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
部编 RJ·六年级下册
我们读文章常常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 得很简略。如《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 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 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那几天,也是只写最具特色的一 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为什么这样写呢?我们一起 谈一谈。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 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 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都是纱灯。
既显出老铺子很气派,又表现了元 宵节的壮观场面。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 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 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我们习作的时候,先要想好要表达哪些主 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次要的内容则简 略一点。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了表现北京独特节 日习俗,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 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它的日子则一带而 过。在写腊八和初一这几天的活动时,也做到了 有详有略。因为写重点突出。
概括起来:作者重点表达的内容要详写,次要 内容要略写。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34;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 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 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 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 析: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 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 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 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 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 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 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名列前茅
荣膺桂冠 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出类拔萃 独占鳌头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 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又称 年年糕 谐音 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寓__意__年__年_有__余____
谐音 余 代表 富足有余
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
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
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
,或简称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
入乐的也被称为
。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
!
湖北武汉先锋文化多媒体工作室
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⑤布:布施,给予。
⑥德泽:恩惠。
⑦秋节:秋季。
⑧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⑨华(huā):同“花” ⑩百川:大河流。
⑪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⑫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诗意: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 特习俗。而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 了。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 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 一一详细描述啦。
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 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 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建筑上雕刻蝙蝠:__寓__意__福__从__天__降_____
“蝠” 通 “福”
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祈许光明)
元宵点灯
中秋赏月
初一放炮
(团圆、幸福)
(寓满堂红)
○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
有所提高。
你观察后,你收获了什么?
给出的一段话是行楷,笔画
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
练字的时候 一是要练眼,即认真
读帖。二是要练脑或说练心。在
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示范字牢
牢地记在心里。
比较楷书和行楷的区别。 楷书:
行楷:
了解楷书和行楷的书写技巧。
起笔、行笔、收笔 提笔、顿笔、转笔 (用笔要求严格) 轻重提按、入锋回笔 笔数、笔顺、行笔规划 笔道流畅 使转合理 (用笔灵活方便) 行笔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