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刘长锋(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45)摘要:“子”和“儿”是构词、构形能力最强的两个后缀,它们在构词或构形上,都比普通话能产、多产、复杂多样,在表达含义上与普通话有极大的不同。

两者之间各有适用范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后缀子尾儿化在现代汉语官话里,“子”和“儿”是构词、构形能力最强的两个后缀,本文分别将它们称为“子尾”和“儿化”。

子尾和儿化本身就是语法问题,但不仅仅是构词、构形的语法问题,还涉及到语音问题和语用问题,两者都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笔者以普通话为参照,根据自己对母语沂南方言的掌握情况,从形式上主要从语法、构词方面分别探讨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及其相互关系。

1 子尾沂南方言的子尾词,无论是成词面貌还是表意,都比普通话能产、多产、复杂;可用来指称事物,也可用来指称人;沂南方言中还有带子尾的动词(动词性短语)。

1.1 指称事物“子”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面构成名词指称事物:1.1.1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不带“子”尾,词形同于沂南方言“子”尾词的词根:墨斗子——墨斗手锛子——手锛腮帮子——腮帮旮旯子——旮旯泉子——泉土豆子——土豆墙角子——墙角藕瓜子——藕瓜手爪子——手爪纸箱子——纸箱电话线子——电话线望海楼子——望海楼曲家庄子——曲家庄土山子——土山回龙庙子——回龙庙朱家屋子——朱家屋罗家宅子——罗家宅1.1.2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则是非“子”尾的完全不同的词形。

如:耳朵锅子——带耳小锅蛇虫捋子——蜥蜴黏黏转子——陀螺交叉子——马扎儿香油馃子——油条耳朵底子——中耳炎秋狗子——蟋蟀电棒子——手电筒牙花子——牙龈耳门子——鬓角裤茬子——短裤腚垂子——屁股裤脚子——裤腿耳巴子——巴掌耳刮子——耳光盐粒子——霰雪1.1.3沂南方言中有“子”尾和儿化两种形式,而普通话为儿化或普通形式。

如:馅子、馅儿——馅儿心眼子、心眼儿——心眼儿眼角子、眼角儿——眼角儿腚眼子、腚眼儿——肛门面条子、面条儿——面条儿墙角子、墙角儿——墙角小米子、小米儿——小米儿小猪子、小猪儿——小猪儿牛犊子、牛犊儿——牛犊儿地瓜秧子、地瓜秧儿——地瓜秧窟窿眼子、窟窿眼儿——窟窿画子、画儿——画儿1.1.4 沂南方言有“子”尾和儿化两种形式,普通话为普通形式,且与沂南方言的词根不同:蠘溜猴子、蠘溜猴儿——蝉幼虫小丫头子、小丫头儿——小姑娘裤衩子、裤衩儿——裤头下巴颏子、下巴颏儿——下颔齉褶子、齉折儿——皱纹坷垃头子、坷垃头儿——土块轱辘子、轱辘儿——车轮馉馇子、馉馇儿——面疙瘩1.1.5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则为儿化或普通形式,有的与沂南方言的词根也不同:豆角子——豆角儿胸脯子——胸脯儿地豆子——土豆儿葱秧子——葱苗风扇翅子——扇叶儿玉黍面子——玉米面秫秸个子——秫秸捆孤墩子——土丘脚巴丫子——脚趾头干腿子——小腿手面子——手背耳门子——鬓角手指盖子——手指甲小肚子——小腹线绳子——细绳门销子——插销猪秧子——小猪儿鹞子——鹰压篮子——云雀糨子——糨糊1.1.6 个别沂南方言中的“子”尾词(有的也有儿化形式),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如:半门子/儿安在门框外侧的半截小门,一般高数在一米左右酒底子/儿酒杯或酒盅里未喝光的酒碗底子/儿留在碗里没吃干净的饭锅贴子贴在锅边上蒸熟的饼子酒茬子/儿瓶中未喝完的酒1.1.7 沂南方言和普通话同为“子”尾词,词根不同。

