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放疗简介

乳腺癌放疗简介

(一)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二)全乳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
(三)新辅助化疗及术后的放射 治疗 (四)乳房重建术后的放射治疗 (五)乳腺癌骨转移的放射治疗
(一)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1.全乳放疗
适应症: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患者需行常 规放疗。
疗效:通过全乳放疗可以降低2/3的局部 复发率,同时瘤床加量可以在全乳45~50 Gy剂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
(一)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1.全乳放疗
放疗时机: )无辅助化疗指症:术后4-8周内 )接受辅助化疗:末次化疗后2-4周内 )内分泌治疗与放疗配合时序无一致意 见 )靶向治疗可与放疗同时进行
(一)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乳放疗
放疗剂量: )全乳照射剂量:(45-50)Gy,(1.82)Gy/次,5次/周。 )瘤床加量:(10-16)Gy/(1-1.5)周,共 5-8次。
方案:300 cGy/次,共10次;
Thanks!
技术:参照保乳术后的全乳放疗。重建 的乳房后期美容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照射剂量,尽可能提高靶区剂量均匀 性,有利于减少后期并发症。建议采用 三维治疗技术。
(五)乳腺癌骨转移的放射治疗
主要作用: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 折的危险
治疗方式: )体外照射 适应症:有症状的骨转移灶; 负重部位骨转移的预防性放疗 。
(一)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2.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PBI)
适应症:研究显示对于某些早期乳腺癌 患者,保乳术后APBI可能获得与标准的 全乳放疗相当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具有 大幅度缩短疗程,减少正常组织照射体 积-剂量的优势。
)识别复发“低危”患者的标准
(二)全乳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
疗效:全乳切除术后放疗可以使腋窝淋 巴结阳性的患者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降 低到原来的1/3~1/4。
照射靶区:
)主要靶区:胸壁+锁骨上
(三)新辅助化疗及术后的放射治疗
指征:暂同未做新辅助化疗者,原则上 主要参考新辅助化疗前的初始分期。初 始分期Ⅲ期患者即使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pCR)也仍然有术后放疗适应证。
时机、剂量、技术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 的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四)乳房重建术后的放射治疗
指征:遵循同期别的乳房切除术后患者 。
指征:
)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 cm,或肿瘤侵 及乳腺皮肤、胸壁。 )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 )淋巴结转移1-3枚的T1/T2,目前的资
(二)全乳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
放疗时机:
)无辅助化疗指症:术后4-8周内
)接受辅助化疗:末次化疗后2-4周内 )内分泌治疗与放疗配合时序无一致意 见 )靶向治疗可与放疗同时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