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级段落翻译通关必读

四级段落翻译通关必读


3
4
Eg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假设,条件) Tit for tat is fair play Eg4:我买了六支钢笔,一共三十元。拿回家一 看,都是用过的。(短句、流水句,没有显性 的逻辑关系) 我买了六支钢笔,(这六支钢笔)一共三十元。 (当我)拿回家一看,(我发现钢笔)都是用 过的 I bought six pens which cost me thirty yuan. When I took them back home, I
3
4
样卷分析
涉及范围:历史、文化 经济,社会 策略:化长为短、化整为零、化繁为简 化整个段落为6句。其实就是句子翻译,逐句拆 分。先找主干。

3
4
样卷分析




剪纸(paper cutting)是中国最为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Paper cutting is one of China’s most popular traditional folk arts. 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化整为零,拆分翻译,将中文一句翻译 成英文两句) 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It was widespread/popular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翻译意思,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


3
4
(2)表意模糊的词 原文:这所全国重点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 人才。 译文:The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has prepared batches of qualified graduates for the society. 分析:“输送”在句中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词, 具体说来是指“培养出”。“人才”笼统,译 为qualified graduates比较确切。

3
4
剪纸最常用的颜色是红色,象征健康和兴旺。 The color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paper cutting is red,which symbolizes health and prosperity.

中国剪纸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经常被用作馈 赠外国友人的礼物。 Chinese paper cutting is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and it is often given as a present to foreign friends.


结构差异带来的启示 主语与话题
主语与话题:(话题评论句) 食堂今天吃饺子(我们今天在食堂吃饺子)汉 语字面上的主语不是真正的主语 主语并不一定是我们(他们、老师、学生)因 此用被动。 Jiaozi are served in the canteen today. (tr is not word to word ,)(notion to notion) (汉语里主谓架构的不到50%,大部分是话题 加评述)
3
4
(3)比喻词汇 汉语有许多比喻词汇,表面意义和喻指含义完全 不同,英译时应跳出机械对应的思维定式,动态 地译出其潜在含义。 原文:老师答应给这几个学生“吃小灶”。 译文:The teacher has promised to give these students special tuition. 分析:“吃小灶”在这里指的是“个别辅导”。
3
4
二、 汉译英的基本技巧


1.词义选择
普通单义词
(1)词义的选择要准确 原文:中国进一步发展核能,因为核电目前只占 其总发电量的2%。(2014) 核:nuclear eg: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中国投入360亿元,用 于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和加强中西部农村义务 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2014) 公平:justice

3
4
OTHER EXAMPLES:

Eg1:我们饿了,我们要吃东西,吃包子,吃 饺子,吃米饭,或者说吃食堂. (动+N )在食堂吃。要对意思解达清楚。
Eg2 :听到这个消息,他满眼都是泪。 When he heard the news, his eyes were filled with tears
汉译英解题方法


1. 阅读原文,理解原文,获得总体印象。 2. 处理原文句子,正确断句,合句,找准主语。 理解原文中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注意汉英两种 语言的不同表达习惯,综合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3.修改,对译文修正、加工、润饰。第一步:对照 原文一句一句修改,看原文内容、思想是否准确表 达出来;有无漏译、错译、曲解的地方;译文语言 是否通顺。 第二步:脱离原文, 反复阅读后进行 修改。看上下文有无不连接的地方,前后有无矛盾、 重复的地方,有无逻辑不通的地方。

3
4
英汉结构差异
连接方式: • 汉语隐形,即连接词很少出现或不出现,这体现为 意合(parataxis); • 英语显性,即连接词出现,体现为形合(hypotaxis) 组句方式: • 汉语:动词多,短句多,常按时间顺序或前因后果 的逻辑关系排列,呈链状; • 英语:常按句内主次从属关系排列,在句子主体上 添加修饰语以及限定语,形成严谨的树状结构。
3
4

(4)语境词

汉语有些词语的含义会因语境而发生微妙的变化,称之为 “语境词”,应紧 密结合上下文译成相应的词,不能按照原 词的字面意思来译。 原文:手机刷新了人与人的关系。
译文:Cell phone have alter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段落翻译
3
4
新改革后翻译题型:段落翻译(汉译英)
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 来的能力。 分值比例:15% 考试时间:30分钟。 内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 长度:140-160个汉字;
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评分标准
档次 评 分 标 准 13-15分 译文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贴切,行文流畅 ,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10-12分 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通顺、连贯, 无重大语言错误。
译文:However, New Year’s Eve is usually an occasion for Chinese families to gather for the annual reunion dinner. 【分析】“年夜饭”此处实际就是每年一度的 团圆饭,为了让译文更符合英语国家的习惯, 这里用的是annual reunion dinner,理解起 来更容易。



3
4


原文:剪纸(paper cutting)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 术。(2013) 传统的:traditional 民间:folk 原文: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2013)明朝 和清朝:Ming and Qing dynasties.
3
4

多义词
原文: 但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团聚,一 起吃年夜饭。
结构差异带来的启示
正确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补充连接手段,实现显 性连接。 e.g. ……在这一年半中,她抄写、背写英语单词的纸, 累起来可达桌子高。…… 思路:SVO=纸+达到+桌子高。 问题:累起来怎么处理?
1. In
3
4
that year and a half, the paper on which she had copied English words or written them down from memory, if stacked up, could reach the table from the floor.

3
4
汉译英的 基本技巧
3
4
一、翻译的基本方法:

直译

意译
直译: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基本
保留原有句子结构,不是死译。 意译: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更 多考虑英语的特点。
如: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直译)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两种译法可以并用 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意译)
3
4
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化繁为简)= 家、房子 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s./也可用被动语态 Paper cuttings are used to decorate our homes/ people often use paper cuttings to make the house more beautiful.

结构差异带来的启示
Hale Waihona Puke 343. 正确安排句子基本框架,主次清楚,符合原意。 原文:大家都记得1979年秋天,当这个总共只念 过八年书、连英文字母也认不全,而且已有三个孩 子的女工,竟然报名上电大英语班时,招来了多少 惊讶的目光。
They remember how many astonished looks were cast at her in the autumn of 1979, when this woman worker with only 8 year’s schooling, little acquaintance with the English alphabet and three children to look after, actually enrolled in the English class offered by the local TV universit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