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X )
2 •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V)
3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V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V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V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顾客就是指外部
的最终的顾客。

( X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V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
高。

( V )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V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X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V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V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X )
14. 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
理部门的职责。

( V )
15. 5 S 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 X )
16. “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X )
17. 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 V )
1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V )
19. 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 V )
20. 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 X )
、选择题
1、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 B. 品质 C. 行为的特性 D. 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C )。

A. 物理的特性
B. 行为的特性
C. 可区分的特征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A. 符合性质量
B. 广义性质量
C. 满意的质量 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B )特性。

A. 赋予 B. 固有 C. 增加
D. 以上皆是 5、以下( C )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 领导作用 B. 过程方法 C. 预防为主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 B.
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 于( B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8、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 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标准化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产品质量法 9、 固定场所检验的含义是( B )。

A.检验人员固定
B. 检验站(点)固定 C .验证仪器设备固定
D. 检验文件固定
10、 质量检验“把关”指的是( C )。

A .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 B. 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C.不合格品不放行
D.
不合格工序不准运行
11、 流动检验含义是( B )。

D.
)年 7月 8 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D. 可区分的特性 D )。

D. 适用性质量
D. 全员参与
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
D )规定的
A. 检验工具流动
B. 检验人员流动作业
C .检验站巡回流动 D. 检验时间灵活机动
A.进货检验
B.产品检验
C.出口检验
D.实物检验
13、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包括( B )o
A.验收功能
B.预防功能
C.产品检验
D.比较功能
14、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之一是( D )o
A.合格检验
B.成品检验
C.过程检验
D.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15、按照产品数量分类的检验有( A )o
A.抽样检验
B.流动检验
C.固定检验
D.最终检验
16、按照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的质量检验有(C)°
A.强度检验
B.重复检验
C.破坏性检验
D.安全检验
17、利用仪器分析、检验试样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所测物质的组分含量的方法属
(C )。

A.物理检验
B.仪器检验
C.化学检验
D.物理化学检验
18、质量检验的实质是(B )o
A.事前预防B •事后把关C •全面控制 D •应用统计技术
19、( A )的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质量状况。

A .全过程
B .全企业
C .全员
D .全面
20、菲根鲍姆在(C )年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 1945 B . 1956 C . 1961 D . 1967
21、(B )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

A.早期质量管理 B .统计质量控制 C .全面质量管理 D .质量检验
22、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D )三个阶段。

A.质量检验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质量改进D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3、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就是(B )o
A.产品B .过程C .程序D .体系
24、ISO 9000族的核心标准是(D )o
A. ISO 9000 B . ISO 9001 和ISO 9004 C . ISO 19011 D .以上全部
25、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D_o
A.提高组织的知名度B .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C.增进顾客满意 D . B+C 26、PDCA循环的方法适用于(D )
A.产品实现过程B •产品实现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
C.质量改进过程D •构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
27、GB/T 1 9001 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为了(D )。

A.进一步明确规定组织的产品要求B •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结构
C.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D •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并增进顾客满意
28、(D )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核心。

A.管理标准B .国家标准C .强制标准D .技术标准29计量的( A )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A.准确性B .一致性C .溯源性D .法制性
30、质量方针是一个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应由组织的( B )批准发布。

A. 上级机关B .最高管理者C .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D .总工程师
31、对现场物品进行整理分类,明确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并把不用的清除现场的活动是
( A )。

A.整理B .整顿C。

清扫D .清洁
32、 5 S 的最大功效是(D )。

A. 消除无效劳动和损耗,降低成本
B. 保持干净整洁、条理有序的现场环境,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
C. 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D . A+B+C
33、对过去一年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在整理时可选择( C )的处置方法。

A 存放在稍远的场所
B 作业场所内集中摆放
C 撤离、丢弃
D 就近摆放在工作场所内
34、目视管理的原则不包括(D )。

A 视觉化
B 透明化
C 界限化
D 形式化
35、Qc 小组活动起源于(A )。

A 日本
B 美国C. 德国D. 挪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