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节 功教案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
二.功的计算
引: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1)演示,画板图如图1并加以分析。
小结:可见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2)总结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课题
第十五章第一节功
主备人
刘金钟
备课时间
2010-12-1
辅备教师
本组教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l)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W=FS。
(3)【例题】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物时做的功。(g=10N/kg)Βιβλιοθήκη 拓展延伸1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
结合课本图15.1—2,分析两个小朋友做的功等于零的道理。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几点说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1、功的计算公式:
2、功的单位:
当堂检测
完成当堂检测的内容
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做功的是()
2、功的计算
①一辆重300N的小车,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水平路面匀速前进了5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是,重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②沿着水平方向将重500N的木箱匀速推动2m,重力做的功是,如果推力做的功是400J,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N。
总结提高
③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2)总结:“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
②用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功?
③知道1焦的物理意义,知道1焦的大小。
交流展示
完成学案的内容
师生探究
一、功
(1)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参看图15.1-1及图注。提问并由学生回答讨论以下问题:
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②分析图1,做功的实例:货物、铁塔、火箭和原木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教具准备
木块、木板、细绳,小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反思与收获
引言
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力学里所说的功有它的特殊含义。什么叫功?从本章起开始学习有关功的知识。
铁塔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直升飞机的拉力对铁塔做了功。
(火箭原木)
着重指出:“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