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获奖课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获奖课件
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
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
爱的升华——珍惜情感,学会感恩
质疑研讨
关于作者提出的父爱与母爱 的区别,你完全认同吗?
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 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 3、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
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比较注重身体 健康,父爱比较注重精神成长;母爱以情感来感 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 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正如《爱的艺术》这本书所述:爱并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 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 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
拓展延伸
2、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 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 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 解析:加线的四句都属于因果倒装,意在强调原 因,以突出不同的爱的原则和特征: “不成熟的 爱”以“被人爱”为前提,所以总是期望获取; 而“成熟的爱”以“爱人”为基础,一个成熟的 人懂得只有爱他人,自己才会获得快乐;成熟的 人深刻明白他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知道给予比 获得更重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天高地厚,河深海深, 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母亲, 你们是我们生命的太阳, 心中最亮最亮的明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1、初步掌握解读论说类文章的方法。
2、感知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 写作特点。
3、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 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 “爱” 进行辩证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弗罗姆(1900—1980)
把握主旨
• 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 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 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
• 总结句: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 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 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 不仅总结了爱的对象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同母亲 关系紧密——人同父亲关系紧密——“达到综 合”),还揭示出爱的能力发展和爱的对象的发 展之间的关系:爱的对象发展促进爱的能力发展, 并最终促使爱走向成熟。
父爱是咖啡,母爱是浓茶;家庭洋溢着怡人的馨香,亲 情则是儿女永远的避风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语句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 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 也间接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 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原句有三个比喻,三个比喻内 容和谐、主题一致,所写句子也必须具备这个特点。 答案(示例):亲情是奶糖,友情是水果糖;情感充满着诱人的 芳香,爱情则是双方永远的暖风巢。
• 第一部分(1~3段):爱的能10段):总结全文,构建
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抓关键句:
①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理清思路
• 全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 明确:纵向展开论证 暗含横向论证 爱的能力发展 爱的零体验 爱的初体验 爱的成熟体验
母爱是温暖的阳光, 奉献着七彩光芒;
母爱是辽阔的海洋, 坦露着宽广胸怀;
母爱是肥沃的土壤,哺 育儿女茁壮成长;
母爱是无限的宇宙,任 儿女自由遨翔。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 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 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 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 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 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规律: 无爱 被爱 有爱 创造爱
3、爱的对象发展由同母亲的紧密关
文本探究 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
到综合。那么应该如何“综合”呢?
• 解析:(1)“综合”既需要父母进行努力,也需 要孩子自己学会“综合”。
• (2)从父母角度来说: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一种 生活上的安全感”,又要希望孩子独立;父亲所提 出的要求一定要受一定的原则支配,不能专横,要 宽容而有耐心,使孩子有自信心。总之,父母应该 发展父爱和母爱的积极面,遏制消极面。
父母情深
你的肩膀象高山巍峨, 扛着蓝天披着日月星辰。 你的笑容象春天灿烂, 播种希望倾注雨露深恩。 为我们漫漫征途遮风挡雨, 悠悠岁月甘愿茹苦含辛。
你的品格象玉石晶莹, 闪耀崇高袒露大海深情。 你的情感象清泉纯洁, 流淌光明满怀真爱忠诚。 教我们时刻不忘祖国人民, 年年月月珍惜幸福人生。 天高地厚,河深海深, 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母亲, 你们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世上最亲最亲的亲人。
课后作业
1、阅读毕淑敏的文章《孩子, 我为什么要打你》。 2、把学习本课的感受告诉父母。
• (3)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综合”就是要能融合 父爱与母爱的积极的一面,并能从对父母的依附关 系走向独立。
4、爱的对象发展达到综合,就会促进
文本探究 爱的成熟,那么成熟的爱究竟是怎样的
爱?它和不成熟的爱有着怎样的区别?
•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 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美国,20世纪著名的心理 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是精神分析学派中对现代 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 人物。主要作品《爱的艺 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 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 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 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 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 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 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整体感知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 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 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 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 越早,你就越成功。”
———于丹
拓展延伸
1、学习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
一是具有重要的理论认识作用,二是爱是可以 主动争取的。
课堂小结
• 这篇文章借谈一个人爱的能力、爱的对象的发 展、父母之爱的本质区别和优缺点,来谈理想 人格构建的问题。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最后 一段水到渠成、高度概括。
• 结构上,文章纵横交织;表达方式上夹叙夹议, 既有详细阐发,又有高度概括;语言上精警凝 练,又不乏形象生动。(文章有很精彩的比喻 句,例如: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 地和海洋。)文章既分析了生理现象,又透视 了心理问题。采用辩证的方法(父母之爱各有 优缺点),站到了哲学的高度。
解析:这是由母爱与父爱的“性质”决定的。
母爱:无条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无法赢得。 代表自然世界。是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从 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孩子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爱: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 界,是法律、秩序、纪律。(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爱的对象发展 母亲 父亲
综合,使爱达到成熟
1.母爱与父爱各自有哪些积极面
文本探究 和消极面?为什么它们各自会有
积极面和消极面的?
母爱 积极面---- 伟大,为人所渴求。 消极面---- 不需努力,无法赢得。
父爱 积极面---- 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 必须努力获取,否则会失去。
文本探究
2、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 爱的感受变化有什么特征?
年龄段
特征
刚出生阶段 (婴儿期)
8岁以下 (幼儿期)
8—10岁 (童年期)
少年时期 (成长期)
成熟时期 (成熟期)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有被爱的意识,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通过努力去唤起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 和学习爱别人,“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爱别人,创造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