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菜肴造型[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掌握菜肴造型的一般知识,能运用造型的基本原则,一般规律和方法指导烹调实践。
[ 教学重点 ] 菜肴造型原则、规律、方法、装盘与盘饰技巧。
[ 教学难点 ] 菜肴造型原则、规律。
[ 教学方法 ] 讲解与图片展示[ 教学内容 ]菜肴造型是指利用烹饪原料的可塑性及其自然形态,结合刀工刀法和一些相关技法,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可视形象的立体图形。
造型是中国烹调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用审美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凉菜造型和热菜造型两大部分。
一、中国菜肴造型的基本原则(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即食用性,有食用价值;不搞“花架子”,防止中看不中吃。
这是一条总的原则,是菜肴造型的基本前提条件。
菜肴造型,实际上是以食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造型形式,它不同于其他造型工艺。
如果造型菜肴不具备食用性或者食用性不强,也就失去了造型的意义和作用,不可能有生命力和存在价值。
尤其是凉菜造型更要注意食用性,一些传统的彩色拼盘食用性差,有的根本不能食用,究其原因,一是生料多,二是使用色素,三是工艺复杂,花费太多时间,四是卫生差,于是名曰“看盘”,即只能看,饱饱眼福,不能食用。
中国传统烹饪文化,对于现代厨师来说,一定要用“扬弃”的观念来继承,不能盲目效仿。
“看盘”,在现代饮食生活中,已没有实际意义。
菜肴造型的食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色香味质要符合卫生标准,调制要合理,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2 、造型菜肴要完全能够食用,要将审美与可食性融为一体,诱人食欲,提高食兴。
(二)技术性原则技术性,是指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
烹调原料从选料到完成菜肴造型,技术性贯彻始终,并且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菜肴造型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扎实的基本功是基础。
烹调工艺的基本功是指在制作菜肴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
菜肴造型技艺的基本功主要包括:( 1 )选料合理,因材施用,减少浪费,物尽其物。
( 2 )讲究刀工,刀法娴熟,切拼图形快速准确。
( 3 )原料加热处理适时适宜,有利于菜肴造型。
( 4 )基本调制技能过关。
( 5 )懂得色彩学的基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菜肴造型技术,是一定基本功的客观反映;扎实的基本功,为菜肴造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2 、充分利用原料的自然形状和色彩造型,是技术前提。
中国烹调原料都有特定的自然形状和色彩。
尽可能充分利用原料的自然形状和色彩,组成完美的菜肴造型,既遵循自然美法则,又省工省时,是造型技术的重要原则。
例如:黑白木耳,形似一朵朵盛开牡丹花,西红柿形如仙桃一般等等。
如果在表现技法上加以适当利用,使形、情、意交融在一起,能收到强烈的表现效果。
3 、造型精练化,是技术关键。
从食用角度看,菜肴普遍具有短时性和及时欣赏性,造型菜肴也同样如此。
高效率,快节奏,是现代饮食生活的基本特点之一,尤其是在饮食消费场所,客人等菜、催菜,十分影响就餐情绪,弄不好容易造成顾客投诉。
造型菜肴要本善快、好、省的原则完成制作全过程,一要作充分准备;二是精练化,程序和过程宜简不宜繁,能在短时间内被人食用。
三是在简洁中求得更高的艺术性,不失欣赏价值。
4 、盛具与菜肴配合能体现美感,是充要条件。
不同的盛具对菜肴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如果盛具选择适当,可以把菜肴衬托得更加美丽。
