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第七章
4、变形率矩阵(或变形率张量,或应变率张量)
在速度分解定理中,最后一项是由流体微团变形引起的,
其中 称为变 形率矩阵,或变形率张量。该项与流体微团的
粘性应力存在直接关系。
定义,流体微团的变形率矩阵为
xx
xy
xz
yx yy yz
zx
zy
zz
该矩阵是个对称矩阵,每个分量的大小与坐标系的选择有 关,但有三个量是与坐标系选择无关的不变量。它们是:
uz (x
x,
y
y,
z
z, t )
uz (x,
y,
z,t)
uz x
x
uz y
y
uz z
z
uz (x, y, z, t) (xy yx) xzx yzy zzz
写成矢量形式:
r u(M1
)
r u(M0
)
r
rr
rr
其中,第一项表示微团的平动速度, 第二项表示微团转动引起的, 第三项表示微团变形(线变形和角变形)引起的。
b3 0
b1
1 3
然后代入第一式中,有
b2
2 3
如果令
p
xx
yy
zz
3
称为流体压强。则本构关系为:
2 p 2 uI
3
上式即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亦为牛顿流体的本构方
程,constructive equation)
用指标形式,上式可表示为
ij
u j xi
ui x j
i j
- p
2
ui xi
2 3
u
i j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有:u 0
如果用坐标系表示,有: ij
u j xi
ui x j
i j
-
p
2
ui xi
i j
粘性切应力:
xy
2 xy
u y x
ux y
yz
2 yz
uz y
u y z
zx
2 zx
ux
z
uz x
法向应力:
xx
p 2
ux x
p 2xx
另外两个坐标轴,为切应力在坐标轴向的投影分量。
由此可见,用两个下标可把各个应力分量的作用面方位 和投影方向表示清楚。其中第一个下标表示作用面的法线 方向,第二个下标表示应力分量的投影方向。
如,对于x面的合应力x 可表xxi示为 xy
j
xzk
y面的合应力表达式为
y
yxi yy j yzk
2
z
xy
yx
( v
x
u ) y
yz
zy
( w
y
v ) z
zx
xz
( u
z
w) x
对于静止流体, xx yy zz p
1 3
(
xx
yy
zz
)
p(热力学压强)
根据斯托克斯假设,在粘性不可压流体中x,y,z三个法向应力的
表达式为:
xx
p
2
u x
yy
p
2
v y
zz
p
2
z面的合应力表达式为
z
zxi zy j zzk
如果在同一点上给定三个相互垂直坐标面上的应力,那么 过该点任意方向作用面上的应力可通过坐标变换唯一确定。 因此,我们把三个坐标面上的九个应力分量称为该点的应力 状态,由这九个应力分量组成的矩阵称为应力矩阵(或应力 张量)。根据剪力互等定理,在这九分量中,只有六个是独 立的,其中三法向应力和三个切向应力。这个应力矩阵如同 变形率矩阵一样,是个对称矩阵。
uy x
说明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成正比。对于一般的三维流动, Stokes(1845年)通过引入三条假定,将牛顿内摩擦定律进 行推广,提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理。
2、Stokes假设(1845年)
(1)流体是连续的,它的应力矩阵与变形率矩阵成线性关 系,与流体的平动和转动无关。
(2)流体是各向同性的,其应力与变形率的关系与坐标系 的选择和位置无关。
w z
将上述三式相加,并根据连续性方程得到:
1 3
( xx
yy
zz )
p
§ 7-2 N-S方程
如图微元体,每个面上正应力 沿外法线方向,切应力沿坐标 轴正向
现分析z方向上表面力 正应力
C D
G H
( zz
1 2
zz
z
dz)
( zz
1 2
zz
z
dz)
zz
z
dz
切应力
ADHE面: xz
1 2
xz
uz x
z
如果令:
xx
ux x
xy
1 2
u y x
ux y
, xz
1 uz 2 xx
ux y
, y
1 ux 2 z
uz x
综合起来,有:
ux (x x, y y, z z,t)
ux (x,
y, z,t)
ux x
x
1 2
u y x
ux y
y
1 uz 2 x
粘性流体的应力状态
1、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作用面受力差别
