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

八年级上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

第1节大气层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___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温度在___________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___________的大气质量和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_________运动。

4.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___________层,在___________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

大气对地球的作用很大,它好像地球的___________,它可以保护地球的“体温”。

5.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的密度,向运动;而上方空气的温度低,密度,下沉,形成对流。

6.对流层是大气的,它集中了地球3/4的和几乎全部的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运动。

B类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B.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成5层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主要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所以也最厚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利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3.大气的作用是( )。

A.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C.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D.以上各项都是
4.飞机在大气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5.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6.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 )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7.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
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C. 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
8.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是 (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
9.下列各图中,对流层的温度与高度的变化表示正确的是()
10.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C类题
1.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
A.中间层B.对流层C.暖层D.平流层
2.对流层高度最高的地区是()
A.两极地区 B.中纬地区 C.低纬地区 D.赤道地区3.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一般位于哪层大气层中()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4.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C
5.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屋子的()A.上部 B.下部 C.中间 D.任何地方
6.大气的作用是()
A.它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C.使地球的表面温差比较小
D.以上各项都是
7.下列有关对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才有对流运动
B.只有液体才有对流运动
C.气体和液体都有对流运动
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有对流运动
8.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可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9.家用冰箱的冷冻室内一般有三个抽屉,为了使冷藏效果比较好,冷凝管的位置应该() A.在抽屉口上方 B.在抽屉底 C.在抽屉口上、下都有 D.在抽屉的侧壁10.一架侦察机在北京上空执行任务,由14000米爬升到
18000米,飞行员可能遇到()
A.随高度升高气温急剧升高
B.随高度升高气温不断下降
C.天气晴好,能见度好
D.出现雨雪天气,能见度差
11.一架科考飞机保持万米高度由南极飞向广州,它穿越的大气层是()
A.一直在平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D.一直在对流层
12.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
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
A16.3℃16.6℃16.8℃17.0℃17.1℃
B21.0℃21.0℃20.9℃20.9℃21.0℃
C20.9℃20.8℃20.6℃20.2℃20.0℃
D15.2℃14.8℃14.7℃14.9℃15.2℃
13.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规律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14.苏轼《水调歌头》中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是因为处于地球大气的,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是逐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