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对新产品试制的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试制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设计和开发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既将设计要求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的过程。

3引用文件
ZLCX-02.10-2010 《硬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ZLCX-02.11-2010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4职责
a)研发部负责新产品试制的具体实施,制订试制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具体实施。

b)质量管理部负责新产品试制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5程序
5.1工艺评审
5.1.1一般要求
工艺是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方式和方法。

任何一个设计要最终形成产品工艺是关键。

因此,在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要组织工艺评审,以评价工艺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从而及时发现和消除工艺文件的缺陷,保证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可生产性和可检查性。

工艺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a)工艺总方案、生产说明书等指令性工艺文件的评审;
b)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的评审;
c)特种工艺及特种过程文件的评审;
d)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评审。

工艺评审由研发部负责组织实施。

对于外包过程,根据外包加工产品的性质,工艺评审可以由我方进行,也可以由外包方进行,具体形式和要求需要在外包合同中明确。

对于外包过程的工艺评审,向外包方提出工艺评审要求,由外包方完成工艺评审,并向我方提供有关工艺评审的全部记录。

5.1.2评审的准备和实施
a)研发部按要求提供评审文件和资料;
b)工艺评审组成员应包括研发部、质量管理部、生产部等;
c)工艺评审可依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分为会议评审和会签评审两种形式;
d)评审中提出的问题,由研发部分析处理,制定改进和完善措施,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验证措施
的实施情况;
e)评审由研发部填写评审记录,并保持。

5.2试制前准备状态的检查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试制前准备状态进行检查,并形成《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表》。

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内容:
a)检查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
b)检查外购器件的检验状态;
c)检查工艺装备、设备的鉴定(标定)和完好状态;
d)检查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情况及上岗资格。

5.3首件鉴定
首件鉴定是对新产品试生产的第一个零部组件完全按照设计图样和工艺规程要求进行全面的过程检查和成品检验,以确认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研发部编制首件鉴定目录,首件鉴定目录需要由质量管理部会签。

商务部在下发生产或加工图纸(包括电路图、印刷电路板图等)时对首件鉴定目录中的首件图纸加盖“首件”印章。

研发部组织首件鉴定工作,并根据鉴定小组的结论,填写《首件鉴定报告》,对首件鉴定中出现的问题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由研发部制定改进措施,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保留相关记录。

对于外包的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首件鉴定,在外包协议中应做出明确规定。

一般首件鉴定目录由我方提供,外包方组织力量进行首件鉴定,必要时我方派驻代表共同进行首件鉴定工作,外包方应向我方提供完整的首件鉴定报告、任何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记录。

5.4产品质量评审
产品质量评审是在产品检验合格后、交付分系统或者系统试验之前,对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进行评审。

着重审查产品的技术状态及其纪实和试制、试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的归零情况,以便确定能否交付分系统或者系统试验。

产品的质量评审由质量管理部组织,必要时邀请顾客和公司外专家参加,填写《产品质量评审报告》。

对质量评审中的问题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由质量管理部制定改进措施,并保留相关记录。

需生产定型的产品,组织应按有关规定完成生产定型(鉴定)准备。

保存试制过程和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

顾客要求时,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新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

6质量记录
《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表》ZKGX-05-03012
《首件鉴定表》ZKGX-05-06007
《首件加工原始记录》ZKGX-05-06008
《首件检验报告》ZKGX-05-06009
《首件鉴定报告》ZKGX-05-06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