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 《管理学》第六章 领导职能(一二节)
11 《管理学》第六章 领导职能(一二节)
第六章 领导职能
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案例导入
赵兰是西南百货的总会计师,在公司工作20年,待人和蔼,在公司名 望较高,要求下属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好的理解,年初被提拔为商业厅 副厅长。张颖毕业于一流大学会计系,在外企有七年总会计师的经验, 被西南百货挖来接任赵兰的职位。但是在张颖就职后遇到很多问题, 例如,在她向下属要数据时,下属问她为什么要这些数据,她很不理 解,认为她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不需要告诉下属,这是她的权力。另一 件事是一位下属提供的数据有误,使她在经理会上很丢面子,然后她 当众批评了这位下属,等等。总之,张颖感觉下属不是很配合自己的 工作,而且由于下属的不配合导致与其它部门的协调上出现了很多问 题。
★ 3 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重点)
1、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关键
(1)领导者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 养
(2)提升工作业绩和能力
(3)名誉实例,善于对各种复杂 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4)与下属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真诚待人,尊重下属的人格、 意见、特征、劳动
2、合理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1)用权慎重和理智 (2)善于授权 (3)善于具体指导 (4)自觉接受下属监督,虚心听
作为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领导者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力?
领导者的威信是领导本质的正确反映,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 要条件。领导者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身影响力?
第二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者的特质理论
领导者的特质
智力水平
自信心
诚实与正直 决心
社会社交能力
二、领导行为理论
1
四分图理论
2
管理方格理论
3
领导行为连续一 体理论
ely 7)持续、清晰、简明地沟通 • 8) Give Clear Direction 8)给出清晰的方向 • 9) Aggressively Evolve 9)进攻性地进化 • 10) Have a Sense of Humor 10)有幽默感
三、领导的构成要素
领导者
领导者的含义、类型 、权力、产生的途径
( √ )俱乐部型管理的特点是领导者重视对员工的支持和体谅 ,很少考虑企业的目标。
( √ )战斗集体型管理的特点是领导者不但注重生产,也非常 关心人。
( √ )当下级人员成熟度很高时,领导者应采取低工作、低关 系的授权式领导。
( √ )当下级人员成熟度很低时,领导应采取命令式的高工作 、低关系的领导形态。
温和、博学领导最受欢迎
领导也分为很多类型,那么在员工心中到底更喜欢哪个类型的领导呢?调查 显示,亲切、温和、亲民的绵羊型领导最受欢迎,其次是睿智、博学的海豚 型领导。而事必躬亲的蜜蜂型领导却成了受欢迎程度最低的领导,所以领导 千万别以为自己什么都亲力亲为就是好领导,该放权时就得放权,否则很可 能是“费力不讨好”。 在各行业中,传统的家电行业以及需要不断向前冲 的营销行业更喜欢狮子型的领导,而需要表现的服务业喜欢孔雀型领导的高 于其他行业,咨询业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都更喜欢海豚型的领导,远远高 于其他行业及总体平均值。 职场人中大部分人跟老板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 离,关系也是“不冷不热”的,所以大部分职场人与老板的关系都一般。除 了两成比较喜欢自己的领导之外,剩下的1/4就是明确表示不喜欢自己领导 的了。
• 如前所述,做老板首先要做人,因而千万别小看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往往一些个人行为却影 响了领导在员工心中的形象。在领导的各种小毛病中,员工最难接受的就是领导说脏话、骂人。 与员工最不喜欢的工作作风一样,实际上员工都是无法接受自己不被尊重。在2005年底,智联 招聘与《绝对挑战》联合进行的2005CCTV年度雇主调查中,所有入选的优秀雇主都有一项指 标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他们的员工都表示自己工作的主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被尊重的感觉。老 板只有尊重员工,员工才可能尊重老板。 总之,做一个好领导、尤其是做一个受员工爱戴的好 领导的确不容易,既需要具备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管理能力,同时还应该在做人方面也走在别 人的前面。无论如何,老板应该尊重自己的员工,这是一个好领导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就 要看老板自身的修养和努力了。
( ×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最好的领导行为只需完成 任务。
( × )任务型领导者重视对员工的支持和体谅,很少考虑企 业的目标。
( × )当下级人员成熟度很低时,领导者应采取低工作、低 关系的授权式领导。
( × )当下级人员成熟度很高时,领导应采取命令式的高工 作、低关系的领导形态。
独断专行老板靠边儿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那么作为老板哪些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会成为影响他们和员 工关系的致命缺点呢?事实证明,独断专行的老板最不受人欢迎。尽管,偏心、爱 许诺、善变都是员工很难接受的,但是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还是排在各种不喜欢的 老板工作作风的首位。能否听取员工的正确意见,体现了领导甚至整个单位对于员 工是否尊重。在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工作,会不断激发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使员工愿意更多地投入和奉献到自己的工作中,这无论对于员工自己还是老板、雇 主都是一件好事。
( × )管理与领导没有区别
( × )领导活动无需超前性和战略性。
( √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 下属命令的行为。
( √ )个人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权力之一。
( × )被领导者是单纯意义上的被支配者。 ( √ )领导的权威性即来自合法性的确认,又来自其人格等的 凝聚性要素的内化力。 ( √ )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关键。 ( √ )领导活动如果没有超前性和战略性,必然会导致决策的 盲目与混乱,最终使组织限于困难境地。
讨论
◆ 1. 赵兰与张颖的领导方式有何不同? ◆ 2. 你认为哪一种领导方式更为有效?
