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doc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doc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绪论一、名词解释1、(P5) (08年真题)广义文化9、(P8) (10年真题)文化政策2、(P5) (09、12年真题)狭义文化10、(P9) (13年10月真题)民族文化3、(P6)文化内涵11、(P9)国别文化4、(P6)文化产品12、(P10)上层文化5、(P7)文化现象13、(P10)底层文化6、(P7)文化事象14、(P11)文化传统7、(P8)文化思潮15、(P11) (12年10月真题)传统文化8、(P8)文化观念、简答题1、(P5)广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2、(P5)狭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3、(P9)中国文化能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化的原因有哪些?4、(P10)什么是上层文化?什么是底层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5、(P11)文化传统有哪些特点和作用?6、(P12)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是什么?7、(P12)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是什么?8、(P12)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三、论述题1、(P10)怎样认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2、(P11)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关系?3、(P11)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4、(P11)你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观点正确吗?5、(P12)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中国文化传统?6、(P13)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界有哪些?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名词解释1、(P18)方志时期6、(P31)通漕四渠2、(P18)仪器观测期7、(P14)地理环境3、(P20)天下8、(P20)地缘4、(P22)九州9、(12年1月真题)“塞北江南”5、(P30) “尽地力之教”二、 简答题1、 (P14)谈一谈地理环境在人类文化发展当中的作用。

2、 (P14)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3、 (P15)中国历史上的人群分布的主要情况是什么?4、 (P15) (09年真题)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5、 (P1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6、 (P19)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3年10月真题简答题)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7、 (P22) (07年真题)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8、 (P26)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儿大基本经济区來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9、 (P27)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出现了哪些新的现象? 10、 (P30)中国古代利在兴修水利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12年1月真题名词)塞北江南”11、 (P31)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12年10月真题简答题)简述古代林木滥砍乱伐的重要原因及严重后果。

12、 (P15)简述关中“表里山河”。

三、 论述题1、 (P15)试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P16)为什么地理通道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3、 (P20)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为什么和地缘特征相关联?4、 (P23-25)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5、 (P27)谈谈唐代初年南方文化的一些情况。

6、 (P27-28)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7、 (P30) (10年真题)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8、 (P32)试述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9、 (P21) (12年1月真题简述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

10、 (P25)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一、名词解释 (P34)新石器时代 10、 (P38)敬授民时11、 (P42) (09年真题)分封制 12、 (P45) (08年真题)儒家 13、1、 2、 3、 4、5、 6、 7、 8、 9、(P56) (12年10月真题)察举制 (P56)孝廉 (P56)茂才 (P57)重本抑末 (P57)重农主义(P6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P65) (07年真题)永嘉之乱 (P66) “十六国”时期 (P67)玄学(P46)道家14、(P48)墨家学派15、(P49) (07年真题)名家16、(P51) “大一统”意识17、(P53)三公九卿18、19、(P76)府兵制35、(P101)王阳明20、(P80) “荫子”制度36、(P103)文字狱21、(P81)两税法37、(P104)考据之学、乾嘉学派22、(P81)租庸调制39、(P35)龙山文化23、(P87)古文运动40、(P37)敬顺昊天24、(P87)王安石变法41、(P42)封建25、(P88)理学42、(P47) (12年10月真题)法家26、(P89)色目人43、(P49)、明阳家27、(P89)南人44、(P45)孔子28、(P90)回回45、(P46)老子29、(P90)孟德髙维诺46、(P47)庄子30、(P91)八思巴47、(P51)西域31、(P95)锦衣卫48、(13年10月真题)什伍里平制度32、(P98) 一条鞭法49、(P75)三省六部33、(P98)税监50 (P89)行省制度34、(F98)摊丁入亩38、(P34)仰韶文化二、简答题1、(P34) (07年真题)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2、(P34) (09年真题)简述屮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3、(P37) (10年真题)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群聚拢的原因。

4、(P39) (08年真题)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13年10月真题简答题)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5、(P41)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6、(P43)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是什么?7、(P44)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8、(P45)春秋战国吋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9、(P46-47)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P47)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1、(P48)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2、(P49)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3、(P49)春秋战国吋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4、(P51)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5、(P57)何谓“文景之治”?16、(P57)简述屮国古代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

17、(P62)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18、(P63)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19、(P67)魏普崇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最重的结果是什么?20、(P69)何谓佛教的“空观”?21、(P72)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屮国文化的哪些方而?22、(P73)简述魏文帝的改革。

23、(P77)谈谈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

24、(P86)从屮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有哪些明显变化?25、(P89)简述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

26、(F90)简述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27、(P90)简述元朝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

28、(P93)简述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29、(P94) 17〜18世纪西方对屮国介绍的书籍有哪些?30、(P95)简述朱元璋出身与明朝政局的关系。

31、(P95)简述朱元璋在明朝初年采取的各项政治措施。

32、(P96)简述明清利川民间宗教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33、(P103)简述明末清初“三先生”及其成就。

三、论述题1、(P38)试述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2、(P42)为什么会出现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3、(P42-43) (12年10月真题简答题)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4、(P43)试述周代农耕文化方向抉择的历史意义。

5、(P44-45)春秋战国时期怎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而。

6、(P45)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12年1月真题论述题)试论春秋战国吋代是文化观念的原创吋代。

7、(P49—50)试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8、(P50)试述秦汉时期打击匈奴的不同后果。

9、(P53)试述郡县制的确立。

10、(P56)试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13年10月真题论述题)试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11、(P61)试述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12、(P62)两汉儒学独尊为什么会养成一个士族阶层?13、(P64)试述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

14、(P66)试述南朝政治及士族文化。

15、(P69)试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

16、(P69)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

17、(P72) (11年真题)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融合。

18、(P77、80)试述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幵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19、(P81-82)试述两税法的作用。

20、(P83)试述唐宋间南方经济的高涨。

21、(P84-85)试述唐宋市井文化的兴起。

22、(P85、158、339)试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和我国近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23、(P91)试述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

24、(P93)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

25、(P98)试述重农抑商的观念对明清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名词解释1、(P105)农业文明2、(P11D) (12年10真题)“政绩”观3、(P118)行商经营 12、(P144) 区域社会4、(P118)农商兼营 13、 (P144) 姻缘关系5、(P125)采食经济 14、 (P144) 血缘九族制6、(P126)民居 15、 (P145) (10年真题)血亲五服制7、(P131)烹饪 16、 (P145) 家谱8、(P134)仪式饮食 17、 (P151) 传统科技9、(P135)民间组织饮食 18、 (P152) 历法10、(P144)家庭 19、 (P153) (07年真题)七巧板 11、(P144)家族 20、 (P110) 二十四节气二、简答题1、 (P106)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农作物的栽培驯化起到了什么作用?2、 (P108)汉代以后为什么能够山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3、 (P108)明代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全国土地、人口控制的?4、 (P109)举例说明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 用。

(P109)明代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哪些重要影响? (P110)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P113)简述我国古代的主要农业著作。

(P114)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用? (P114)概述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

(P115)简述我国民族手工业发展。

(P116)何谓以文促商?(P117)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叫种模式。

(P117)简述庙会的来历。

(P117)市商贸易的方式有哪儿种?(P119)我国市商贸易有哪些习俗? (P122) (09年真题)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