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是生物学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养殖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地理分布,经济价值以及水域中所发生的生物学过程,阐明养殖生物生命的各种规律,并探讨其控制,利用和改造的学科。
☆补偿点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的幅照度为补偿点。
☆补偿深度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的为补偿深度。
☆网箱养殖在天然水域中用合成纤维或金属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网箱,然后将鱼养入其中,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饲养成食用鱼或鱼种的养殖方式。
☆饵料系数(饲料系数)增长单位鱼体鲜重所消耗的干饲料量。
四定投饲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饲料投喂方式。
四看施肥看天气、看季节、看水质、看鱼类动态,以此为根据决定施肥与否的方式。
单位投饲量放养单位重量鱼种全年所投的饲料总量。
亲鱼用于繁殖的雌鱼和雄鱼之通称。
---鱼的胚后期---分5个时期仔鱼鳍褶尚存,全长0.5~1.7cm的鱼苗。
稚鱼鳍褶消失,体侧出现鳞片至全身披鳞,全长1.7~7.0cm的小鱼。
幼鱼形态以似成鱼,全长在7.0cm以上。
性未成熟期介于幼鱼和成鱼之间,性腺尚未发育成熟,其持续时间长短因种类而异。
成鱼期性腺第一次成熟至衰老死亡。
鱼苗刚孵化出膜,全长10毫米左右的仔鱼。
乌仔全长2厘米左右的稚鱼。
夏花全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
又称火片、寸片。
鱼种全长3厘米左右至食用规格以下的幼鱼之通称。
子口(新口、片子)全长8~20厘米的一龄鱼种。
老口(过池)体重0.2-0.5kg的二龄鱼种。
☆生物学零度指性腺发育的最低温度,高于此温度的为有效温度,将每天的有效温度相加就是有效积温。
☆生态冰温生态冰温零点到结冰点的这段温度范围叫生态冰温。
☆禁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捞海内动物的活动的期间。
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
4-6月份。
☆禁渔区禁渔区是全面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或禁止部分作业方式进行捕捞的水域,为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虾蟹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在其产卵繁殖、幼鱼生长期、索饵育肥和越冬洄游季节所划定的禁止或限制捕捞活动的水域。
引种将某一个环境的某一种生物种类引入新的环境生活的过程统称为引种。
移植如果新环境与该生物的原栖息地性状相近,则引种生物容易适应新环境并能在新环境中生活、生长和繁衍后代,这过程叫移植驯化如果新环境与该生物的原栖息地性状差异较大,引种生物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身的形态、生理与生态性,以适应新的水域环境,然后逐步形成有意义的种群,这过程称为驯化。
选优选择质量好活力强的幼体,目的是保持育苗池水质与底质清洁。
眼点大多数双壳类浮游幼虫在结束浮游生活即将进入附着生活前,可以看到在鳃原基的背部形成一对球形的由黑色素聚集起来的感觉器官。
☆浮头通常是指鱼类因水中缺氧(溶氧降至1mg/L左右)而浮到水面吞食空气和水的现象,是鱼类对水中缺氧所表现的一种“应急”反应,也是池水缺氧的标志。
☆泛池浮头持续并加重的结果,随着水中溶氧的进一步下降,靠浮头已不能满足最低氧气需求,大批鱼类因缺氧窒息死亡的现象,是水体严重缺氧至极限的标志,其结果往往是毁灭性的,俗称“一忽穷”。
☆微生物制剂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益生素它通过改善饲养动物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添加剂。
填空:1育苗场的生产设施主要包括育苗室(池)、亲体培育室(池)、动物饵料及植物饵料培养室(池)、饵料加工室、水质分析及生物检测室、供水。
排水、供气、供电系统等、2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一般分三级进行,一级为培养藻种在藻种室内进行。
二级为扩大培养,在室内面积为5m2、水深为0.8m的水泥池或培养桶、培养袋中进行。
三级为生产性培养,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池面积为10~20m2,池深1.0~1.2m.轮虫培养可用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也可在室外土池进行培育。
卤虫卵孵化池可用砖石砌成的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体积为1~10m3.圆形为佳,底部锅底型,在池底及离池底20cm处各设一排水孔,以便排污及收集卤虫无节幼体。
3鱼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胚前、胚胎和胚后三个发育阶段。
4 鱼类的三个食性阶段内源性营养阶段(卵黄囊为营养)、混合性营养阶段(卵黄囊和外界食物)、外源性营养阶段(外界食物)。
5亲鱼培育池的条件1位置水质良好、2面积0.2~0.3hm2 、3水深2m左右、4底质平趟,保水性能好。
6 人工催产药物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鲤鱼脑垂体PG 和地欧酮等分两次、雌鱼第一针为总剂量的1/3,24-36h后注完全量。
雄鱼剂量减半或减为1/4。
7 ☆浮性卵、沉性卵、黏性卵的特性不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孵化方法。
一般沉性卵宜用静水微充气、微流水+微充气或流水孵化,一般海水鱼类是浮性卵,放在室内水泥地孵化;沉性卵,小规模育苗,采用孵化桶孵化。
