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化土地的99%西北地区练习题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C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毫米以下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土地退化。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9.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B.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A.南美大陆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C.南美西海岸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区进行生态调查。
下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图,据此回答10~11题。
2.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切实可行措施是()B.建设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A.大面积植树造林.改变农业耕作制度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 ~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35题。
10.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A.滥采 B.滥垦 C.滥伐 D.滥牧11.该种生态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地区()3.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C B.乙地.丙地 D.乙地和丙地 A.甲地).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4C B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2,回答12~13题。
5.以上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A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3187其中:4267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
万平方千米,风蚀荒漠化。
土壤盐渍化万平方千米;17.3 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38个省区,占所示的9.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 ~%。
据此回答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69题: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6. 新、内蒙古、藏、青.内蒙古、甘、藏、青A B. .新、藏、甘、青 DC.青、藏、内蒙古、新12.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7.)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B.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A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青海、西藏 DC.陕西、宁夏13.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8)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试题试卷.........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当地已出现高山森林带退缩现象,主要原因是( 20. D.②④ B.②③ C.①④A.①③④燃料需求①气候变暖②工矿业开发③扩展牧地 14~16题。
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区的变迁图。
回答 D.①④A.③④ B.①③ C.②③题。
下图是某山脉南北两侧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21-22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到西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14. )21. 该山脉是(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秦岭阿尔卑斯山 C. D.天山A.喜马拉雅山 B. ②④ C. B.②③①④ D. A.()①③有关该山脉南北两侧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22.)①开垦草原②过度放牧③本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1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 B. 米以下柑橘满山遍野南坡夏季泥石流淹没农田A. 北坡海拔2000 ①②④D.①③④②③④A.①②③ B. C. 米以上夏季牧羊成群 D. 南坡山麓地带一派热带风光3000C. 北坡海拔 16.图示地区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二、读下图,回答问题: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A.、高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山地示意图,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山地荒漠,山地草原,山地森林(云杉林)所产羊毛甚佳,高山荒漠。
山草甸、近年来高山移牧的牧民人口日增,颇受市场欢迎。
题。
回答17-20和两种类型。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为,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2)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的。
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图中B(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17根据天山山地自然植被分布图分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荒漠?C(4)图中 B.高山草甸 A.荒漠草原 C D.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下列牲畜中,新疆天山地区放牧的是(18 )C.伊犁马.三河牛A B.阿拉善骆驼.滩羊 D (5)图中B,D,E三处荒漠带为什么直逼海岸? 19.高山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坡向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北坡,光热条件充足 D.南坡,光热条件充足 C北坡,地形雨较多 B.南坡,地形雨较多A.处形成荒漠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F图中(6)试题试卷.........7.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6月 B.7月 C.8月 D.9月得工程,它将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我国被称为(7)“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8.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到有效的治理。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9.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能力提升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
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10、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它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
(前异常变高。
()题。
1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2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读图,完成11~13题1、在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A、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11.有关P所处地形区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A.农业气候资源优越,区域组合O C)好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12℃.℃℃.A6℃ B.8 C .10 DC.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10~题。
3读“某地区略图”,回答12.下列四项属于X地特色景观的是()A.都江堰 B.坎儿井 C.自流井 D.间歇喷泉13.当S地的牧民把牛羊赶上山腰以上地带放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河流普遍进入汛期 B.我国东北部地区常遭受寒潮袭击C.悉尼正逢多雨季节 D.正值赴南极考察的时机14.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B.牧畜种类多;畜种优良C.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山地牧场 D.位于季风区范围内,降水均匀、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图示地区气候干旱成因的是(3 )某校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根据图示信息(图、远离大西洋A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远离太平洋 D、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15~18题。
) 4、该地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D、地形、军事 B、气候A C、水源 5 .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季节变化大B.河网密集,支流少D.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其水文特征与尼罗河相似)、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和汛期分别是6(.冰雪融化 C春季.冰雪融化夏季.雨水A B.地下水 D夏季秋季)间铁路线的名称为(15.AB试题试卷.........D.京包线 A.陇海线 B.贵昆线 C.包兰线(2两城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16.学生们发现A城与B城的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3)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的要素是(),并简述其发生过程。
他们到达17.C山脉时发现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4) A.热量 B.降水 C.地方性风 D.人类活动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地区应注重发展() 18.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D D.高效农业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判断19~21题。
2.(16分)阅读材料,读图,回答问题。
附近河段,可能原因之一是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19B 材料一2007黄圃“食洽会”于11月9日在中山市黄圃镇隆重开幕,食洽会特别安排主题推介会——)(“红色香颂”品酒会,期间有20多家法国葡萄酒生产企业与国内参展商欢聚一堂,交流两国葡萄酒文河段附近没有工业污染附近河段工业发达污染严重,A.AB化与经贸合作。
河段支流多,B河段支流少B.A河段强.CB河段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比A D.河段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BA ).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20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BA.都不得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C D.乙以土地荒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河段(河段的支流和水系的密度明显大于21.CB附近河段,原因是C 河阶段附近地区地形起伏大A.附近地区的地形平坦,而B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 B河段附近强B.流经半干旱地区,流水对地表的作用比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辛勘劳动,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河段的下游.位于B DC.附近地区地形更为破碎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表:题。
~E读“我国108°沿线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2224海拔高度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7月降水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22.图中山地可能为()地点(米)(℃)(℃)量(mm)量(mm)(mm)(小时)秦岭贺兰山阴山.A B. C. D.大兴安岭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M23.图中铁路为()Q1111-8.423.31.242.2193.72975.7包兰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A. B. C. D.成昆铁路(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现象,容易产生决堤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