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 第二部分 题型研究 拓展题型 二次函数综合题
中考数学 第二部分 题型研究 拓展题型 二次函数综合题
例1题图②
解:由抛物线y= - 1 x2+ 5 x-2,得
2
2
y= -1 (x2-5x)-2= - 1 (x- 5 )2+ 9 ,
2
22
8
∴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为( 5
对称轴l为直线x= 5 ;
2
2
, 9 ), 8
例1题图②
(3)设点E为x轴上一点,且AE=CE,求点E的坐标; 【思维教练】已知点E在x轴上,则设E点坐标为(e,0),要 求点E的坐标,已知AE=CE,需先分别用含e的式子表示出 AE和CE,由于A点坐标(1)中已求得,则AE=4-e,由题图
式,得
16a+4b+c=0 a+b+c=0 c=-2,
a= - 1
2
解得
b= 5 2
c=-2,
∴抛物线解析式为y= - 1 x2+ 5 x-2;
2
2
例1题图①
(2)求顶点D的坐标与对称轴l; 【思维教练】要求顶点D的坐标和对称轴l,需知抛物 线的顶点式,(1)中已求得抛物线的一般式,直接化为 顶点式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和对称轴l ;
解得e= 3 , 则点E的2 坐标为( 3
2
,0);
例1题解图①
(4)设点G是y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G,使得GD+GB的值 最小,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1题图④
【思维教练】线段之和最小值问题即“最短路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最基本的定理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即已知一条直线和直线同旁的两个点,要在直线上找一点, 使得这两个点与这点连接的线段之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 法就是通过轴对称作出对称点来解决.如此问,要使 GD+GB的值最小,先找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B′,再连接B′D, B′D与y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G点,求直线B′D的解析式,再 求其与y轴的交点即可;
例1题图⑥
后,再求出直线BD与y轴的交点坐标即可;
解:存在.如解图④,延长DB交y轴于点S.
当S与D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SD-SB<BD,
当S与DB在同一条直线上时,SD-SB=BD,
∴SD-SB≤BD,即当S在DB的延长线上时,
SD-SB最大,最大值为BD.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 由B(1,0),D( 5 , 9 ),得
设点H的横坐标为h,线段HK=d.
①求d关于h的函数关系式;
②求d的最大值及此时H点的坐标;
例1题图⑦
【思维教练】平行于y轴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此两点的纵坐
标之差的绝对值,如此问,要求d关于h的函数关系式,由
股定理得BC= 1222= 5为定值,
F
∴当BF+CF最小时,C△BCF最小.
∵点B与点A关于直线l对称, ∴AC与对称轴l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F, 例1题解图③
将x= 5 代入直线y= 1 x-2,得y= 1 × 5 -2=- 3 ,
2
2
22
4
∴点F的坐标为(
5 2
3 , -4
).
在Rt△AOC中,由AO=4,OC=2,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 5 , ∴△BCF周长的最小值为BC+AC= 5 +2 5 =3 5 ;
28
S
例1题解图④
m+n=0
5 m+n= 9 ,
2
8 m=
3
解得
4,
3
n=-
4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
3
x- 3
,
当x=0时,y=- 3 ,
44
S
例1题解图④
即当点S的坐标4 为(0,- 3 )时,SD-SB的值最大;
4
(7)若点H是抛物线上位于AC上方的一
点,过点H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点K,
可知点O、E、C三点可构成Rt△COE,结合C点坐标,利用
勾股定理即可表示出CE的式子,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例1题图③
解:如解图①,由点E在x轴上,可设点E的坐标为
(e,0),
则AE=4-e,连接CE,
在Rt△ CO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E
CE2=OC2+OE2=22+e2,
∵AE=CE,
∴(4-e)2=22+e2,
F
例1题解图③
(6)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S,使得SD- SB的值最大,
若存在,求出点S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维教练】要使SD-SB的值最大,则
需分两种情况讨论:①S、B、D三点不
共线时构成三角形,由三角形三边关系
得到SD-SB<BD;②当三点共线时,有
SD-SB=BD.从而得到当点S在DB的延长 线上时满足条件,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
拓展题型 二次函数综合题
拓展一 二次函数与线段和差问题 拓展二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问题 拓展三 二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判定问题
拓展一 二次函数与线段和差问题
典例精讲
例1 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 B(1,0),与y轴交于点C,直线y= 1 x-2经过点A、C.抛物
2 线的顶点为D,对称轴为直线l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思维教练】已知直线y= 1 x-2经过
2 点A、C,结合题干,可求得A、C两
点的坐标,结合B(1,0),代入抛物线 y=ax2+bx+c(a≠0)求解即可;
例1题图①
解:对于直线y= 1 x-2,令y=0,得x=4, 2
令x=0,得y=-2, ∴点A(4 , 0),点C(0,-2), 将A(4,0),B(1,0),C(0,-2)代入抛物线解析
解:存在.如解图②,取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B′,则点B′的
坐标为(-1,0).连接B′D,直线B′D与y轴的交点G即为所求
的点.
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kx+d
G B′
(k≠0),其中D( 9 , 5 ),
8 29
-k+d=0
k= 28
则 5 k+d= 9 , 解得 d= 9 ,
2
8
28
例1题解图②
9 ∴点直 G的线坐B′标D的为解(析0,式为y9)= ;2 8x+
9 2 8 ,令x=0,得y=
9,∴ 28
28
(5)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BCF的周长最小,
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及△BCF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思维教练】要使△BCF的周长最小,因
为BC长为定值,即要使CF+BF的值最小,
由点A,B关于直线l对称,可知AC与l的交点
为点F,即可使得CF+BF最小,将x= 5 代 入直线AC的解析式,即可求得F点的坐2 标,
例1题图⑤
在Rt△AOC中可得AC的长,在Rt△OBC中可得BC的长,
即可得到△BCF周长的最小值;
解:存在,要使△BCF的周长最小,即BC+BF+CF最小,
如解图③所示. 在Rt△OBC中,OB=1,OC=2,由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