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1、旋光仪
从光源(1)射出的光线,通过聚光镜(3)、滤色镜 (4)经起偏镜(5)成为平面偏振光,在半波片(6)处产生 三分视场。通过检偏镜(8)及物、目镜组(9)可以观察 到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转动检偏镜,只有在零度时 (仪器出厂前调整好)视场中三部分亮度一致(如下 图)。
a.大于(或小于)零度的视场 b.零度视场 c.小于(或大于)零度视场
先加1 mL30%的硫酸锌溶液,充分混匀; 再加入1 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并全部转 移至 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几次; 若泡沫过多,加几滴无水乙醇消泡; 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混匀后过滤,弃去初始滤液15 mL,收集其余滤液 充分混匀; 进行旋光测定。
四、结果处理
淀粉含量
三、操作方法
取3个25mL的锥形瓶,编号; 向第1、2号瓶内各加入0.1mol/L的标准甘氨酸溶
液2mL和水5mL,混匀;向3号瓶内加入7mL水。 然后向三个瓶中各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混匀后各
加2mL甲醛溶液再混匀; 分别用0.1mol/L标准氢氧化钠的溶液滴定至溶液
显微红色
• 重复以上实验3次,记录每次每瓶消耗标准氢氧 化钠溶液的毫升数。取平均值,用于计算甘氨酸氨 基氮的回收率。 • 取未知浓度的甘氨酸溶液2mL,依上述方法进行 测定,平行三次,取平均值,用于计算每毫升甘氨 酸溶液中含有氨基氮的毫克数。
R C COO N(CH2OH)二2 羟甲基氨基酸
如样品为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滴定的结果 可算出氨基氮的含量。
如样品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水解液,则 滴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
此法简便快捷,常用来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随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增加,滴定值不再增加时, 表示水解作用已完全。
四、结果
甘氨酸氨基氮的回收率:
甘氨基酸氨基氮回收率
(%)
实际测得量 加入理论量
100
公式中实际测得量为滴定第1和2号瓶耗用的标准氢氧 化钠溶液的毫升数。取平均值与第3号瓶耗用的标准氢氧 化钠溶液毫升数之差乘以标准氢氧化钠的摩尔浓度,再乘 以14.008。2mL乘以标准甘氨酸的摩尔浓度再乘以14.008 即为加入理论量的毫克数。
常温下,甲醛能迅速与氨基酸的氨基结合,生成羟 甲基化合物,使上述平衡右移,促使-NH3+释放H+,使溶 液的酸度增加,滴定终点移至酚酞的变色范围内( pH9.0左右)。因此,可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 化钠溶液滴定。
R C COOH +NH3
R C COO
HO
NH2
+ H+
中和
HCHO
R C COO NHCH2OH 羟甲基氨基酸 HCHO
每毫升甘氨酸溶液中含有氨基氮的毫克数:
氨基氮(mg / mL) (V1 V2 ) cNaOH 14.008 2
V1为滴定待测液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毫升数 V2为滴定对照液(3号瓶)耗用标准 氢氧化钠溶液的 平均毫升数。 CNaOH为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五、思考题
1、甲醛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2、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氨基酸的-NH3+基上的H+,
α100
α2D0 l m
100 %
式中 α—测得的旋光度; [α] —淀粉的比旋光度(见下表)
l—旋光管长度(dm); m—样品质量(g)
说明: (1)实验中,沸水浴要备有足量的水;
要用定时钟准确记时。 (2)提前打开旋光仪,使其进入稳定的
工作状态。
五、思考题
样品加盐酸处理时,煮沸时间少于或 多于15min会对测定结果分别产生什 么影响?
不能用一般的酸碱指示剂?
实验3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法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复习巩固7200型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并了解其
基本结构。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酰胺 键,也具有这一反应
反应产物在54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或多肽)的浓度呈正比, 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氨基酸的种类无关
三、操作方法
1. 样品制备 称取粉碎过40目筛的(玉米)样品2.50 g(精确至
0.01 g)放入100 mL锥形瓶中; 沿器壁缓慢加入50 mL l%的盐酸溶液,并轻轻摇动
使全部样品润湿; 将锥形瓶放入沸水浴中,预热3min,在沸水中准确
加热15min; 立即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
2.样品测定
实验2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甲醛 滴定法测定原理。
(2)熟悉滴定操作的要点。
二、原理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有如下电离平衡:
O R CH C
NH3+ O-
O
R CH C
+ H+
NH2 O-
-NH3+是弱酸,完全解离时pH为11~12或更高,若用 碱滴定所释放的H+来测量氨基酸,一般指示剂变色域小 于10,很难准确指示终点。
生物化学实验
武汉工业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刘军 闫达中 曾万勇 董国清 丁洪波
实验目录
实验1 淀粉的测定—1%盐酸旋光法 实验2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 实验3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法 实验4 油脂皂化与皂化值的测定 实验5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6 血红蛋白的凝胶过滤 实验7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8 综合性实验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及pH值
对酶活力影响 实验9 PCR方法检测转基因农产品大豆、玉米
实验 1 淀粉的测定—1%盐酸旋光法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旋光法测粗淀粉的基本原理; 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在加热及稀盐酸的作用下,淀粉水解并转入盐酸 溶液中。 在一定的水解条件下,一种谷物淀粉具有一种特 定的比旋光度。 因此可用旋光法测定 Nhomakorabea淀粉的含量。
2、使用方法
(1)将仪器接于220V交流电源。开启电源开关,约5分 钟后钠光灯发光正常,就可开始工作。
(2)检查仪器零位是否准确,即在仪器未放试管或放 进充满蒸馏水的试管时,观察零度时视场亮度是 否一致。如不一致,说明有零位误差,应在测量 读数中减去或加上该偏差值。或放松度盘盖背面 四只螺钉,微微转动度盘盖校正之(只能校正 0.5°左右的误差,严重的应送制造厂检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