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暑假培优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题24

九年级语文暑假培优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题24

九年级语文暑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24
出裘发粟
【百科探秘】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

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

谏上、谏下立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

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

【古文观止】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壁。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晏子春秋》
【说文解字】出裘发粟:出:拿出。

发:发放。

霁:雨雪天转晴。

出:拿出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

裘,皮衣。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善!寡人闻命矣()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吾恂恂而起
3、翻译句子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
5、宴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6、品味文章,请思考晏子对景公的这番陈说,是随机而言,还是心中早已有意?为什么?
答案:1、①下雨②教诲 2、C 3、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4、略5、晏子巧妙运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继而“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6、晏子早就有意进谏,乘天寒,入见景公才随机而进言这从晏子之言严谨而雄辩可看出
参考译文: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雨雪还不放晴。

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雨雪可是天气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寒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景公出猎
【百科探秘】
齐景公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邱据等人。

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

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

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的之道。

【古文观止】
景公①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②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③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

”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⑤。

夫有贤⑥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⑦,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⑧者。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⑨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⑩为不祥也?”《晏子春秋》
【说文解字】
①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②泽:聚水的洼地。

③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

④不祥:不吉利。

⑤是不与焉:这不同你所说的那些。

⑥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⑦任:信任。

⑧乃若此:就象这些。

乃,是,就是。

⑨如:往,去。

⑩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归召晏子而问之()②殆所谓不祥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翻译句子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

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

答案:1、①回来②大概 2、A(A.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 B.名词,处所 C.放在介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处所”, D.“为……所。

格式,表示被动。

) 3、到老虎的住处去,到蛇的洞穴去,遇见它们,怎么能说是不吉利呢? 4、有贤人而不知道;知道而不任用;任用而不信任。

参考译文:齐景公外出打猎,登上高山,遇见了猛虎;下到沼泽,遇见了毒蛇。

他回到王宫就召见晏子,并问晏子说:“今天我外出打猎,登上高山,就遇见了老虎;下到沼泽,就遇见了蛇。

恐怕就是所说的不吉利吧。

”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种不吉利,这不同于你所说的那些。

有贤人而不知道,这是一不吉利;知道而不任用,这是二不吉利;任用而不信任,这是三不吉利。

平常所说的不吉利,就是象这三种。

今天大王登上高山遇见猛虎,是因为山是老虎的住处;下到沼泽遇见蛇,是因为沼泽有蛇的洞穴。

到老虎的住处去,到蛇的洞穴去,遇见它们,怎么能说是不吉利呢?”
晏子之御
【百科探秘】
本文以生动的事例向人们昭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文章既肯定了马车夫知错能改、从善如流的可贵精神,又赞美了晏子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懂得发现人的优点的高尚情操。

【古文观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②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③。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晏子春秋》
【说文解字】
①御:车夫。

②间:缝隙。

③抑损:谦虚退让。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策驷马()②甚自得也()
③晏子怪而问之()④晏子荐以为大夫()
2.选择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其妻请去()
A.前往 B.除去C.离开 D.过去
②御以实对 ( )
A.正确 B.对证 C.回答 D.队列
3、翻译句子
①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②既而归,其妻请去。

4、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的品质,从侧面烘托晏子的和的高尚品格。

5、你认为谁最值得你学习?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鞭打②非常③(感到)奇怪④推荐 2、①C ②C 3、①晏子觉得奇怪,问他原因,车夫把实情告诉了他。

②不久(车夫)回来了,他的妻子请求离去。

4、知错就改、诚实可信;谦虚任人唯贤 5、略
参考译文:晏子做齐国的国相,出门(的时候),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地看。

(看到)他的丈夫为晏子驾御车马,抱持着大圆车盖,驾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过了一阵子,(车夫)回来了,他的妻子请求离去。

丈夫问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在齐国做国相,在诸侯之中很有名。

刚才我看到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

眼下你身高八尺,才是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

我就因为这个才要求离开的。

”这以后,车夫就谦虚退让了。

晏子觉得奇怪,问他原因,车夫把实情告诉他,晏子推荐他当了大夫。

杨亿巧对
【百科探秘】
《尧山堂外纪》是类似于史记的纪传体通史,起上古黄、虞、三代至明初,附录秦汉至宋元的历史平价。

【古文观止】
寇莱公①在中书②。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③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尧山堂外纪》
【说文解字】
①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②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时任宰相。

③杨大年: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水底日为天上日()
②大年应声曰()
2、翻译句子
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
答案: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

2、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 3、对仗工整,而且意思贴切。

巧妙至极,所谓无巧不成书。

参考译文:寇准在中书省。

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

(水底中的太阳是天空中的太阳)”没有谁能对出,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

杨亿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

(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