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型地铁工程岛式站台车站全套给排水初步设计图纸(含说明书)gim

[四川]大型地铁工程岛式站台车站全套给排水初步设计图纸(含说明书)gim

目录5.1 概述 (3)5.1.1工程概述 (3)5.1.2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35.1.3站址处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状况35.2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国家规程、规范.35.2.1设计依据 (3)5.2.2采用的国家规程、规范 (3)5.3 设计范围及设计接口 (4)5.3.1设计范围 (4)5.3.2设计接口 (4)5.4 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标准 (5)5.4.1 设计原则 (5)5.4.2 主要技术标准 (6)5.5 给水系统 (7)5.5.1 给水水源 (7)5.5.2 用水量 (7)5.5.3 给水系统组成与给水方式 (7)5.5.4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7)5.5.5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 (8)5.5.6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9)5.6 排水系统 (9)5.6.1 排水种类及排水量 (9)5.6.2 排水方式 (9)5.6.3 污水系统 (9)5.6.4 废水系统 (10)5.6.5 雨水系统 (10)5.7 给排水及消防设备控制要求、方式和显示115.7.1 给水 (11)5.7.2 排水 (11)5.7.3 供电要求 (11)5.8 灭火器配置 (11)5.9 管道布置、敷设 (11)5.10管道材料及附件 (12)5.10.1 给水及消防管材 (12)5.10.2 排水管材 (12)5.10.3 附件的设置 (12)5.10.4 管道及附件要求 (13)5.10.5 人防工程设计要求 (13)5.11防止杂散电流腐蚀措施 (14)5.12节水节能措施 (14)5.13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应注意事项14附件 (14)附件一车站主要设备材料表 (14)附件二区间主要设备材料表 (18)附件三图纸目录 (19)5 给排水及消防5.1 概述5.1.1工程概述成都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一品天下站位于一品天下大街与蜀汉路交叉口东北方向,沿一品天下大街布置,与2号线换乘。

车站为地下3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33+710.000,车站起终点里程为YCK33+608.410~YCK33+789.900,车站全长181.76米,标准段宽度21.4米,岛式站台宽为12.5米,总建筑面积13621m2。

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车站中间设有1组共3个风亭。

车站设备层20轴处设有工作人员卫生间,E号出入口设有公共卫生间,并分别设置污水泵房;车站站台层21至22轴处设有1座废水泵房,无消防泵房。

YCK33+165.20~一品天下站、一品天下站~YCK34+397.20区间位于一品天下大街下方,区间线路为人字坡,无区间废水泵房。

2号线已建成投入运营,与7号线各自设置独立的消防及给排水系统。

5.1.2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表表5.1-15.1.3站址处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状况车站附近市政管线详见表5.1-2。

车站附近地下管线一览表表5.1-25.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国家规程、规范5.2.1设计依据1)《成都地铁7号线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专家组评估意见2)《成都地铁7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3)《成都地铁7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4)《成都地铁7号线工程文件编制统一规定》5)各相关专业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6)国家、四川省相关标准、规范、规程7)业主、总体组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5.2.2采用的国家规程、规范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 )11)《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12)《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1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14)《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15)《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16)国家或地方其他标准5.3设计范围及设计接口5.3.1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包括车站及车站两侧相邻半个区间(YCK33+165.20~YCK33+608.410、YCK33+789.900~YCK34+397.20区间)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配置等设计以及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配合。

5.3.2设计接口1)工点与工点接口每个车站工点对应一个车站和与车站相邻的两边各半个区间(区间以两车站与区间分界里程中心为界),设计接口界面里程分别为YCK33+165.20、YCK34+397.20。

2)给排水外接口与市政给水部门的分界:以室外水表井为界,水表井(含)~市政给水管网为自来水公司设计、施工。

与市政排水部门的分界:市政排水管网的接管点处。

3)车站工点与气体灭火系统工点负责气体灭火系统气瓶间的具体布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由系统设计。

4)轨道专业轨道排水沟接入车站、区间的废水泵房的集水坑处,集水坑由轨道专业设计,集水坑后由工点给排水专业设计。

给排水专业提供洞口雨水沟槽位置、尺寸及坡度给轨道专业,雨水沟槽由轨道专业设计。

5)低压配电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给排水及水消防设备供电要求及给排水用房照明要求。

