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视觉与视觉传播
第一章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史
第一节从看获取信息
视觉信息 p4
读图时代p6
第二节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
共享性,图像化传播,图像
第三节技术演进与视觉传播的发展
传媒三种形态,图像生成三种方式,视觉传播三次转折景观社会 p21
第二章视觉传播的学术研究概貌
第一节纷繁的脉络
新的领域,研究概况分类 p26
教育体系,研究谱系图
大众传播领域,中国的研究
第二节学科奠基人
10个奠基人
第二部分视觉语言的特性
第三章视觉认知
第一节感与知的奥秘
感觉、知觉 p51
视觉系统工作特点
第二节视觉认知的过程和特点
研究对象,
盲点p57
视觉认知的产生四个功能
p63 视觉暂留原理,飞现象,
诱动知觉,视觉流
视觉认知特点 p65
第三节视知觉理论
6个理论
第四节视觉认知学习
视知觉发展模式 p77
不注意盲视 p77
注意瞬脱改变盲 p78
STM,LTM p79
视觉思维 p80
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 p81
第四章视觉表征
视觉表征 p85 p88
第一节表征与视觉表征
表征特点,
图像与所代指的现实之间的意义关联
理论:传播模式,编码译码,旁观分享,符号学
能指,所指 p91
表征轴,交流轴 p92
图像符号,标志符号,象征符号p92
第二节图像意义的表征与交流
一,表征轴
1,相似理论,2再现理论,3象征理论,4自我指涉模式
二,交流轴
1,文化惯例说,2,神经感知说,3,推演说,4,信息处理说扩展的视觉经验,主观视觉p96
第三节视觉表征研究的理论范式
一,自然联系理论
1,透明理论,2,认知理论
二,相似理论
1,非感知相似理论,感知相似理论
三,习俗理论
四,内心图景理论
1,错觉,2,假装,3,看进去
第五章视觉修辞
第一节修辞研究的视觉转向
视觉转向 p114
第二节视觉修辞:用视觉传递观点
视觉修辞 p116
视觉修辞特点
视觉修辞与视觉传播区别 p119
视觉修辞两重含义
图像有修辞性的三个特点
视觉元素三步骤
修辞情景三要素
第三节符号学视角下的视觉修辞
罗兰巴特分析法
第六章视觉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美学视野中的视觉信息
美学研究特点
美得两个错误认识
视觉传播与美:要点和原因
第二节美与视觉认知
审美经验 p135
艺术与视知觉理论
审美经验的获得:平衡美,简洁美,色彩美,形式美简洁美 p139
主观性 p140
第三节媒介美学
媒介美学 p142
媒介美学特点
电视媒介美学理论观点和特点
数字媒体美学,交互性
第三部分大众传媒与视觉传播
第七章用图像传递信息
第一节文与图的对立统一
全平衡理论
多通道运输
图文矛盾
平衡与失衡
图像霸权 p154
第二节图像与叙事
1,叙事的模范,叙事模范理论
2,叙事结构(图)
3,叙事的传播学结构
第三节电影电视信息的图像化
光和色彩,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和运动,声音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p166
基本运动二,三级运动 p166
第四节平面媒体信息的图像化
图像化信息传播优势
发展趋势:彩色化和数字化
具体表现形式:5个
起始视觉区,末端停留点 p170
第五节图像信息的语法逻辑
动词和名词,
6种类型的力
图像陈述句,象征句,祈使句,感叹句。
图像结合,第三种效果p183
视觉中心理论 p185
连续性编辑(心理地图)
复杂性编辑 p186
蒙太奇理论 p187
第八章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第一节图像解读中受众的地位
一、大众传播中受众的地位
香农模式p189
施拉姆循环模式
纽科姆对称模式
心理学研究对信息传播的进程产生影响p190
1、媒介的选择性接触
2、说服效果受众心理媒介态度
3、群体和大众传播
4、人际传播和大众领袖两级
子弹论皮下注射论
有限效果论
宏观效果论
认知心理学-受众
二、视觉传播中受众的地位
1、受众对图像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的
视觉认知十大特性
2、受众对图像意义的阐释是多元的
胡塞尔-现象学
理解图像三客体p193(图像事物、客体、主题)接受美学-伊瑟儿
意义空白(意义不确定)
3、受众对图像的参与性更强(乐于观看、分享)
第二节图像传播中的受众研究
一、大众传播中的受众研究
受众研究方法(结构的、行为的、社会文化的)
选择性接触假说
使用与满足研究
传播研究接近死亡的原因
二、视觉传播中的受众研究
将受众看作市场
注意力经济
如何增强媒体视觉吸引力
1、图像偏好灾难战争人情味
2、图片大好
3、图片配文字好
文化研究学派p198
编码和解码理论
电视受众研究(文本开放性、受众意义主权)
美学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理论p199(受众传播者互动)
进化论观点p200
视觉优先原则
民族志方法
话语转换规则
电影受众间接参与者(推论、参与性p反应、似乎反应)第三节图像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
第九章视觉素养
第一节视觉素养与大众传播
一、视觉素养的界定
视觉素养p216p217
罗切斯特会议
视觉素养四技能p216
弗兰斯基德贝斯p217
视觉素养特征(进化、交流、创造)
二、视觉素养与大众传播
媒介素养p218
媒介素养5核心5问题3层面
产生动机
第二节视觉素养与信息认知
一、视觉素养影响信息认知
视觉信息解读困难原因p221
二、受众对影视信息的认知能力
空间智能p223
空间智能与受教育程度
三、受众对平面媒体影像的认知能力
品面媒体影像解读途径p225
第三节视觉素养教育
一、一个视觉素养教育的案例
二、如何开展视觉素养教育
媒体中图像文化的负面影响p227
视觉素养是普通教育的组成原因p228 视觉素养学习建议
加强视觉素养教育出发点p228
第十章视觉说服
第一节视觉的说服力量
一、说服性传播
说服性传播研究方面p231
宣传定义
说服宣传的区分p232
传播效果两层次
视觉说服p233
说服技巧
二、视觉说服的独特性
视觉说服的鲜明特征p233
(形象性标记性视觉结构)
名人效应p234
三、视觉形象的真实感与说服
真实感六方面p236
第二节视觉象征与说服
一、视觉象征的说服作用
视觉象征手法p237
修辞作用图像三条件
象征性的暗喻
二、视觉变形与视觉象征
视觉变形p240
三、报刊的视觉象征
报纸图片象征三手段
四、动态图像中的视觉象征与视觉说服
第三节视觉说服中的谎言
一、视觉欺骗
五种欺骗方法
二、数字时代的视觉欺骗
三、数字时代的信任危机
视觉文化三种历史类型
米歇尔表征体系的变化
表征轴交流轴p249
第十一章视觉刻板印象
第一节视觉转向中的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
刻板印象p245
拟态环境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刻板印象形成原因p255
二、视觉观看与刻板印象
三、视觉化社会中的刻板印象
视觉文化定义
视觉转向对刻板印象的影响
第二节视觉传播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一、视觉传播中的女性形象
形象定义p260
女性视觉形象的几个特质p261
二、视觉传播中的男性形象
男性研究三立场p264
第十二章视觉传播中的伦理与法规
第一节视觉传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视觉冲击力 p270
影响判定结果的因素:
1,立场,2,时代变迁。
3,文化背景
过程中的道德,意义中的道德 p274
道德关系:1,图像生产者与被拍摄者,2图像传播者与受众一些建议 p282
第二节视觉传播相关的法律规范
著作权:
肖像权和名誉权
名誉权和诽谤
构成诽谤三要素p292
隐私权和知的权力
公众人物的概念和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