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施工测量方案

大桥施工测量方案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昆明枢纽铁路工程项目马料河施工控制测量方案编制:黄飞审批:王骁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昆明枢纽项目部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六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测量依据 (1)三.施工测量 (2)1、桥轴线长度测量精度估算 (2)2.平面控制测量 (3)3、水准控制测量 (5)四.施工放样 (7)五.采用的测量基准 (8)六.测量保证措施 (8)七、测量人员和仪器 (9)八.测量资料管理 (10)八.施工控制测量中注意事项 (10)九.测量资料管理 (11)马料河特大桥控制测量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昆明枢纽工程主要线路,从昆明南至昆明东客车线(D2K747+035m至D2K754+068m),线路长7.033公里联络线联络线全长13711.82m(王家营西,途径倪家营,新关山,羊堡车站,小新村,大石坝至金马村)。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6843.68m,特大桥一座,隧道2座。

马料河特大桥起于ZCK786+290.57 m至ZCK787+625.56 m,全长1344.99 m。

为确保桥梁定位整体精度,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案尤其重要。

严格按有关规范、细则进行测量,以满足桥梁定位要求。

二.测量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J961-2009)2.国家标准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3.JTJ/T066-9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4、本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要求以及线路总平面图、桥梁布置图;5、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以及现场踏勘资料;6、我公司长期从事桥梁施工中所积累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经验以及公司测量设备情况:仪器精度、性能状况。

GPS的主要技术指标各等级GPS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GPS基本技术要求各等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三.施工测量1、桥轴线长度测量精度估算桥轴线精度估算公式为:mL=△D(N)1/2/21/2 mL/L=1/m上式中mL为桥轴线长度相对中误差N为跨数△D为墩中心的点位放样限差为10㎜①马料河特大桥1344.9m(ZCK786+290.57 至ZCK787+625.56 )(42跨)mL=41.8㎜mL/L=1/280002.平面控制测量2.1. 选点布网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桩表、桥梁平面布置图、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经过实地踏勘,布设平面GPS控制网,选择通视良好、坚实稳定的地方埋设控制桩。

控制网的布设严格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J961-2009)、JTJ/T066-9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的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

2.2. 数据采集平面控制测量采用莱卡CS10.CS15四台套GPS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静态基线±(5㎜+1ppm);高程±(10㎜+2ppm)。

测量模式采用静态测量方式,野外GPS数据采集时严格按JTJ/066-9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中E级网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卫星高度截止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5个,采集历元间隔为15秒,有效观测时段长度>45分钟,最大为2小时。

在野外观测时,仪器、天线安置严格整平、对中,置中误差小于1mm,天线高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互差小于2mm取平均值,同步观测时确保接收机的开机和关机时间的同步。

2.3. 平差处理首先进行基线向量的质量检验(1)同步环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应满足:(Wx,Wy,Wz)≤1/5·δ·n1/2Ws=(Wx2+ Wy2+ Wz2)1/2≤1/5·δ·(3n)1/2(2)复测基线较差应满足:Δs≤2·21/2·δ式中:δ=(a2+(bs)2)1/2a为相应等级的固定误差 b为比例误差s为环中基线的平均长度 n为闭合差基线条数对不符合上述限差的闭合环或基线,根据全网的具体情况分析,检查哪一条基线含有粗差,应及时剔除,必要时进行重测,以确保成果的整体质量。

在各项质量检查符合技术要求后,进行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无约束平差。

在无约束平差中,应对观测值先验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观测值改正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异常观测值,并对其进行检查和分析,决定弃舍。

三维无约束平差及精度分析:首先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定基线向量网自身的内符合精度及其系统误差和粗差。

控制网的基线向量网自身的内符合精度高,基线向量没有明显系统误差和粗差,基线向量网的质量是可靠的。

二维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在确认复测精度满足要求时的前提下,进行GPS控制网的二维约束平差,做到和设计时施工控制网的平差方案基本一致,包括中央子午线的确定,投影面的选择等,以便成果的比较和分析。

平差时选用复测固定的E级GPS控制点,选择约束点时,固定点位均匀分布,作为平面基准点进行二维坐标约束平差,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7°10′00″,投影面高程为500m。

求出各控制点在独立工程坐标系中的坐标。

精度分析:基线向量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最弱基线向量坐标方位角中误差全部满足JTJ/T066-98《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相关指标要求。

