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护理
简要病史
440床 吴云观 89岁 老年性(65岁以后)痴呆 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
主 诉: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5年余 。 现病史:患者于2007年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记忆力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渐见加重,不能识人,反应 迟钝,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定,浅睡眠,终日以 卧床为主,能用语言与旁人交流,生活作息无规 律,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血压最高 188/105mmHg,平时口服卡托普利、压氏达,近1 个月来血压波136~172/78~96mmHg。 治 疗: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 服 药:口服喜得镇、压氏达、卡托普利。
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类别 理想血压
收 缩 压(mmHg ) 舒 张 压(mmHg )
<120
<80
正常血压
120~129
80~84
正常高值Biblioteka 130~13985~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 ~159
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 ~17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60
④减少膳食脂肪摄入,脂肪量应控制在总 热量的25%以下。饱和脂肪酸的量应 <7%。
⑤限制饮酒。 ⑥运动。 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 下条件:①平稳、有效;②安全,不良反 应少;③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 性。
常用的5类降压药物有利尿剂、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 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13一受体阻 滞剂。
老年高血压?
根据l999年WHO高血压防 治指南,年龄>60岁、血 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 坐位血压收缩压(SBP)≥ 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 90 mm 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 若收缩压(sBP)≥140 mm Hg,舒 张压(DBP)<90 mm Hg,则定义为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ISH)。
分级管理具体内容
I级管理: 高血压级,不伴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6个月仍无效则予药物治疗);
II级管理: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 ≤2个危险因素者(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III级管理: 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3级或 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症状或糖 尿病者,尽快给强化治疗。
临床特点
1、收缩压增高为主
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舒 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越来越多的流 行病和临床研究证明,收缩压与脑卒中、 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比舒张压有更 强的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ISH发生率 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因 此,老年ISH占高血压的60%,是严重威 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
循证医学证据及治疗建议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为高龄老年人。在大 规模临床试验中,专为≥80岁的高龄老年 患者设计的临床试验不多。 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可将80岁以上老 年人群血压控制在150/80 mm Hg以内 。
老 年 高 血 压 降 压 目 标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老年人高血压的初始降压治疗应遵循降压 治疗的一般原则,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应逐步降压,密切 观察药物反应,在体质较弱的患者中尤应 如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 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或) 靶器官损害,应慎重选择治疗药物,用药 后应密切观察疗效及副作用,避免矫枉过 正。
临床特点
5、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 率高,表现为夜间血压F降幅度<10%(非 杓型)或>20%(超杓型),使心、脑、肾等 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高血 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 。
临床特点
6、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 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患,脑血管意 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老年高血 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 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卒中、缺血 性肾病及间歇性跛行等;其心血管病死亡 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临床特点
4、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常用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在改变体位 为直立位的3 min内,收缩压(SBP)下降 >20 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对体 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直立位SBP下降 >10 mmHg伴有头晕或晕厥。在老年收 缩期高血压者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 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 发生体位低血压。
床边问诊,查体
护理诊断与措施
1、舒适度的改变 与血压升高有关 1)评估有无头痛:观察有无头痛,头痛程度、持续时间
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
①合理膳食,减少钠盐的摄入。中国营养 学会推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②适当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BMI)应 控制在24 kg/m2以下。高血压患者体 重指数减少10%,则可使病人的胰岛 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 厚等状况有所改善。
③适当补充钾和钙盐,鼓励摄入新鲜蔬菜 、水果、脱脂牛奶,以及富含钾、钙、 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临床特点
2、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老年人脉压 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 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线脉压与总死亡,心 血管性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 著正相关。
临床特点
3、血压波动大 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 脉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随情绪、 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 波动。
100 ~109 ≥110 <90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用于分级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 男性或绝经后女性、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 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既往接受过冠脉旁 路手术);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TIA);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 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III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