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我们去旅行》 (2)第2课《光影变化》 (5)第3课《美丽家园》 (8)第4课《编花篮》 (12)第5课《纸魔方》 (17)第6课《秦陵兵马俑》 (20)第7课《小小园艺师》 (25)第8课《田间的精灵》 (28)第9课《生命的甘露》 (33)第10课《艰苦岁月》 (37)第11课《劳动最光荣》 (42)第12课《废物新用》 (45)第1课《我们去旅行》1教学目标1.能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并用文字补充说明。

2.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孩子们现在大多数都有丰富的旅行经历,本课内容孩子们会充满热情来参与,人物与景点的写意表现,更增添了作品趣味性,让孩子们分享与交流旅行见闻与感受,一定会精彩纷呈。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写意绘画的方法表现旅行见闻感受。

教学难点:大胆表现人物与景物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我们去旅行一、情境导入:1.视频欣赏导入课题并板书《我们去旅行》。

2. 谈话交流,勾起美好回忆,回忆你旅行过哪些地方?旅行的途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人、事或景物?在脑海中定格出一个画面。

3.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印象最深的画面,和同学分享旅行的快乐,结合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资料进行阐述。

4.提问:请学生说一说图片上是哪里的风光,其特点如何?说说你的见闻与特别感受?5.师小结:旅行是一步一步走,欣赏一个景点接着另一个景点,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遇到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景,在地球的另一角。

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

所以,旅行可以探寻自然之美,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洗礼。

二、欣赏范画,了解表现方法1.欣赏、观察教材范画,明确学习任务,讨论分析留住旅行记忆的表现方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一次旅行经历中感受最深的情景2.小组讨论,探究留住旅行记忆的多种表现形式:(1)单一的绘画、摄影表现(2)图文并茂折方式表现:即在绘画的摄影作品中配以简洁的文字记录,可以直接插入当时的日记。

(3)绘画既可以通过记忆完成,也可以参考照片资料创作完成,如教材范画中照片和学生作业的对照。

(4)绘画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可以表现途中一个时间段或某个景点连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活动。

三、选取题材,进行创作表现1.先构思,再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2.作业: 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一次旅行经历中感受最深的情景。

要求:1.人物活动为核心,景点特色为重点。

2.大胆、自由地表现,写意写实均可。

3.可用美术字写标题。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完成:(1)所选题材内容应是旅途中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经历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引导学生用写意的手法进行表现。

(2)绘画作品要主体人物突出,注意内容的取舍,要求画出相关环境、活动场景或适当添加文字,使作品更生动,文字宜简洁,以画为主字为辅。

五、作业点评。

1.作业赏析:分享用绘画日记记录旅行体验的喜悦,在赏析交流中获取旅行的经验,增长见闻,表现形式的写意手法运用如何。

2.拓展延伸:课后将本班同学旅行所列之处及其地方特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为活动三制作旅游集锦本做好准备。

第2课《光影变化》1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

但他们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

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光源方向的区分和立体感的表现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情景创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件法宝,同学们猜猜里面是什么?2、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光是如何在我们画画时产生影响,请大家认真观察。

师小结:石膏产生了明暗变化,这就是光影变幻的奇妙现象。

---(光影变幻)2【讲授】观察感知1、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光影现象,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我一欣赏生活中的光影图片。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们也知道光使物体产生了明暗) 2、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图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光线,他们的明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师:光源不同物体所产生的明暗也不同)刚刚同学们都对光影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教大家一些美术专业知识。

3、分析三大面,五大调。

3【活动】教师示范1、学生上台画正方体,教师画圆。

(请学生归纳两个物体相似的绘画步骤)一、画物体外形。

二、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用笔重则浓,轻则淡。

线条密则强,疏则弱。

)三、调整修改。

4【练习】表现创作选择生活中一个熟悉的物体,用铅笔把它的明暗表现出来。

5【作业】展示评价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课题总结:绘画表现的基础是光,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没法看见客观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光使物体呈现在我们面前,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展现物体明确的轮廓线,使人们见到了变幻的光影现象。