盛具与菜肴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盛具的大小应与菜肴份量相适应①量多的菜肴使用较大的盛具,反之则用较小的盛具。
②非特殊造型菜肴,应装在盘子的内线圈内,碗、炖盆、砂锅等菜肴应占容积的80—90%,特殊造型菜肴可以超过盘子的内线圈。
③应给菜盘留适当空间,不可堆积过满,以免有臃肿之感。
否则,既影响审美,又影响食欲。
( 2)盛具的色彩应与菜肴色彩相协调①白色盛具对于大多数菜肴都适用,更适合于造型菜肴。
②白色菜肴选用白色菜盘,应加以围边点缀,最好选用带有淡绿色或淡红色花边盘盛装。
③冷菜和夏令菜宜用冷色食具,热菜、冬令菜和喜庆菜宜用暖色食具。
( 3)菜肴掌故与器皿图案要和谐。
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起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能歌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糖醋鲤鱼”盛在饰有金鱼跳龙门图案的鱼盘中,会使人情趣盎然,食欲大增。
( 4)菜肴的品质应与器皿的档次相适应①高档菜,造型别致的菜选用高档盛器。
②宁可普通菜装好盘,也不可好菜装次盘。
(三)艺术性原则菜肴的艺术性,是指通过一定的造型技艺形象地反映出造型的全貌,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是突出菜肴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能通过菜肴色、形、意的构思和塑造,达到景入情而意更浓的效果。
中国菜肴造型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1、意境特色鲜明意境,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虚实相成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能使人得到审美的愉悦。
中国菜肴造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使意境具有其鲜明的个性化特色。
( 1 )菜肴造型受菜盘空间制约,其艺术构想和表现手法具有明显的浓缩性。
( 2 )艺术构想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常见动植物烹饪原料形态为对象,是对饮食素材的提炼、总结和升华,强调突出事物固有的特征和性格。
( 3 )艺术构想以食用性为依托,以食用性和欣赏性的最佳组合为切入,以进餐规格为前提,以深受消费者认可和欢迎为出发点,以时代饮食潮流为导向。
( 4 )艺术构想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使技术处理高效快速,简洁易行,好省并存。
( 5 )艺术构想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受厨师艺术素养的制约。
丰富和提高厨师的艺术素养,是菜肴造意的基础。
( 6 )造意手法多样,主要表现为比喻、象征、双关、借代等。
①比喻:是用甲事物来譬比与之有相似特点的乙事物。
如“鸳鸯戏水”是用鸳鸯造型来比喻夫妻情深恩爱。
②象征:象征是以某一具体事物表现某一抽象的概念。
主要反映在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整个立体造型或某一局部的象征意义等方面。
这里就色彩的象征意义作一说明:红色——象征热情、奔放、喜庆、健康、好运、幸福、吉祥、兴奋、活泼橙色——象征富丽、辉煌黄色——象征伟大、光明、温暖、成熟、愉快、丰收、权威灰黄——象征病态绿色——象征春天、生机、兴旺、生命、安静、希望、和平、安全白色——象征光明、纯洁、高尚、和平、朴实黑色——象征刚健、严肃、坚强、庄严蓝色——象征宽广、淡雅、恬静紫色——象征高贵、娇艳、爱情、庄重、优越褐色——象征朴实、健康、稳定、刚劲③双关:指利用语言上的多义和同音关系的一种修辞格。
菜肴造型多利用谐音双关。
如“连年有余鱼”等。
④借代:指以某类事物或某物体的形象来代表所要表现的意境,或以物体的局部来表现整体。
如“珊瑚桂鱼”是借桂鱼肉的花刀造型来表现珊瑚景观。
2、形象抽象化菜肴造型的形象特征表现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
