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可以很好的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
但是要使学生在音乐课上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只教唱几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
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教学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美的体验。
在教唱歌曲时结合歌曲意境、歌曲形象创造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的冷漠变得热情通过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电教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内容的陌生变得了解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精心设计并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3.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音乐之外逐步走进音乐清晰明快的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获得快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充满激情。
4. 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机械逐步变得生动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
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
5.巧妙提问挖掘情境通过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1.情境创设应加强连贯性一是音乐教材衔接方面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二是音乐教学各环节之间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即“前奏”情境创设要“独特”,“间奏”情境创设要“巧妙”,“高潮”情境创设要“出彩”,“尾声”情境创设要“实在”。
2.情境创设缺少典型性情境创设应强调“画龙点睛”与“主次分明”,还应提倡“与时俱进”“自主探究”与“民主合作”。
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艺术,为此,我要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反思,让学生在最有效的音乐情境中获得最真实的审美体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现在,艺术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就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
我国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
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唱试,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这样老套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法感受音乐给予的快乐,怎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展现自我,感受音乐,表达情感呢?情境教学不容置疑的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好方法。
在很多的教学研究观摩活动中,往往能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介:这堂课很有意境,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很好的感受音乐,表达音乐情感。
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很受广大教师们的关注,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也逐渐成为教师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情境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情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的一点感受。
一、谈话带入情境谈话导入法是音乐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调来激发孩子们了解音乐作品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感受音乐作品的一种方法。
如:在学习《洛列莱》这首歌曲时,我通过讲神话故事,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既美,又忧的神话故事意境中,通过故事了解了歌曲内容,感受了歌曲情感,从而激发了他们想去体验美丽神秘的罗列来与船长之间的动人故事,把自己带进故事情景中去学习演唱歌曲,孩子们把作品表现的很到位很投入,通过这样的谈话很有效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还有,在学习《原谅我》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与同伴间发生的事,在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让他们到生活中去体验作品情景,然后导入课题,激发他们在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很快熟悉了歌词,掌握了演唱方法,也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答案,紧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唱得哪么好,你们能把自己与同伴间的故事也编成歌来唱唱吗?话刚说完,孩子们就极不可待的自编自演自唱了起来。
”这样通过谈话,运用语言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使他们在跃跃欲试中,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创作中去感受艺术的美。
二、色彩营造情境孩子们对色彩是非常喜爱和敏感的,美丽的色彩往往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
如:在教学《秋天多么美》一课时,我制作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很快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他们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这时引导他们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秋天多么美》,明显的看出他们脸上露出的被美景陶醉的笑容。
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以游戏的形式体验情境小学的孩子,还没脱离游戏对他们的强大吸引力,在课堂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让他们走进歌曲中的角色,自己成为歌曲中的主角,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情绪自然热烈,印象自然深刻。
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通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如:在《调皮的杜鹃》这一课,我让一些孩子扮演杜鹃,大部分孩子扮演森林,一个孩子扮演歌中的儿童,大家在森林里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一下子情绪高涨,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投入到游戏中,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并且很快理解了歌曲内容,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方法。
四、以多媒体课件进入情境随着多媒体在学校的不断普及和运用,声画并茂的多媒体情境在教学中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时,我设计了美丽的春色幻灯片让孩子们欣赏,然后又设计了声、景相融的春的幻灯片,让孩子们在找春,听春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景,一下子就被春的美丽风景吸引住了,很自然的在老师设计的观春、听春的活动中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很自然的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音乐则是表现形象的艺术,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就是直观的感性的形象。
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的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如果说:“情境是只船”,教师就不止是让学生坐在“船上”,而是要引导他们动脑筋、动手学习划好这只“船”,并与老师“同舟共济”划向美好音乐天堂的掌舵人。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低年级情境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利用电教创设情境所谓电教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借助激情语言导入情境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
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
例如,在欣赏《挤奶舞》时,我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了草原上的传统节目,如骑马、摔交、射箭等,然后用语言进行转移:“朋友们,进行了这么多的运动,你们累了吗?渴了吗?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人们已经来到了奶牛场,准备挤奶来招待我们,大家想去学学挤奶吗?”由此导入《挤奶舞》的欣赏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