第3课《美丽家园》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构图绘画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及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 逐步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描绘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分析作品自主探究绘画的方法。

通过分享的形式回忆家园的美,通过探讨的方式掌握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方法,表现身边的美丽家园。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感知,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家园的热爱。

2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进入少年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有了一定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一些复杂事物,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但对表现手法仍运用不熟练。

渴望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及老师的认可。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老师发挥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逐步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让他们充分感知艺术源于生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写作文的步骤引申出绘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线条表现方法及色彩表现技巧,表现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介绍导入、启发兴趣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介绍下自己的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啊?老师来自美丽的襄阳檀溪,小时候租住在亲戚家的平房里白墙红瓦小却很温馨,后院中央有一棵大樟树,那是我们的天然空调房。

夏天的傍晚我和家人都会围坐在树下聊天。

不远的地方是一处堰塘,是我们玩耍的好地方,每当夏天的时候我都会和小伙伴来这里捉泥鳅、挖蝌蚪可快活了。

堰塘旁长满各种花草,五颜六色甚是好看。

摘一朵带在小伙伴的耳朵上争抢着扮演花姑娘。

堰塘四周是大片菜园,一年四季绿绿油油。

好似一幅美丽的田园画。

这就是老师小时候的家,师:那谁能告诉我刚才老师介绍中讲到了哪些事物?那么老师也想知道你们的家是什么样的?谁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学生回答)师:家园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谁能说一说这些图片中他们在干什么呢?2、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美丽的家会慢慢的发生变化,大家想不想将这家园美丽的回忆永久保存呢?那我们如何才能将这回忆永久保存呢?(生回答)师:对,我们可以选择用摄影或者绘画的形式保存这美好的记忆。

分享给其他朋友。

2【讲授】学习借鉴,化为己用1、师:那今天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留住我们的美丽家园。

老师呢带来了一幅作品,说一说这幅画中都有哪些内容,画面中的主体物是什么?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生答)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我们带着学习的态度来欣赏下其他同学是如何用绘画的形式去留住身边的美好记忆的呢。

(介绍画的内容)3【活动】引导学习、自主探究1、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家来找茬”,老师带来了一张同学得作业大家帮帮他找一找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从背景,主体物,色彩三个方面去找。

2、师:同学们都找的很不错,把问题和优点都找出来了,可能是有些同学方法不对所以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我们绘画就好比是写作文,先要写出作文的题目,然后写出作文的简练的提纲,最后是在作文本上进行详细深入的描写这样才能写出一个好的作文。

3、师:现在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下结合写作文的方法,说一说你能总结出哪些方法和步骤?师:同学们都总结了一些方法,老师在这里简单的示范下我们先画出主体物,然后画出物体的背景,最后进行深入的刻画添加颜色。

(师示范)。

教师小结: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构图饱满、主体物突出、主题鲜明、线条疏密有序颜色深浅自然,对范图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避免注意。

4【练习】活学活用,自主创作1、师:现在咱们先来构思下,如果说以家园为题你最先想到的家园场面是什么?可以是房屋环境,也可以是你最开心的时刻。

先小组讨论1分钟。

(生回答)同学们都构思的差不多了,现在结合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以家园为题表现一幅记忆画,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或是最有特色的家园一角.2、师:注意结合所学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5【测试】互相评价,拓展延伸1、将你们画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或者给他提点建议。

2、选取几幅有代表的作品点评(教师评)。

并总结容易错误的地方。

画的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

6【作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1、发觉捕捉家园更多的美,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2、设想一下未来我们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画出来。

第4课《编花篮》1教学目标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本课是编织立体形态作品的训练,编花篮的制作难度在于从平面到立体的编织过程,也就是从花篮底面到四周围边的转换环节。

为了降低难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环节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允许不按常规出牌,只要能编出立体形态的筐篮就行。

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基本的编制技巧,课堂气氛较好。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实用的小花篮?教学难点:花篮侧面编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新设计教学活动1【导入】编花篮1、(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