如:热疙瘩子——痱子小包子——饺子1.1.8. 沂南方言中有的单音节名词重叠后加上“子”构成“NN子”形式,表示细小之意或指称不好的事物,普通话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形式。

如:根根子——枝枝子——叶叶子——棒棒子——末末子——面面子——行行子——爪爪子——杠杠子——道道子——渣渣子——碴碴子——1.2指称人“子”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面构成名词指称人。

“子”尾词指称人,一般有两种用法,一是具有特定的含义,用于背称,多具有贬义,用于面称时,多具有谐谑性质或詈语性质,这种用法多见于胶辽官话区(《山东方言研究》P228-229);另一种是普通的用法,无特殊含义。

第一种用法的词在沂南方言中大致有七类,第二种用法附在其后:1.2.1指称身体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如:电线杆子身材高的人麻秆子高且细瘦的人卯蛋子矮小而肥胖的人左屁拉子左撇子瘦猴子1.2.2指称具有某种身体缺陷、疾病的人。

如:斜眼子眼睛斜视的人疤瘌眼子眼部有疤痕的人清汤罐子无生育能力的男人咬舌子口吃不清的人个眼子一个眼正常视物的人石姑子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结巴子说话口吃的人豁子豁嘴的人龟腰子驼背的人矬子矮小的人齁包子患有气管炎或哮喘病的人二尾子两性人疯子聋子瞎子瘸子秃子1.2.3 指称具有某种品行的人。

如:大老椅子偷懒的人勾子与贼或警察有勾结的人二冲/愣子做事莽撞的人犟眼子认死理的人夜猫子经常熬夜的人毛猴子狡猾奸诈的人臊货蛋子风骚的男人鬼渣子诡计多端的人二半吊子、二不溜子、半吊子办事不出力的人闲游子游手好闲的人1.2.4 指称特定行业、职业的人或以某种手段谋生的人。

如:宰把子/宰巴子、杀猪屠子屠夫厨子、伙夫蛋子厨师剃头匠子理发员兵油子老兵撮把子/撮巴子抢夺别人东西的人马路橛子交通警货郎鼗子货郎锢漏子锔匠打狗子打狗杀狗卖肉的人马子、西南马子土匪二道贩子、贩子1.2.5 指称具有特殊身份或身世的人。

如:光棍子、光杆子、单杆子单身汉头生子第一胎所生的孩子老书儒子老学究搭拉爪子为新人铺床的男人孤老头子老鳏夫姑姑子尼姑跟脚子、带羔子、带犊子妇女再嫁时所带的子女老生子晚年所生的孩子大肚子孕妇带肚子妇女改嫁时已怀孕、改嫁后出生的前夫之子女了生子最小的孩子半掩门子暗娼1.2.6 指称城里人、乡下人、外地人、当地人等。

如:街猾子、街油子、城猾子城里人,城郊人海包(māo)子海边人土包子穿着土气的人外来户子从外地迁来的人坐地户子当地人乡里瓜子乡下人山杠子山里人1.2.7跟某事或某物相关而且较突出的人。

如:药篓子、药罐子因身体不好而长期服药的人酒篓子特别能喝酒的人、嗜酒的人病秧子体格较弱、经常得病的人臭棋篓子棋艺不精的人放屁篓子放屁多的人酒黏子嗜酒且酒后话多的人学习尖子学习成绩突出的人菜饱肚子吃菜多的人1.2.8 第二种用法的词,多为中性词。

如:小荡子一群小孩子过路子路过此地的人武架子会武术的人旱鸭子不会游泳的人老头子老年男性老妈妈子老年妇女媳妇子、媳子妻子1.2.9子尾与数字组合构词指称人除上述用法之外,还有一种用“子”尾与数字构成词语来称呼人的叫法,一般用于长辈称呼晚辈,也可用于平辈年长者称呼年幼者,方法是在被称呼者的排行后加上“子”(排行居首者不在此列),从二排到六,分别称呼为:二子、三子、四子、五子、六子这种称呼法男女皆可适用,而以男性为主。

