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2016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五章 第4节 数列求和课件

高考2016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五章 第4节 数列求和课件

A.15 B.12 C.-12 D.-15
[解析] ∵an=(-1)n(3n-2), ∴a1+a2+…+a10=(-1+4)+(-7+10)+…+(-25+28)=
3×5=15.
[答案] A
A
9
4.数列{an}中,an=n(n1+1),若{an}的前 n 项和为22 001145,则项 数 n 为( ) A.2 013 B.2 014 C.2 015 D.2 016 [解析] 因为 an=n(n1+1)=1n-n+1 1, 所以 Sn=a1+a2+…+an =1-12+12-13+…+1n-n+1 1=n+n 1, 由已知得 Sn=n+n 1=22 001145,解得 n=2 014.
(2)通项公式为 an=bcnn,,nn为为奇偶数数,的数列,其中数列{bn},{cn}
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和.
A
15
【变式训练 1】(2014·北京高考)已知{an}是等差数列,满足 a1=3, a4=12,数列{bn}满足 b1=4,b4=20,且{bn-an}为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A
4
4.裂项相消法 (1)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 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2)裂项时常用的三种变形:
①nபைடு நூலகம்n1+1)=1n-n+1 1;
②(2n-1)1(2n+1)=122n1-1-2n1+1;
1 ③ n+ n+1= n+1- n.
5.分组转化求和法 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 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相加减.
A
12
[解析]
(1)an=1+12+14+…+21n-1=1-121n
1-2
=21-21n,
∴Sn=21-12+1-212+…+1-21n =2(1+1+…+1)n个-12+212+…+21n =2n-1-21n=2n-2+21n-1.
[答案]
2n-2+2n1-1
A
13
(2)①当 n=1 时,a1=S1=1; 当 n≥2 时,an=Sn-Sn-1=n2+2 n-(n-1)2+2 (n-1)=n.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n. ②由①知 an=n,故 bn=2n+(-1)nn. 记数列{bn}的前 2n 项和为 T2n,则 T2n=(21+22+…+22n)+(-1+2-3+4-…+2n).
乘以 a 即可根据错位相减法求得.( )
(4)如果数列{an}是周期为 k(k 为大于 1 的正整数)的周期数列,
那么 Skm=mSk.( )
[答案] (1)√ (2)√ (3)× (4)√
A
7
2.(教材改编)一个球从 100 m 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到 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当它第 10 次着地时,经过的路程是( ) A.100+200×(1-2-9) B.100+100(1-2-9) C.200(1-2-9) D.100(1-2-9)
A
5
1.(夯基释疑)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
的打“×”)
(1)如果数列{an}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不等于 1,则其前 n 项和
Sn=a11--aqn+1.(
)
A
6
(2)当 n≥2 时,n2-1 1=12n-1 1-n+1 1.(
)
(3)求 Sn=a+2a2+3a3+…+nan 之和时只要把上式等号两边同时
(1)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Sn=n(a1+ 2 an)= na1 +
n(n-1) 2d

A
3
2(2)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na1,q=1,
Sn=a11--aqnq=a1(11--qqn),q≠1W. 2.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 n 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 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 法,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3.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 之积构成的,这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可用错位相减法.
[答案] C
A
11
考向 1 分组转化法求和
【典例 1】(1)数列 1,1+12,1+12+14,…,1+12+14+…+2n1-1
的前 n 项和 Sn=________. (2)(2014·湖南高考)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2+2 n,n∈N*.
①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②设 bn=2an+(-1)nan,求数列{bn}的前 2n 项和
[解析] 第 10 次着地时,经过的路程为 100+2(50+25+…+100×2-9) =100+2×100×(2-1+2-2+…+2-9)
2-1(1-2-9) =100+200× 1-2-1 =100+200(1-2-9).
[答案] A
A
8
3.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an=(-1)n(3n-2),则 a1+a2+…+ a10=( )






·
·




落 实
第四节 数列求和
研 析





·








A
1
[考纲传真]
1.熟练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2.掌握非等差、 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 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A
2
1.公式法
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求和
记 A=21+22+…+22n,B=-1+2-3+4-…+2n,则
A=2(11--222n)=22n+1-2,
B=(-1+2)+(-3+4)+…+[-(2n-1)+2n]=n,
故数列{bn}的前 2n 项和 T2n=A+B=22n+1+n-2.
A
14
【规律方法】
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
(1)若 an=bn±cn,且{bn},{c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 求和法求{an}的前 n 项和;
[答案] B
A
10
5.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an=2n+2n-1,则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为( )
A.2n+n2-1 B.2n+1+n2-1 C.2n+1+n2-2 D.2n+n2-2
[解析] Sn=(2+22+23+…+2n)+(1+3+5+…+(2n-1)) =2(11- -22n)+n(1+22n-1)=2n+1-2+n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