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通史古代知识表

中国通史古代知识表

城镇经济繁荣,城市经济功能给那大大增强,商帮:徽商、晋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闭关锁国。
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
明朝:阳明“心学”;明朝李贽反宋明理学、孔孟权威;清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提倡: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封建经济繁荣;(曲辕犁、南青北白、市坊制)
思想上:政策开明,思想兼容,三教合一。
对外关系:陶瓷之路;
文化上:文化繁荣,科技发展。
宋元时期
朝代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宋朝
960年至1276年
专制主义央集权加强①中央参知政事、三司、枢密院、三衙;
②地方:文臣做之州、转运使、通判、③军事:解除武将的兵权,收精兵。
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确立,封建经济发展。
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
对外关系:汉朝开辟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朝代
时间
政治Leabharlann 经济文化农业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魏晋南北朝
221年至589年
战乱、分裂割据;
北魏孝文帝改革;
初步形成三省制
曹魏实行屯田制和北魏均田制;曹魏马钧发明翻车、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灌钢法、北朝成功烧出白瓷;
出现自由商人打破“工商食官”的局面;商人地位提高;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甘石星经》;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太阳黑子的记录;
司南
春秋《诗经》、战国楚辞《离骚》;
帛画《人物龙凤图》,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春秋战国
阶段特征
是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其主要特征有:
政治上:政局动荡,由分裂走向统一。
思想上:佛教、道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形成三教并立的局面。
文化上: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兴起;
隋唐时期
朝代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隋唐
581年至907年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朝中后期设节度使,藩镇割据。
均田制,曲辕犁,经济
重心继续南移。
唐代丝织业出现了缂丝技艺
瓷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系
思想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
文化上: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市民文化发展(小说),出现了反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红楼梦》
科技上: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性阶段,出现了早期的西学东渐。
对外关系:有对外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经济上:新的生产力促使了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思想上: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秦汉时期
朝代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秦朝
前221年至前207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地方废分封,设郡县、皇帝制度确立、中央三公九卿。
统一货币、度、量、衡;重农抑商政策。
海陆丝绸之路发达,草市出现,
柜坊、飞钱、邸店;城市实行市坊制;广州设市舶使。
三教合一
雕版印刷《金刚经》、发明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
唐诗李白、杜甫;
传奇(小说)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楷书: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隋唐阶
段特征
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具体表现在:
政治上: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商业发展萧条
佛教、道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形成三教并立的局面。
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
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行书大家王羲之,文人画兴起,顾恺之《女史箴图》
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
封建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国家分裂,政局动荡;
经济上:江南开发,商业萧条,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均田制、灌钢法、白瓷);
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
明清小说空前繁荣:四大名著、三言两拍、谴责小说;
①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②绘画:文人画突出、木刻版画;
③京剧崛起(清朝乾隆年间)
明清阶
段特征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封建国家统一。
经济上:封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继续实行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发展;
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市坊制被打破,纸币出现;
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理学和心学兴起)
文化上:市民文化发展
科技上:三大发明具有划时代发展
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
朝代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前
期】
1368年至1840年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玉米、蕃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明代瓷器斗彩和五彩瓷、清朝粉彩和珐琅彩;丝织业、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
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土地兼并、租佃制;推广植棉,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出现棉纺织业;景德镇成为“瓷都”;
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出现夜市、晓市;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①程朱理学以“理”为核心,强调道德伦理,以格物致知求理;代表人:程颐、程颢、朱熹。②陆九渊发明心学。“心即理也”
毕升活字印刷;指南针;
商朝出现职业商人、政府实行工商食官
甲骨文;金文(籀文)
春秋战国
前770至前221年
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鲁国的初税亩、秦国商鞅的变法);郡县制出现,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铁犁牛耕出现,自耕农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水利工程都江堰
春秋生铁和钢冶炼技术;私营手工业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词风婉转含蓄;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特点是词风豪迈大气;
宋代小说主要形式:话本。
①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②文人画:北宋文人山水画气势宏伟,描写北方壮丽的河山,南宋描绘“残山剩水”;③风俗画出现《清明上河图》
元朝
1271年至1368年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宣政院(管宗教和西藏地区);行省制度(地方)
盛行法家思想,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小篆为标准字体;后期出现隶书;
汉朝
(西汉、东汉)
前202年至220年
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推恩令。
西汉发明犁壁;西汉的水利工程有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开始用煤冶铁,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出青瓷;
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城市实行严格的市坊制。
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董仲舒新儒学。东汉末年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冲击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史阶段与通史整合表格
中国古代通史知识结构整合
先秦时期
朝代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原始社会
远古至前2070年
禅让制
刀耕火种;土地氏族公社所有
出现陶器、丝织业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业
夏商周
前2070年至前771年
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金石并用;井田制
青铜时代;商朝出现了原始瓷器;西周丝织发达;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纸的发明;东汉的《九章算术》;西汉成书的《皇帝内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衡地动仪。
汉赋司马相如、张衡
汉代绘画气势宏大、形态飞扬、体现了浪漫神性而又不失古拙的特点;三国时期的楷书
秦汉阶
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具体特征有:
政治上: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的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与巩固。
耕作技术全面成熟;
黄道婆改造棉纺织业技术;进入彩瓷生产时期:青花瓷和釉里红;
元朝更广泛流通纸币;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商品种类繁多。
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王祯的《农书》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外传。
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为突出。
宋元阶
段特征
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