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读与略读

.精读与略读

13.精读与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二.指导自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3.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4.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三、理清文章脉络
1.读课文,思考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1)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部分(2—7)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部分(8)说明只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总结出来。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2.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3.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
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4.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怎样略读?略读要注意的方面?略读的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