流体处于静止状态,只能承受压 力,几乎不能承受拉力和剪力,不具 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理想流体在 运动状态下,流体质点之间可以存在 相对运动,但不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 能力。因此,作用于流体内部任意面 上的力只有正向力,无切向力。
粘性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流体质 点之间可以存在相对运动,流体具有 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因此,作用于 流体内部任意面上力既有正向力,也 有切向力。
a bI
式中,系数a、b是与坐标选择无关的标量。参照牛顿内摩 擦定理,系数a只取决于流体的物理性质,可取:
a 2
由于系数b与坐标系的转动无关,因此可以推断,要保 持应力与变形率成线性关系,系数b只能由应力矩阵与变形 率矩阵中的那些线性不变量构成。即令:
b b1( xx yy zz ) b2 ( xx yy zz ) b3
在 M1(x x, y 点y, z处 ,z,t速) 度为
u u
x y
( (
x x
x, x,
y y
y, y,
z z
z, z,
t) t)
uz (x x, y y, z z,t)
以x方向速度分量为例,由泰勒级数展开,有
ux (x x, y y, z z,t)
ux (x,
y,
z,t)
ux x
x
ux y
y
ux z
z
将上式分别加、减下列两项 1 uy y , 1 uz z
2 x
2 x
得到: ux (x x, y y, z z,t)
ux (x,
y, z,t)
ux x
x
1 2
u y x
ux y
y
1 uz 2 x
ux z
z
-
1 2
u y x
ux y
y
1 ux 2 z
定义如下: 流体微团平动速度:ux (x, y, z,t), uy (x, y, z,t), uz (x, y, z,t)
流体微团线变形速度: xx
ux x
, yy
u y y
, zz
uz z
流体微团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
xy
1 2
u y x
ux y
, xz
1 uz 2 x
ux z
,
yz
(3)当流体静止时,变形率为零,流体中的应力为流体静 压强。
由第三条件假定可知,在静止状态下,流体的应力只有正 应力,无切应力。即:
xx yy zz p0
因此,在静止状态下,流体的应力状态为
1 0 0
p0 0 1 0 p0I
0 0 1
根据第一条假定,并受第三条假定的启发,可将应力矩阵 与变形率矩阵写成如下线性关系式(本构关系)。
平动
转动
线变形
角变形
2、速度分解定理
德国物理学家 Helmholtz(1821-1894)1858年提出的 流场速度的分解定理,正确区分了流体微团的运动形式。设 在流场中,相距微量的任意两点,按泰勒级数展开给出分解。
在 M 0 (x, 速y, z度) 为
ux (x, y, z,t) uy (x, y, z,t) uz (x, y, z,t)
2、粘性流体中的应力状态
在粘性流体运动中,由于存在切向力,过任意一点单位面 积上的表面力就不一定垂直于作用面,且各个方向的大小也 不一定相等。因此,作用于任意方向微元面积上合应力可分 解为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如果作用面的法线方向与坐标轴 重合,则合应力可分解为三个分量,其中垂直于作用面的为 法应力,另外两个与作用面相切为切应力,分别平行于
zz
p 2
uz z
p 2 zz
yy
p 2
u y y
p 2 yy
➢本构方程:应力与变形速率之间的关系称为本构关系
对于剪切流动的简单情况, 牛顿内摩擦定律:
du
dy
对于剪切流动的复杂情 况,牛顿内摩擦定律: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有 x,y,z三个切向应力:
xy
( v
x
u ) y
ux z
z
-
1 2
u y x
ux y
y
1 ux 2 z
uz x
z
ux (x, y, z,t) (yz zy) xxx xyy xzz
对于y,z方向的速度分量,也可得到
uy(x
x,
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