称呼男性还另有一套子尾词:大小子、二小子、三小子、四小子……称呼女性还另有一套子尾词:大妮子、二妮子、三妮子、四妮子……1.3量词带子尾沂南方言中很多量词要带子尾,也是作为中原官话的徐州方言所特有的重要特点。

如:一架子蘼豆(芸豆)一绺子豆角菜一挑子水一把子鸡蛋一荡子小孩儿一筐子杏一篦笆子小蒸包儿一盖顶子包子一兜子梨一网兜子衣裳一捆子豆子一瓶子醋1.4带“子”尾的动词性固定短语带“子”尾的动词性固定短语,从结构上来看,实际上就是动宾短语,只不过在使用时作为一个固定短语来使用,其中有的可以当作离合词来看待。

如:砸/敲杠子敲诈摔脸子让人难堪赶鸭子(上架)逼人做事钻空子撒丫子跑溜沟子巴结把门子欺负外地人打摆子发疟疾拔橛子代人受过出门子出嫁抽份子撤股抽空子抽时间拿架子端架子使性子耍脾气撂挑子半途而废圆场子打圆场抹单子撤掉所有职务吊秧子狗交配打圈子母猪发情叫猫子母猫发情哨羔子兔子发情驾趟子跑凑份子趟子相互追逐过日子节俭抹帽子罢官抓面子争光、争气过红子定亲1.5连读多字读轻声的子尾词沂南方言中有一种连读变调的情况,就是一个词语的后两个字读轻声。

一些子尾词除了“子”读轻声之外,“子”前面的字也读轻声。

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子尾词之中,也存在于非子尾词之中。

这也是胶辽官话的特点。

如:半门子篦笆子逼法子骨模子武艺子鞭毛子豆角子独蒜子土鳖子对巴子打狗子跟脚子媳妇子大姑子供养子馉馇子豆沫子地屋子轱辘子孤墩子棒棒子碴碴子饳饳子方方子杠杠子姑姑子行行子鵊鵊子棵棵子面面子地老鼠飞地瓜风葫芦风老婆风嘎拉花馍馍老亲戚黏玉黍转老婆(陀螺)2儿化儿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P359)释为:“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就是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在“儿2”条中把“儿”释为名词后缀和少数动词的后缀。

以往的学者在讨论儿化的性质时,对后缀、词尾、儿缀、儿尾、儿化等相关术语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有不同的理解,对“儿化”性质的界定不统一,始终未能达成共识;以往研究从单一标准对儿化进行界定者较多,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者较少,故而得出的结论很难全面、科学地反映汉语“儿化”这一复杂的语言现象。

笔者不对术语进行理论讨论,只就语言事实进行探讨,说法原则上采用“儿化”一说,个别地方使用“儿尾”、“儿缀”的说法。

儿化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层面,不只是单纯的语音现象,还是构词方式、称谓方式、表达感情的方式等。

拙文《沂南方言的儿化》主要从语音方面探讨了沂南方言的儿化现象,在此,主要从词汇、语法(兼顾语用)方面对沂南方言的儿化进行探讨。

《普通话的儿化》(林宝卿《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4期)中说:“儿化词不仅北京有,北方基础方言里的其他方言里也有,所以北方人学起来困难不大,只是有些不该儿化的词也儿化了,这就不合规范,但在吴语、粤语、客语、闽语等方言区就没有,他们要掌握儿化词就感到困难。

”笔者以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一种语言现象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依据,有其存在的土壤、环境。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存在,方言作为特定地域的人们的交际工具而存在,操某种方言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选择并运用儿化,必有其合理性,有些词如果不儿化就不会存在,就不合理而且不合法。

所谓规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不是几个所谓的专家、学者制定出来的。

本文不讨论沂南方言中儿化的规范性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只对儿化后缀的情况进行归类探讨。

沂南方言儿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出现的位置比较随意,既可以出现在单音节词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双音节词末音节之后或两个音节之后,还可以出现在多音节词的中间、首音节或末音节之后,一个词语里可以出现两个或多个儿化,儿化可以连续使用。

这一特点是普通话之所无,而为中原官话徐州方言之所有。

沂南方言可儿化的词类和短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象声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数量短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