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整地技术要求
1、深耕土地
马铃薯属于深耕作物,根系和块茎生长发育要求有浓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
深耕能够调整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膨大,为高产奠定基础。
同时还能够使土壤疏松,毁灭杂草和保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肥本事,增进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中的有效营养,提升抗旱本事。
普通耕作深度约20~25厘米。
深耕作业最好在秋季心得后及早举行,山西农夫有“秋耕宜深,春耕宜浅,山药要好,深耕要早”的阅历。
耕地后,有浇灌条件的应浇水;旱地要边耕边精细耙耱,冬季举行碾压保墒,春季及早顶凌耙耱,以削减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
播种前要精细整地,捡净杂物,破裂坷垃,做到上实下虚。
耕地时可协作施入3%的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亩,以防治地下害虫。
2、整地作垄
马铃薯种植有平作、垄作方式。
水浇地和阴湿地实行起垄种植。
干旱冷凉地区普通实行平作方式,出苗后经多次培土起垅高15厘米以上。
按行距大小分为等行距、宽窄行距、大行距栽培。
宽垅密植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栽培方式,便于举行培土等田间管理操作作业,可削减田间操作传扬病毒的机会,避开因积水而引起的烂薯现象,改善马铃薯的商品性。
宽垄密植的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25~33厘米。
肥
力高的地块采纳宽窄行种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30厘米左右。
机械化耕种的行距可增大到9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