导线闭合环15个,处理结果详见复测报告《网平差》《闭合环和闭合差》《导线成果》。

从《闭合环和闭合差》中,边长相对精度为1/31万~1/323万,符合JTJ/T066-98《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E级GPS控制网精度要求。

实测成果与设计院提供值比较,说明本次控制测量成果合格。

GPS控制测量成果符合《铁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标准的E级GPS控制网测量基本技术指标。

采用本次GPS控制测量成果能满足本合同段的施工精度,能满足相邻段的衔接要求。

3、水准控制测量3.1、水准网布置水准基点沿线路两侧均匀布置,间距约200m,原设计提供的水准基点应纳入网内,新增设的GPS点亦可作为水准基点使用,以减少布网埋桩工作量。

本次属加密水准基点,布设成四等附合水准网。

3.2、野外观测按水准线路采用DSZ2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

观测时需呈像稳定,日出后和日落前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呈像跳动难于照准时需停止观测。

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按四等水准标准执行。

表3 等级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4 等级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中间转点须使用尺垫,间歇点尽量选在水准点上。

确因时间原因不能闭合到水准点上,可选择2个稳固可靠固定点作为间歇点,且作出明显标记,在继续施测前先检测其高差差数,满足表3要求时方可向前引测,否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

3.3、内业计算外业观测完成后,对野外观测记录进行复核检查,在均满足表3的技术要求后,计算各水准线路(环线)高差不符值,其限差满足表2的规定时即可采用计算机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四.施工放样马料河特大桥采用工程采用TC802全站仪置镜于GPS点极坐标法或坐标法测设,仪器需架设于不同的GPS点重复测设和检核;高程采用DSZ2水准仪按四等水准要求测设,并闭合到水准基点上。

1.桩基础马料河特大桥工程采用TC802全站仪置镜于GPS点极坐标法或坐标法测设,仪器需架设于不同的GPS点重复测设和检核;高程采用DSZ2水准仪按四等水准要求测设,并闭合到水准基点上。

2.承台一般测设承台四角,或测设承台中心和轴线,测设误差控制在±10 mm。

立模后灌注砼前需对模板进行检查和校正,承台模板尺寸误差限控制在4㎝,标高检查限差控制在3㎝。

3.墩身测设中心和轴线,放样误差控制在±10 mm。

墩身模板尺寸误差限控制在2㎝,标高检查限差控制在3㎝,模板上同一高程线互差限差控制在1㎝。

4.墩帽测设中心和轴线,放样误差控制在±10 mm。

顶帽模板尺寸误差限控制在1㎝,高程精度符合四等水准精度要求,灌注砼前还需对该墩与相邻墩(台)的跨距进行检查和校正,跨距控制在2㎝内。

5.桥梁竣工测量包括精密测定墩台中心、纵横十字线、桥梁中线;测量跨距和墩台各部尺寸;检查顶帽及支承垫石标高;检查支座、锚栓孔平面位置。

五.采用的测量基准1.坐标系统根据本次施工控制网复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交桩时提供的已有资料情况,为了保证施工放样的精度,采用WGS-84椭圆高斯投影工程独立坐标系统。

2.高程系统高程系统以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六.测量保证措施1、全站仪、水准仪应按《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测量作业前也应按《测规》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标准执行。

3、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4、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GPS点、水准点测量前,必须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

一旦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立即对原控制网进行复测。

5、施工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

6、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附录中的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

七、测量人员和仪器根据以上测量方案和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已组织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程师、测量技工上场进行控制测量、日常施工测量,并配备性能稳定、精度满足本工程需求的整套测量仪器,本着严谨、求精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该工程的测量任务。

测量人员资质表投入的测量设备表八.测量资料管理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

对工程所用测量资料加以分类存档,并按要求进行管理。

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的测量手簿内,记录数据字迹应端正、整齐、清楚,不得更改、擦改、转抄。

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同时将施工过程、测量方法及要求对测量人员交底。

测量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现场测量放样。

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记录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签名。

中线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中线记录手簿记录,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

水平高程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水准仪测量簿记录,记录中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完整。

八.施工控制测量中注意事项为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还需养成严谨的复核习惯,建立严格的测量工作制度:1.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及时返工。

2.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

3.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按时送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