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

第二章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

5、画出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方框图,并 说明为什么会出现反调现象,如何克服? (本题作业)
参考资料:Reference
1、电厂汽轮机第六章 朱新华 张延峰等 电力 出版社
2、汽轮机原理及运行第六章 沈士一等 电力 出版社
3、热工过程自动调节
2)当主汽阀全开、蒸汽参数额定时,调节系统 应能维持空负荷时运行稳定,转速摆动不明显
3)在每一负荷下,负荷摆动小于2%N。。
4)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4.5--5.5%,迟缓率 <0.3--0.5%(液压) <0.1%(电液)
5)有同步器可平移静态特性线,范围-5---+7%
6)各部套结构简单,性能良好,调整方便,安 全可靠。
中低压缸功率滞后
静态特性
设置中压主汽门和调节门
反调现象及克服措施
采用单元制,必须设置旁路系统
再热机组运行方式
锅炉跟随 汽机跟随(定压) 汽机跟随(滑压) 机炉协调控制
课后思考
1、对调节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2、动态特性指标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什
么?
3、中间再热为什么会导致中低压缸功率 滞后?
4、单元制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画出框图。(本题作业)
2、调节系统:油动机时间常数、变动率、迟缓 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油动机时间常数小、变动率大、迟缓率小, 则稳定性好。
第四节:中间再热式汽轮机调节特点 Control Property of Reheat Turbine
中间再热带来的问题:Problem Because of
Reheat 1、中低压缸功率滞后: 2、设置中压调节阀及其动作规律; 3、机组只能采用单元制,必须设旁路系统。
B
燃料控制阀
调节阀
第二章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
Power-Frequency EH Control System
较早时期的调节系统只是根据转速变化进行阀 门开度的调节,而不是直接调节产生的功率。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对于单元机组,当蒸汽参 数变化时,相同的阀门开度所对应的功率并不 同,况且中间容积影响了中低压缸的功率响应 速度,这使得机组对负荷的适应性差,实际功 率可能与要求不同。为解决这以问题引入功率 信号。
2、超调量:机组最大飞升转速与稳定值之差。 最大飞升转速应低于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
3、过渡过程时间:从外扰引起调节开始到被 调量满足要求为止的最短时间。<=1分钟
4、振荡次数:小于2---3次。
影响因素:
1、调节对象:转子飞升时间常数和中间容积 时间常数。
飞升时间常数越小、中间容积时间常数越 大,动态特性越差,稳定性不好。
第二章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
Power-Frequency EH Control System
课前复习
1、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内容有哪些?
2、自动保护系统有哪些保护功能? 3、汽轮机调节的任务是什么? 4、什么是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特性曲线如何获得? 5、调节系统是如何改变负荷并维持频率基本不变的? 6、什么是(局部)速度变动率?对机组有什么影响? 7、什么是迟缓率?对机组运行有何影响?如何减小? 8、说明同步器的工作原理、作用、工作范围;什么
第一节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Section 1 Principle of PFEHCS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图见教材图2-1。 主要包括电调和液压放大两部分。(注意负荷 变化、参数变化、功率滞后补偿分别如何实现) 系统框图如下:
给定
Ug
测功
UN-
扰动
PI EH 油动机 蒸汽容积 HP
Un
7)主汽阀关闭时间:1秒(10万以下)0.5秒。
8)供热机组,热电负荷相互干扰不大于15--20%, 调压器正常,压力变动率10--20%,有供热流 量增加,蒸汽压力下降的可调倾斜特性。
从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特性。 其性能指标包括:
1、稳定性(必须的):机组运行时遇到扰动, 能够很快过渡到新的稳定工况。
RH IP、LP
测速
转子 -
+
第二节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
Section 2 Static Property of PFEHCS
稳态时△n与△N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对功频调节系统,由于:
Ug+UN+Un=0 当给定值Ug不变、另二者变化时,必有:
Ug+(UN+ △ UN )+( Un + △ Un)=0 即 △ UN + △ Un=0 设测功、测速单元的转换系数分别为KN 、Kn 则 △ UN = KN △N ; △ Un = Kn △n
B
燃料控制阀
调节阀
2、汽机跟随的控制方式:(常压)
主汽压波动小,但功率迟缓,只适宜直流炉带 基本负荷运行。
功率调节器 主汽压调节器
B
3、汽机跟随的控制方式:(滑压)
调节阀开度不变,功率变 燃料量变,采用 前反馈控制或改进方法,功率增加,先开大调节 阀利用蓄热,后提高燃料量。
功率调节器
B
4、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常压)
单元机组的控制运行方式:The Running Way of Units
1、锅炉跟随的控制方式:
2、汽轮机跟随的控制方式:(定压运行)
3、汽轮机跟随的控制方式:(滑压运行) 4、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1、锅炉跟随的控制方式:
利用锅炉蓄热,主汽压力变化较大。
锅炉主信号
流量 主汽压调节器 压力
功率调节器 功率指令
是一、二次调频?
第三节 汽轮机调节的基本原理 Section 3 Principle of Control System 对调节系统的要求:(The Demand to The
Control System) 1、静态特性的要求:
2、动态特性的要求:
动态性能指标
影响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
1)随功率增加而转速下降的可调倾斜特性。形 状合理。
克服反调的方法有:系统中引入转速微分 信号;测功元件串联一滞后环节;引入负功率 微分信号;甩负荷时同时切除功率给定信号。
课内小结 Summary
本课内容
汽轮机调节的基本原理
中间再热机组调节特点
对静态特性的要求
再热带来的问题
功频电液调节 工作原理及系统框图
八点具体要求 对动态特性的要求 职称
动态特性指标 动态特性影响因素
特点:将部分锅炉蓄热用于汽轮机迅速发出功
率,另一方面同时改变锅炉出力,以适应发电机 功率输出。同时将功率指令和主汽压力偏差信号 均输入锅炉调节系统来控制燃烧率,迅速改变锅 炉负荷,使机组功率与要求一致,并维持主汽压 波动不大。
锅炉主指令 主汽压给定
锅炉控制
功率偏差 功率指令
机炉综合控制器 汽机控制
发电机功率
∴△N=- Kn/ KN △n=K△n 可见:K为与蒸汽参数无关的常数,所以功 频电液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线为一直线。
第三节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反调现象
Section 3 Anti-governing of PFEHCS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作为反馈件的功率调节器 只能以发电机功率代替汽轮机功率。正常调节 时,功率偏小则输出一个信号,开大调节门, 使进汽量增加达到功率平衡。然而当甩负荷时, 发电机与电网解列,功率为零,我们希望快速 关门,防止超速,但该装置仍然输出开大调节 门的信号。此谓反调。对机组稳定不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