具象主要是指用真实的物料表现其真实的特征,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用真实的鲜花等进行点缀,以烘托菜肴的气氛。
抽象化是造型菜肴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它不追求逼真或形似,只追求抽象或神似。
因此,在艺术处理上通常表现为简洁、粗犷的美。
在上述三大原则中,实用性是目的,技术性是手段,艺术性对实用性和技术性起着积极的作用,三者密不可分。
二、菜肴造型的立体构成规律(一)几何形体的造型几何形体的造型是指烹调原料经过刀工处理后的各种形状,主要以片、丁、丝、条、块、段、茸、末、粒、球、花为主,它们是菜肴最基本的造型表现形式。
通常也借助机械操作和一些模具予以造型。
由于在第三章中已有介绍,这里从略。
(二)象形形体的造型象形形体是利用原料的可塑性,以自然界某一具体物象为对象,用烹调原料摹仿制作出形似该物象特征的形体。
一般分仿烹饪原料造型和仿自然形体造型两种。
1 、仿烹饪原料的造型这是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菜肴造型,通常表现为用一种或几种烹饪原料制作成另一种烹饪原料的形态。
如螺狮肉、龙眼肉、素排骨、素火腿、仿鸡腿、仿金桔饼等等。
2 、仿自然形体的造型仿自然形体是以自然界或生活中某一具体的形象为对象,结合烹饪原料可塑性的特点,对烹饪原料加以处理,成为具有一定形体特征和物象特点的菜肴。
它在中国烹调工艺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造型发展的方向。
如孔雀形(孔雀武昌鱼)、梳子形(梳子腰片)、琵琶形(琵琶鱼糕)等等。
三、菜肴造型的基本手法菜肴造型的基本手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把菜肴造意用实用性的烹调原料表现出来。
(一)凉菜造型的表现技法1 、点堆法指把类似圆点的熟制凉菜,按其大小的不同和造型的要求在盘中进行堆放,如麻仁球等等。
2 、块面平放法指将成形的块面,用刀切成便于食用的小块,平放于盘中成形,如水晶鱼冻等等。
3 、块面堆码法指将成形的各种块面,按形象需要,进行堆码。
一般堆码成长方体或扇形等,如姜葱熏鱼,凉拌瓜条等。
4 、围摆成形法是一种非常讲究刀面的成形技法,也是传统凉菜独碟的主要成形技法之一。
分垫底、围边、盖面三个步骤,主要适用于荤料。
垫底,是把一些零碎的、不整齐的原料放在底部。
围边,首先削整好原料形状,再切成薄片均匀铺开,然后围摆在垫底料周边(一般从顺、逆时针两方向围摆),最后装上刀面料,整体造型多呈元宝形。
5 、自然成形法是指将一些丝、丁等原料进行堆放,成为自然形状。
(二)热菜造型的表现技法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 、花刀处理法详见第三章。
2 、卷包法即把一些茸馅、末、丝、丁、片等小型原料,按有色与无色区分,放于具有韧性的大片原料上,或食用性纸片上,再卷包成简状,长方形体、正方形体、三角形体等。
用于卷简的原料主要有蛋皮、荷叶、网油、豆油皮、千张等。
可分为单简卷,如意卷两种。
如意卷,又称双简卷,指从皮的两端同时等距离地向中间对卷成形,例,如意蛋卷等。
纸包一般采用食用玻璃纸和威化纸,如纸包鲜鱼等等。
3 、酿填法即在一种原料上,放上其它原料的成形方法,可分五种形式:①填入凸凹不平的原料表面将凸凹不平的原料,用茸类原料填入凸凹处,使原料表面平展,如将花菜裹上一层鱼缔或鸡缔氽熟,在鱼肚表面填上茸料蒸熟等等。
②填入盘空间,补充菜肴内容不足有些热菜造型常采用此法,如一品桂鱼等等。
③掏空原料部分内容,再填入相关原料此法应用也较广,如将老南瓜掏出内囊,取盖蒸熟,再装入烩制的鲜料。
④去除小型原料的籽(核)或内脏,填入相关原料将小型植物性原料的籽(核)或小型动物性原料的内脏除去,在不破坏原料外表整形的条件下,填入准备好的原料,如开口笑(红枣中酿入元霄粉)、酿青椒(青椒中酿入猪肉馅料)、脆皮大肠(猪大肠中酿入馅料)等等。
⑤整形原料去骨(刺)后,填入相关原料通常将鸡、鸭、鱼等整形原料去骨(刺),再填入相关原料,让其形态饱满,使其恢复原有自然形态或转变成其它形态。
如八宝鸡(去骨后填入八宝料)、鱼咬羊(鱼从背部去骨刺后填入羊肉馅料)、葫芦鸭(鸭子去骨后填入八宝料,并造成葫芦形状)等等。
4、镶嵌法镶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主要用于整体原料之间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