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重点关注“守、窜、撞、桩、此、锄”的读音,关注“守、丢”的字型,关注“此”的笔顺;积累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有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
师:对,“揠苗助长”是一则()故事,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寓言故事啊?师:哦,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看看这则故事又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样的道理。
二、解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1)标题,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2)是谁在守株待兔。
好,现在大家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初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请2-3名学生回答)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
看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
谁能给它组个词?引导“守”是“守候”的意思。
师:“株”指什么?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等待什么呀?(等待兔子)
师:弄清楚了这几个字的意思,我们再来看标题,“守株待兔”就是?(守候在树桩旁边等着兔子)
师:我们来齐读一下标题。
师:那么,究竟是谁守候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呢?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哦,原来是一位种田人,说到种田人,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你们猜猜老师想起了哪首古诗?从这首古诗中,我们知道了种田累吗?辛苦吗?
师:可是,有一天,这位种田人跟往常一样正在田里辛苦地干活,忽然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下。
找到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相关的句子,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原来是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一头撞死在了树桩上。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呢?大家猜一猜,想象一下,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讨论。
师:好了,我们请几个同学起来说说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
(1)后面有猎人追赶
(2)受伤了
(3)有野兽追击
(4)他发现前面有好玩的东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别的野兔比赛跑步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可兔子像这样自己跑出来撞死的事会经常发生吗?(不会)是啊,不会,非常少见,这位种田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那么,对于这样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得真好,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师: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其他同学也想试试吗?
师:好,我们来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看到兔子撞死在了树桩上,种田人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
师:哦,这时候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师:那“白捡”指什么?(没花一点力气就捡到了一只野兔)(板书:白捡)
师:是啊,没花一点力气就捡到了一只野兔,面对这样意外的,侥幸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该怎样啊?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乐滋滋)
师:你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他这样的心情呢?(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师:白捡了一只野兔,种田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出示: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朗读指导:师: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想怎样来读这句话呢?
(1)指名读
(2)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谁再来读读?
(3)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还想读吗?
(4)想读的人都站起来,让我们都来做做这样的美梦吧!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于是他 -----(学生读)
(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
师:“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师:他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请和旁边的同学讨论。
师:作为一个种田人,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松土、播种、施肥、浇水、锄草、捉虫……)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种田人却------(学生读: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
比较读。
引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学生读: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一(学生读,内容同上);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种田人依然——(学生读。
内容同上)。
他把锄头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一心只想着再白捡野兔。
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有所收获,用一个词就叫“不劳而获”。
(板书:不劳而获)
师: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练习读一读。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遍。
四、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师:最后,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
(板书:全完)种田人什么收获也没有,用个词语来说,就是——(板书:一无所获)
师:故事学到了这里,小朋友们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师:总结寓意。
师: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回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师:这个种田人因为一只偶然撞死的兔子放弃了田地,最后什么收获也没有。
假如,现在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大家思考一下。
师:请你来说说。
师:我知道每个小朋友都有话想对种田人说,那么,现在请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撞死偶然
白捡侥幸
坐等不劳而获
全完一无所有
教学反思: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成语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 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
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
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
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故事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阿克苏市七校
胡晓芸
201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