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建筑旅游资源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柱子穿成为排 架,然后仅用枋(fang)、檩(lin)、斗连接而 成,便于施工,利于抗震,但是难于建成大型 建筑,多用于居民和较小的建筑物。
抬梁式建筑
抬梁式又称叠梁式,就是屋瓦铺设在椽上,椽架 在檩上,檩架在梁上,梁架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再 传到木柱上,一个抬着一个。抬梁式构架的好处是室 内空间很少用柱,甚至不用柱,结构开敞稳重。屋顶 的重量巧妙地落在檩梁上,然后再经过主力柱传到地 上。这种结构用柱较少,由于承受力较大,柱子的耗 料比较多, ;它可以加大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四根 柱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面阔”和 “开间”,纵深间数称为“进深”),宫殿、坛庙、寺院 等常采用,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特征。
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
崖居
封建社会的主要建筑成就
(一)建筑类型逐渐丰富 (二)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不 断丰富 (三)建筑艺术日益精美丰富 1 艺术造型 2 色彩 3 建筑雕刻塑饰
二、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一)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 (二)优美的艺术造型 (三)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 (四)绚丽而又淡雅的色彩 (五)丰富的雕塑装饰 (六)建筑与环境的配合之协调
第五章、建筑景观与审美鉴赏
建筑的概念(两层含义)
建筑活动:行为(勘察、设计、备料、施 工等) 建筑物: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堤坝、码头
建筑工程:工业、农业、公用、居住
第一节 建筑景观的审美内涵
第二节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古建筑的类型 第四节 建筑景观的审美原理
第一节、建筑景观的审美内涵 一、建筑的两重性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 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 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 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 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 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 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 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共同心理 素质的稳定的群体。 民族的特点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 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它是随着历史 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特征会在建 筑中体现出来。
佛塔
汉地塔
楼阁式
密檐式
金刚宝座式塔
藏地塔—— 覆钵式塔
白塔
古代屋顶的类型
1.庑殿顶 2.歇山顶
3.悬山顶
4.硬山顶
5.攒尖顶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庑殿顶
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 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 檐和重檐两种,一个屋檐的叫单檐,两个屋 檐的叫重檐,更为高级。 只有皇帝和孔子可以使用庑殿顶建筑。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庑殿顶
泰国曼谷的超级 睡寓俱乐部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州的伯吉瑟尔滑雪台
沙特利雅得的王国中心大厦
美国华盛顿的 玻璃博物馆
英国苏格兰的法科克转轮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德克 萨斯现代艺术博物馆
日本富士游泳馆
四、建筑景观的审美意义
(一)建筑景观承载着历史 建筑景观是人类劳动实践和创造的结果, 也是历史的产物,如宫殿建筑、古城墙、古桥 梁等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历史。
建筑艺术的形象由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 关系、空间安排、结构形式等构成。 建筑装饰:圆柱、柱头、飞檐、贴脸、壁画、 雕塑和图案等。
贴 脸
柱头 圆 柱
壁画、雕塑
建筑装饰同建筑形象相一致,从造型 和色彩上把建筑的艺术构思加以发展和具 体化。 建筑运用种种表现手段和装饰手法, 构成一种意境,给人以联想,从而构成建 筑旅游景观的观赏内涵与艺术美感。
(二)优美的艺术造型
适应内部结构,有使用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造型外观 1台基 2屋身 3屋顶
台基
建筑具有一定的自身重量,为保证建筑物建 成后不会沉降塌陷,就需要在建造房屋前先 制作一个平整坚硬的基础,称为台基。又称 基座。中国古代建筑为了防潮,防腐,以及 弥补单体建筑不够高大雄伟的弱点而使用它。 大致分为四等级:
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初期:巢居 穴居
有基础 有墙壁 有屋顶 原始社会后期:“大房子”,原始村落、防 御工程、陶窑 奴隶社会:城市、宫殿(高台榭) 封建社会:都城、宫殿、园林、陵寝、寺观、 王府
地 面 建 筑
穴居、巢居 穴居 北方为主 巢居 南方为主
原始人的“居住”模式
· 演进 天然洞穴→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重 檐 歇 山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歇山顶
天安门
重檐歇山式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歇山顶
单檐歇山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悬山顶
