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生物制品概述

11.1-生物制品概述

鉴别实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血凝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
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特点
1 不同品种标准内容和方法差异大
2 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
3
生物活性检查和效价(含量) 测定
4 严格的安全性检查
近年 1982年 目前
生物制品的生产由以往的生化提取方式,发展为细胞工 程、基因工程表达,得到生物活性强、性质更优、成本 更低并能够大量获得的生物制品。
世界上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重组人胰岛素获准生产 销售。全球生物技术药物报批新药的数量急速上升,大 有超过常规药物报批量的趋势。
我国已有21种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批准上市,其中多数为 疫苗类预防用生物制品;也包括一些治疗用的基因工程 药物,如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等。 另有约30种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和临床试验, 还有近30种进入中试和实验室研究阶段,其中一部分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
生物制品的分类
生物制品依据其用途,为三大类:预防类、治疗类和诊断类
预防类:主要包括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和联合疫苗等疫 苗品种;
诊断类:主要包括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 DNA重组技术制品和单克隆抗体;
诊断类:主要包括体内诊断类和体外诊断类。
生物制品特点: 活性的专一性强; 稳定性差; 分子量大,结构确证困难;
《中国生物 制品规程》 并入药典, 作为中国药 典三部
药典3部的组成和一部二部略有差异。以2005年版为例,除凡 例、正文、附录、索引外,还有通则。
通则部分主要收录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储藏、运输等环节 相应的规程。
2015年版三部收载137个品种,新增13个,修订105个,不收 载6种。
收载品种按预防、治疗、体内诊断制品、体外诊断制品分类。
生物制品分析概述
生物制品概述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为原料, 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 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概念区分: 生化药物 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
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 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等,也包括其衍生物、降解 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生物药物 生化药物+生物制品 生物技术药物 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创新生物技术生 产的药物。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质量标准
• 内容包括: 基本要求;制造;检定;保存、运输及有效期;使
用说明;(制造和检定是重点项目);
• 制造主要包括工程菌的鉴定、发酵、纯化工艺的要求; • 检定则包括了原液、半成品、成品的检定项目和要求。检定项目包括生物
学活性、蛋白质测定、纯度、分子量、外源性DNA残留量、鼠IgG残留量、 宿主菌蛋白残留量等。
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质量标准
• 内容包括: 基本要求;制造;检定;保存、运输及有效期;使用说
明等项目 (由于工艺和用途的差异,制造工艺要求、检定项目和要 求等有较大差异)
• 制造包括:生产用鸡胚、毒种、单价原液、半成品、成品的工艺要求; • 检定包括原液、半成品、成品的检定项目和要求。具体检定项目包括
因此, 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与化学药、
中药等有显著的差异; 不同生物制品的标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也各有千秋;
生物药品质量标准
• 我国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发展
1959
19792000
2003
2005
《生物制品 制造检定规 程》第一版
《中国生物 制品规程》
第二~第六 版
《中国生物 制品规程》 英文版
1796年 1919年 50年代
生物制品发展和现状
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首创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 的方法,并得到了迅速的普及,牛痘苗成为人类早 期成功应用的生物制品之一。 我国开始生产生物制品,在北京天坛建立中央防疫 处专门从事疫苗、抗毒素等的制造工作。
生物制品机构整顿调整,全国设有7个研究所和1个 国家检定所,产量迅速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