年,第二批33个; 2004年,第三批41个; 2005年,第四批53个; 2009年,第五批44个; 2011年,第六批36个。 2013年,第七批22个
如火如荼
省份
公园数量
省份
公园数量
省份
公园数量
省份
1
1
1
荷兰
1
1
1
1
4、中国地质公园计划
1985年,我国地学界,提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设想
1999年,山东威海“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确定国家级、省级 地质公园形式,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2000年,国土资源部制定《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0—2001)》和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以国土资发[2000]77号文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 2001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 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 ,并制定有关申报评选办法 2001年3月,我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诞生,后陆续于2002年、2004年、 2005年、2009年、2011、 2013共七批次,建设了241处国家地质公园 (包括31家世界地质公园)
第一大类、地质(体、层)剖面大类 1.地层剖面(1)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 (2)全国性标准剖面 (3)区域性标准剖面 (4)地方性标准剖面 2.岩浆岩(体)剖面 (5)典型基、超基性岩体(剖面) (6)典型中性岩体(剖面) (7)典型酸性岩体(剖面) (8)典型碱性岩体(剖面) 3.变质岩相剖面 (9)典型接触变质带剖面 (10)典型热动力变质带剖面 (11)典型混合岩化变质带剖面 (12)典型高、超高压变质带剖面 4.沉积岩相剖面 (13)典型沉积岩相剖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
实践与发展
2000年,欧洲地质公园网络形成,英国、德国、 西班牙、希腊首批4个地质公园 2004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首批世界 地质公园评审会议,25个入选。
截至2010年末,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NN) 共有87个成员,分布全球27个国家
世界地质公园全球分布图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国及公园数量
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黑龙江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第二批 浙江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内蒙古克什克腾地质公园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黑龙江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 河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第四批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第五批 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第六批 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国土资厅发[2009]50号文件:
1.《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 2.《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
3.《国家地质公园申报画册》
4.地质公园申报影视片
5.申请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诺书
6.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7.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方案
5、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2004-2014年9月,中国已分10批成功申报了31个世界地质公园
2 处 /年
数量最多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批次 公园名称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批次 公园名称 河南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公园 广东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第一批 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第三批 山东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评价指标及赋分标准
(浙江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一、科学价值(45分)
(一)典型性。15分 (二)稀有性 15分 (三)系统完整性 15分
二、美学价值 (25分) 三、科普教育价值(15分) 四、旅游开发价值(15分) 100-80分为Ⅰ级,79-65分Ⅱ为级,65分以 下为Ⅲ级。
2、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
较高的美学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全国有代表 性意义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或人文景 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自然区域。 是保护地质遗迹的综合载体 是认识神秘地球的最佳窗口 是实现旅游开发的崭新模式
世界地质公园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六条定义: (1)有明确边界,有足够大的面积使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由 一系列具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组成,还可能 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 (2)这些遗址彼此联系并受公园式的正式管理及保护,制定了官方 的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3)支持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改善当地 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能加强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促进当地的 文化复兴; (4)可探索和验证对各种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法; (5)可用来作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 (6)始终处于所在国独立司法权的管辖之下。所在国政府必须依照 本国法律、法规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
按功能: ①科研科考型地质公园 ②审美观光型地质公园
按主要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类型: 7大类、25类、56亚类
二、为什么要申报地质公园?
第一、合理、有效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
申请国土部、财政部保护经费
﹢
地方自筹
2003~2008年,湖南省22个国家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 6680万元 2005~2010年,北京市为全市地质遗迹保护方面申请国家财政资金 2965万元
国家 中国 爱尔兰 爱尔兰/北 爱尔兰 冰岛 奥地利 巴西 德国 印度尼西 亚 乌拉圭 数量 31 2 1 1 3 1 5 国家 法国 芬兰 韩国 加拿大 捷克共和 国 克罗地亚 罗马尼亚 斯洛文尼 亚/奥地利 丹麦 数量 5 1 1 2 1 1 1 国家 马来西亚 挪威 葡萄牙 日本 西班牙 希腊 匈牙利 斯洛文尼 亚 摩洛哥 数量 1 2 4 7 10 4 1 国家 冰岛 意大利 英国 越南 土耳其 德国/波兰 匈牙利/斯洛伐克 数量 1 9 6 1 1 1 1
第二、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地质公园博游活动、促进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
三、如何申报地质公园?
1、申报程序
申报审批工作依据 国土资发[2000]77号文件: 国土资发[2009]50号文件:资格授予+批准命名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
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科普教育≥20处 6项→5项
第四大类、矿物与矿床大类 10.典型矿物产地(23)典型矿物产地 11.典型矿床 (24)典型金属矿床 (25)典型非金属矿床 (26)典型能源矿床
第五大类、地貌景观大类 12.岩石地貌景观 (27)花岗岩地貌景观 (28)碎屑岩地貌景观 (29)可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景观 (30)黄土地貌景观 (31)砂积地貌景观 13.火山地貌景观 (32)火山机构地貌景观 (33)火山熔岩地貌景观 (34)火山碎屑地貌景观 14.冰川地貌景观 (35堆积)冰川刨蚀地貌景观 (36)冰川堆积地貌景观 (37)冰缘地貌景观 15.流水地貌景观 (38)流水侵蚀地貌景观 (39)流水堆积地貌景观 16.海蚀海积景观 (40)海蚀地貌景观 (41)海积地貌景观 17.构造地貌景观 (42)构造地貌景观
公园数量
四川
16
15 12
贵州
广西 广东
9
9 8
内蒙古
山西 青海
7
7 7
吉林
西藏 江苏
4
3 3
国 家 地 质 公 园 分 省 区 分 布
河南 福建
安徽
河北 湖南 山东 云南
11
11 10 10 10
陕西
甘肃 湖北 黑龙江 新疆
8
8 8 7 7
重庆
北京 辽宁 浙江 江西
6
5 4 4 4
宁夏
海南 上海 天津 香港
评审报告
评审阶段
国家地质遗迹保护 领导小组
授予资格 决定
建设阶段
三年内
编制《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按期完成地质公园建设
审查验收
批准阶段
正式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实地复核
公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揭碑开园仪式
2、申报需要的材料
国土资厅发[2000]77号文件:
1.《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 2.《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 3.国家地质公园的录像带、照片集 4.国家地质公园图件资料 5.《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6.批准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的文件、 土地使用权属证等有关资料
六、水体景观大类 18.泉水景观 (43)温(热)泉景观 (44)冷泉景观 19.湖沼景观 (45)湖泊景观 (46)沼泽湿地景观 20.河流景观 (47)风景河段 21.瀑布景观 (48)瀑布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