什么老板最受欢迎
职场人经常开玩笑说:“找个好老板比找个好老婆(老公)还难。”一句玩 笑话,却道出了职场人的心声,毕竟员工与老板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矛 盾是不可避免的。能否解决好这一矛盾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与生产效 率,因而如何处理好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门艺术。 东方时空与智联招聘联合就职场人对领导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 1.5万名被调查者中,只有1/4的职场人明确表示不喜欢自己的领导,大 部分和领导相处还好。
D. 战斗集体型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 A )的领导行为是最差的领导行为。 A. 低关心组织低关心人 B. 低关心组织高关心人
C. 高关心组织低关心人 D. 高关心组织高关心人
( √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既不抓工作又不关心人是最 差劲的领导行为。
( √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既完成任务又使群众十分满 意是最好的领导行为。
三、领导的权变理论
1
2
目标-路 径
理论
领导生命 周期理论
3
菲德勒 模型(The Fiedler model)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把领导行为分为:高关心组织高关心人、
高关心组织低关心人、低关心组织高关心人、低关心组织低关心 人。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 高关心组织高关心人 的领导行为时最 好的领导行为。
• 4、身心素质: • ①强壮的体魄 • ②健康的个性 • ③优秀的情商
领导 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它包括领导人、所属成员和组 织环境。
领导的职责有 指挥 、协调、激励和控制。 领导者影响力由 领导权力 和领导权威构成。 领导者影响力由领导权力和 领导权威 构成。 提高 非权力性 影响力是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关键。
在不同的企业性质中,可以看到在三资企业中喜欢领导的职场人高于其他性质的单位, 而在“不喜欢”的选项里,国有企业与政府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被调查者高于民营企 业和三资企业。可见,在管理方式方面,三资企业的确有很多值得国内单位借鉴的 东西。 在这不喜欢领导的1/4职场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因为老板的品性修养 而厌恶自己的领导。可见,做领导同样先需要做人,如果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那么也根本不可能做一个受欢迎的老板。其次,主要是因为管理能力。作为一个管 理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会比不具备业务能力更不容易“服众”。一个缺 乏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必将因为在下属中没有“人缘”,而导致整个团队凝聚力不强、 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更多时间与精力被无味地浪费在“内耗”中。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 战斗集体 型领导者不但注重生产,也非常关 心人。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 任务 型领导者非常关心生产,但不关心人。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 俱乐部 型领导者重视对员工的支持和体谅, 很少考虑企业的目标。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 A )型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
A. 贫乏型
B. 任务型
C. 俱乐部型
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是相对 于领导者来说的 ,是指在社会共 同活动中处于被 领导地位的人员
领导环境
领导环境可分为微观 环境和宏观环境
四、领导者的职责
指挥
协调
领导者的职责
激励
控制
五、领导者影响力的建立
1 领导者影响力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心理基础
2
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
3
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
4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下列不属于领导的职责有( D )。
A. 指挥
B. 协调
C. 激励
D. 服从
领导者影响力由领导权力和( B )构成。
A. 领导职位
B. 领导权威
C.响力的关键。
A. 非权力性影响力 B. 权力性影响力
C. 知名度
D. 认可度
( × )领导和领导人是同一个概念。
取下属的意见
4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 1、道德素质: • ①大公无私 • ②实事求是 • ③谦让容忍 • ④严于律己
• 2、知识素质: • ①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 • ②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 • ③精通的专业知识 • ④娴熟的领导和管理知识
• 3、能力素质: • ①远见卓识的预见能力 • ②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 • ③统筹全局的驾驭能力 • ④机动灵活的指挥能力 • ⑤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 • ⑥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 • ⑦机智敏捷的应变能力 • ⑧动人心魂的表达能力 • ⑨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