规模较大的苗种场采用孵化环道孵化;鲤鱼、鲫鱼、鲂鱼等产黏性卵的,生产上多直接使用育苗培育池作为孵化池。
8☆育苗育种对水环境的要求水深和水温盐度和ph值溶解氧和氨氮透明度和光照9贝类亲贝人工诱导方法(3~4种即可):升温刺激、升降温刺激、阴干流水刺激、改变相对密度、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注射化学药物、异性产物、食母生溶液、激素。
10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常用的饵料种类有(3~4种):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亚心形扁藻11 确定合适的饵料投喂量:幼虫发育的不同时期、幼虫胃的饱满度、幼虫的活动情况、饵料的质量、水色、残饵、幼虫粪便的数量、颜色和形状、环境因子的变化等因素。
在投饵后1h镜检幼虫胃含物,如果多数幼虫半胃、少数幼虫空胃,说明投饵量小多数幼虫饱胃、少数幼虫半胃,说明饵料量过多12 ☆工厂化养鱼有开放式循环流水养鱼和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两种。
13 ☆缢蛏的养殖方式蓄水养殖虾塘混养平涂养殖(传统、淘汰)14 ☆2007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
15 ☆微生物制剂在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有植物乳杆菌、枯草芽抱杆菌,放线菌等,在食品中广泛应用的有乳酸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等16 ☆瓣鳃纲贝类牡蛎、贻贝、蛤、蛏、蚶简答:池塘增氧方式(增氧方法四种)☆池塘增氧的常用方法(除注换新水改良溶氧状况外,更直接有效的增氧方法还包括:生物增氧、物理增氧和生物物理综合增氧)。
注加新水的四大作用(提高池塘水位,扩大有效空间,稳定池塘水质;增加池水透明度,增加光线入水深度、增加光合作用造氧水层、增加溶氧;稀释<蓝、绿>藻类分泌的有害抗生素,消减对其它藻类的抑制作用,促进易消化藻种大量繁生;直接提升水中溶氧,促使池水水平、垂直流转,改善底层DO状况、有效预防浮头)。
“生物增氧法”(就是设法维持健康有益的浮游植物种群,以达到生物造氧、池水高DO的目的。
其经验标志是:透明度≥30cm。
此外,合理搭配放养品种也是十分有效的配套措施<无论主养什么品种,均应适量的滤食性鱼类—鲢、鳙,以利于调节水质、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物理增氧法”(就是采用专用机械设施或注换新水等措施以达到直接快速增氧的目的。
特别提示:当水体溶氧很低时,机械增氧和换水是管理上的最佳选择<但其效果与实施时间有关;要求尽量在DO低于50%饱和度约4㎎/L、池鱼出现浮头之前采用>;冲水、注水和换水均能不同程度改善DO,但以先排除部分底层水后再加补新水效果最佳;增氧机械必须根据其工作原理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既有功能)。
“生物物理综合增氧法(就是利用相关机械的搅水功能,在适宜时段运转机械,克服水层热阻力,使生物造氧与机械输氧人为地结合,及时将上层过饱和的DO送往下层,提高整体溶氧水平。
<热阻力:使较冷的下层水被较热的上层水替换需做的功。
热阻力与上下层水的密度差及水温差成正比>)。
增氧机作用☆增氧机的作用及主要类型(增氧机是现代池养中重要的专用养殖机械;增氧机具有增加DO、改善水质、防止浮头、提高产量的作用。
目前生产上可供选用的增氧机类型:喷水式、水车式、管叶式、涌喷式、射流式、叶轮式等;其中:从综合效果看,养鱼池塘以选用叶轮式最为理想。
增氧机的基本功能:增氧、搅水和曝气。
虽然在其运行时,三大功能同时完成;但在不同时段、不同条件下,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不同<时以增氧为主,时以搅水曝气为主>。
增氧机的增氧效果,同功率成正比,同水中溶氧饱和度及负载面积成反比)。
增氧机使用不当的后果(特别强调:增氧机若使用不当,不仅不能达到增氧目的,反而加速全池耗氧。
所谓“使用不当”是指:使用者对增氧机的作用原理缺乏全面认识,或仅把增氧机当作“救鱼机”使用<不见浮头不开机>;或使用时间不当使增氧机变成“耗氧机”、“浮头机”;或未能使增氧机充分发挥既有功能,不能使其真正成为“增产机”)。
76.增氧机合理使用及最佳开机运行时间增氧机合理使用及最佳开机运行时间增氧机合理使用及最佳开机运行时间增氧机合理使用及最佳开机运行时间(增氧机的合理使用原则:根据水中DO状况、缺氧原因以及增氧机的作用原理,确定合理的开机时间和运行时间。
增氧机最适开机及运行时间是:因时、因塘制宜,根据天气、水温、池塘实况、机械功率等因素综合确定。
牢记三点:①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午后开机2h左右;②运用预测浮头技术,力求在池鱼浮头前开机;③切忌傍晚<阴天午后>开机!把握两条:夜间开机越早,运行时间相应越长;水面大或负荷面积大,运行时间随之较长)。
施肥种类、方法☆池塘施肥的主要形式及其基本原则(根据施肥时间,施肥可分:施基肥和施追肥。
施基肥:是放养前一次性大量施肥<粪肥6-10担/亩>;目的在于改善底质或培育水质<注水前施肥底;注水后肥水>;施追肥:是放养后分次少量施肥<有机、无机或无机有机同时或交替互补最好>;目的在于不断补充营养盐确保水中饵料生物所需。
池塘施肥的基本原则:1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抓两头、带中间”。
2有机肥料施用前必须先经发酵腐熟。
3巧施磷肥,以磷促氮。
“浮头”的解救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对于轻度“浮头”。
可尽快采用增氧机增氧或水泵注水,也可进行原池冲水,但需要注意解救开始时间不宜拖得太迟,水温26℃以下时,应予2~3h内开始;26℃已上时,需在1h内进行,以免草鱼、青鱼等鱼类分散到池边,待增氧时难以集中而引起死鱼。
②对于严重“浮头”。
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救,可采用增氧机增氧与水泵注水相结合,并应注意夜间开机开泵后不要中途停止,即开机应持续至天明日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