低压配电专业接供电线至各用电点控制柜处,给排水及消防设备控制柜(或消火栓)至BAS/FAS分盘控制电缆及数据电缆由低压配电专业负责。

6)通风空调专业通风空调专业提供设备用水量、冷却水量、排水要求;给排水专业提供给排水及消防用房通风要求。

7)人防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给排水及消防管线穿越隔断门密闭套管的位置、尺寸。

8)防灾报警(FAS)及环境监控(BAS)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给排水及消防设施报警及环境监控要求。

9)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给排水及水消防设备用房面积及布置。

10)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尺寸。

5.4 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标准5.4.1 设计原则1)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应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并优先利用城市市政现有设施。

2)给水及消防系统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并充分利用城市自来水水压。

3)给水系统必须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同时坚持综合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

4)地铁防火灾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同一条地铁线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5)车站采用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分开的给水系统。

车站内水消防系统采用两路进水,消防给水管网环状布置。

生产、生活用水采用一路进水,车站内生产、生活给水系统为枝状管网。

6)排水系统的各类污、废水及雨水分类集中,符合成都市和国家现行排水标准、排水体制的有关规定后,就近排入城市污、雨水管网。

7)根据“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可自流排除的各类污、废水及雨水直接排至城市排水管网,不能自流排除的设置提升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

8)所有地下车站、地下区间均设置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并配置手提式灭火器,对与运营密切相关的地下车站供电、弱电设备用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以确保能迅速有效地扑灭各种火灾。

所有配置的消防设施附近均不应有障碍物遮挡。

9)地下车站和地下区间的消防设计按《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执行。

10)城市给水管网满足消防要求的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城市给水管网不满足消防要求的设置消防水池及消防加、稳压系统供水,当城市给水管网有两路进水,且流量满足消防要求时,经消防、市政部门同意可取消消防水池。

11)所有给排水及水消防管道严禁穿过变电所、通信信号机房、弱电设备房、控制室等电气设备用房。

12)给水排水设计采用平战结合,满足战时人防给水排水的要求。

13)采取可靠、可行的节水、节能、防水质污染措施;管道和设备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的措施。

14)给排水设备采用技术先进、节能、可靠性高、结构简单、规格统一、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营维护的产品,产品在满足系统功能的条件下立足于设备国产化。

5.4.2 主要技术标准1)用水量设计标准(1)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按50L/(班·人)计(含开水供应),小时变化系数为2.5。

车站乘客生活用水量按设置卫生器具的数量和相应的器具小时耗水量(洗脸盆:50 L/h;小便器:60 L/h;坐便器:30 L/h;蹲便器:80 L/h)及每天使用小时数计算确定。

●空调系统补充水按循环冷却水量的2%计。

冲洗用水量按2L/(m2·次)计,每次按冲洗1h计算。

生产设备用水量按所选设备、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

●所有换乘站均考虑预留以后各线的用水量。

(2)水消防系统●地下车站的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计。

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区间隧道、地下折返线消火栓用水量按10L/s 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量按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执行。

消防设计按全线同一时间内发生一处火灾计,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1小时计算。

2)水质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生产用水的水质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3)水压生活用水设备和卫生器具的水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生产用水的水压按工艺要求确定。

地下车站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0m,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超过1.0MPa,消火栓栓口处出水压力不应超过0.5MPa。

4)排水量设计标准●生活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5%考虑。

●消防废水量按消防用水量的100%考虑。

●冲洗水排水量按冲洗用水量的100%考虑。

●生产排水量按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

●结构渗漏水量为1.0L/(m2·天)计。

隧道洞口、地下站露天出入口、敞开式风亭的雨水排放设计按成都市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计算,隧道洞口集流时间按计算确定,其他集流时间按5分钟确定。

5.5 给水系统5.5.1 给水水源给水系统水源均采用城市自来水。

车站给水系统从车站两端的一品天下大街北侧DN1000和一品天下大街南侧DN300市政给水管网上分别接入一条DN150引入管,两处接管点的水压均能保证0.25Mpa以上,满足车站生产、生活及消防水量及水压要求。

每一条给水引入管按通过100%消防用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当一路市政管网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管网继续供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