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 的檩端伸出墙外,从侧面看,屋面的檩头在山 墙处没有停下来,而是又外挑了一段,悬山之 名由此而来。 正六品官员和百姓家的正堂可以使用。
(一)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
材料:木材;主要构件:立柱、横梁、顺檩; 结点:榫(sun)卯 特点:有弹性,抗震性强;梁柱承重,墙壁 位臵可动 斗拱式结构:在柱子和梁的交结处,抗震, 装饰 木结构有井干、穿斗、抬梁三种结构方式
一屋三分
屋顶
屋身 台基
主要构件
chuán 椽
斗 拱 柱
梁
fāng 枋 檩
(二)建筑景观包含着人类文化艺术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和 艺术,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往往代表着那个时 代所达到的文化、艺术水准,因而成为那个时 代文化和艺术的标志。
(三)建筑景观体现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 任何建筑景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 下产生的,它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京中山陵的总平面形状像一个钟, 以象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如何 唤醒民众的警钟。
2003年评出现代建筑“世纪七大奇观”: 泰国曼谷的超级睡寓俱乐部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州的伯吉瑟尔滑雪台 沙特利雅得的王国中心大厦 美国华盛顿的玻璃博物馆 英国苏格兰的法科克转轮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德克萨斯现代艺术博物馆 日本富士游泳馆
例如:四合院根据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及 其经济条件的差异,其规模与讲究程度具有很 大不同:
四合院
普通人家的四合院是四边 房屋围合成院,无前院和 后罩房。 官吏、富商家经常 建设两座四合院纵 向组合,前院变正 房为厅堂,后院为 内院。有的还将横 向串联的四合院改 作园林部分。
(四)建筑景观显示民族特征
蒙古族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 住房。古称穹庐,又称 毡帐、帐幕、毡包等。 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 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 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 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 拆装,便于游牧。
邮票上的民居
四合院
黑瓦白墙
安徽 民居
福建 土楼
陕北 民居
蒙古包
三、建筑景观与建筑艺术
1、建筑景观
建筑景观指具体旅游审美价值和一定观赏 内涵的建筑。
斗拱的作用?
3、檐下装饰 作用(构造精巧, 造形美观)它构 造精巧,造形美 观,如盆景,似 花兰,又是很好 的装饰性构件。 单位:“朵”
斗拱的作用?
4、等级标志(只限于 宫殿、寺庙及高级建 筑物使用,斗拱越多 等级越高) 5、抗震作用
单位:“朵”
斗拱:可以鉴别建筑朝代
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 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 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 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 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 “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 垂兽,qiāng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 走兽。 脊兽由瓦制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 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 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 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 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弓形短木叫拱
方形木块叫斗
斗 + 拱 = 斗拱
思考:
斗拱在建筑中有何作用?
斗拱的作用?
1、它位于柱与梁 之间,屋顶的重量要 通过斗拱传给柱子, 再由柱传到台基,起 着承上启下、传递重 量的作用。
斗拱的作用?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屋檐挑出一定距离,出檐更加深远、壮观 ,增加 入室阳光及防止雨水浸泡屋身并使柱子、门窗防雨防潮。 (一般屋顶出檐深度越大, 斗拱层数越多)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悬山顶
悬山顶(趵突泉公园西北围墙边)
二、古代屋顶的类型—硬山顶
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 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 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 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 采用的。 正六品官员和百姓家的正堂可以使用。
柱
早期的柱子就是一根圆木,秦代出现方 柱,一直沿用到唐宋时代,以后被圆柱取 代.柱子不但是房屋的支撑物,还是构成 建筑基本单位"间"的要素.四根柱子组成 的立体空间就是"间",众多的柱子分散 了屋架的重量,
井干式结构
井干式是用方木或圆木四面累叠而成,围 成的空间似方井,原始而简单。
穿斗式结构
4 .最高级台基 太 和 殿
最高级基座,将几层带石栏杆的须弥座叠在一起,是建筑物显得更加雄伟高大,只用 于皇宫中的最高级建筑和重要庙宇的主要建筑上。
屋顶
古建筑屋顶是森严礼制等级的绝对体现, 在传统中国建筑中占有压倒性的位臵,越高级 的殿宇屋顶就越大,屋顶越大就越隆重,胡乱 搭建者,不只犯法,兼且无礼。屋顶等级由高 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 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重檐攒尖,悬山,硬山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