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理论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对应的具体目标: 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8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对应的具体 目标: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 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资 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第七章 审计目标
——审计基础理论的开始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
审计及审计案例
审计理论研究的里程碑
1.审计理论的探索——片段审计理论成果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审计基础文献和实务的著作是《审计人 员——他们的义务和职责》(皮克斯利,1881),引导审计 登上了科学殿堂。同时代的《审计学——审计人员的实务 手册》(迪克西,1892),被公认为是现代审计理论的奠基 作之一。《审计理论与实践》(蒙哥马利,1912)的出版, 则使美国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审计理论结构。该书从 1949年再版时改名为《蒙哥马利审计学》,标志着美国 乃至世界现代民间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成就,是审计人
注意: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责任,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这一责任。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0
审计及审计案例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 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 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 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 保密。
A.存在或发生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权利和义务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22
审计及审计案例
五、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一)接受业务委托 (二)计划审计工作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员最理想的权威性工具书和必读书,堪称“审计人员的圣 经”:在内部审计方面,《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 能和方法》(布瑞克,1941)是世界上第一部内部审计专著, 标志着内部审计学的诞生和确立。这些论著都是片段审计 理论的探索,对审计理论的阐述是不自觉的和不系统的。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2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 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 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 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 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4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三、财务报表循环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循环法 (二)循环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5
审计及审计案例
四、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就是要通过审计对管理层的财
务报表发表鉴证意见,因此“认定”与 “目标”的关系如下图: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6
审计及审计案例
实现
总目标
实
获
具体目标 审计程序 审计证据
管理当
施
取
局认定
再认定
实现
充分 适当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7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及对应的 具体审计目标 :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对 应的具体审计目标: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9
审计及审计案例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 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
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管理层应当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和 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9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 计单位有关;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 有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对应的具体目标: 确认应当披露的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注意: 第一,财务报表中如果含有错报,管理层和治理层应
承担完全责任; 第二,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
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 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 表的责任。 第三,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 的问题而未发现,则表明注册会计师没有履行好审计 责任。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 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对应的具体 目标:确认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 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2.审计理论的奠基——第一个阶段性成果
《审计理论结构》(莫茨、夏拉夫,1961)是审计理论的奠基 之作。在莫茨(Mautz)和夏拉夫(Sharaf)之前或之后,没有 哪一部审计专著能像《审计理论结构》一样,会产生如此深 刻的影响,并如此广为引用=我国的蔡春认为,《审计理论 结构》开创了至少五个第一,即: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理论, 第一次提出审计理论结构,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方法论.第 一次提出并系统研究了审计公设,第一次提出并系统研究了 审计中的理论概念=应该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们第一次从交 叉和边缘学科的角度研究了审计Ni仑.为后人进行审计理论 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 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 新的审计理论的发展都难以超越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管理层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 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
为了履行编制财务报表的职责,管理层通常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 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 的重大错报。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4
审计及审计案例
4.审计理论的持续发展——第三个阶段性 成果
《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尚德尔, 1978)标志着审计理论的持续发展。尚德尔从 信息论角度对审计理论进,厅了全面研究.并 将审计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之中阐释其最 本原的意义.跳出了审计理论局限于财务报表 审计的圈子。推广到经营、决策审计甚三更广 的范围:在尚德尔的著作出皈之后,很少再出 现纯粹的审计理论论著作.大部分是与审计实 务一起论述审计理论问题。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11
审计及审计案例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 制准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质量控制准 则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质量控制制 度,包括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以合理实现 质量控制的两大目标:(1)保证会计师事 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 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 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2)会计师事 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 报告。
23
Hale Waihona Puke 审计及审计案例第九章 审计证据
学完本章后,你应当能够:
✓ 1.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 ✓ 2.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 3.掌握分析程序; ✓ 4.掌握函证程序。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24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一、审计证据
(一)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 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 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学完本章后,你应当能够:
1.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 2.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3.掌握管理层认定与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
目标; 4.了解审计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8
审计及审计案例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演变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对应的具体 目标: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对应的具体目标: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对应的具体目 标: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2009-7-20
企业会计学
3
审计及审计案例
3.审计理论的确立——第二个阶段性成果
《基本审计概念公告》(美国会计学会,1972) 标志着审计理论的确立,其论证的严谨、建议 的稳健、思维的缜密、内容的丰富都实属罕见, 对美国乃至世界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贡献是 不可估量的。其中,对审计的定义至今仍然被 广泛引用或以其为基础进行修改。到今天为止, 美国会计学会再没有发布过第二份类似的文件, 足见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