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意识培训教材
品质就是让顾客觉得他们得到了超过预期的价值﹒
-------品质就是合乎标准﹐零缺点﹒
标准定义
ISO9000对品质的定义
品质﹔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包含隐含的和需要规定的,许多 情况下要求是会随时间改变的。
1.品质特性的定议: 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属性和特征称为品质特 性. 2.品质特性通常包括: 性能: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寿命:指产品能够正常使用的期限;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 能力; 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安全的保证程度 经济性: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营运费用﹑维修费用等 美观性:指产品在外观上所表现出来的造型﹑色泽﹑包 装 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程度
6、零缺陷的质量管理.
美国“克劳斯比”的理念. 美国“Motorola”及几大汽车公司的成功经验. 缺陷≠不合格 “第一次将事情100%作好” 追求完美 提出了制程按JIT运作的要求. 提出了“全员设备维护”的要求. 提出供应链上下游共同保证的要求.
每隔一段时期,旧有的管理模式即被一种 新的模式替代,而且间隔的时间会变得越 来越短. 最先进的管理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都会变得过时、落后,企业只有不断地超 越现有的管理水平,才能求得永续的经营 与发展.
三、品质理念
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
也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命脉!
谁是顾客﹕
顾客是受到我们影响的人,是最后为我们定义 品质的那些人。
外部顾客:最明显的顾客是那些付钱购买产品或服 务的人。
在一家不止一个员工的公司上班,便会有内部顾客, 内部顾客是在公司内受你的工作影响的 人﹐在 满足外部顾客需求时﹐也要满足内部顾客的需 求。
品质是一种适用性﹒(FITNESS OF USE)
–----产品使用期间﹐要满足使用者需要.
三﹑费根堡(Armand Feigenbaum)
品质决不是最好的﹐而是在某种消费条件下的最好. -------首创全面品质管制名词﹒
四﹑石川馨
品质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沟 通的特质﹒ -------以良好人力资源﹐建立工作品质﹒ 五﹑克劳斯比(Philip Crosby)
.直方图与管制图功不可没.
预防型品质管理
5、全面品质管理:
全攻全守型. 三全一多”的特点 (全员参与、全过程、全因素) 预防胜于纠治 用事实与数据说话 一切为客户服务.
在TQM基础上,产生了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是TQM的精华
全面品质管理指导思想和特点
为什么企业需要高品质
产品的特性符合顾客的需求 没有缺点
高品质使公司可以 使顾客更满意 有利产品行销 增加市场占有率 提高销售收入 保持高价位 主要的效果表现在销售上 通常高品质会提高成本
高品质使公司可以﹕ 降低错误率 减少重做与浪费 减少制造现场的失误 降低顾客的不满意 减少检验与测试 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 主要的效果表现在成本上 通常高品质会降低成本
品质发展的观念方面
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品质是“设计”出来的 品质是“管理”出来的 品质是“习惯”出来的
品质发展的制度面
品检(QI) 品管(QC) 品保(QA) 全面品管(TQC) 全面品保(TQA)
品质发展的状况说明
1、手工艺者的原始品质管理: 凭手艺和经验进行管制.
品质与成本
最高质量的制造者同时也是最低成本 的制造者。据统计一般公司的品质成本占 总销售收入的30%左右,品质管理水平较 高的公司已达到8%。
记注这样一个数字
1:10:1000
二﹑品 质 管 理 发 展 简介
工业发展
推动
品质管理理论不断发展.
品质发展的历史面
作业员的品质管制 领班的品质管制 检验员的品质管制 统计的品质管制 品质保证全面品质管制 全面品质保证
不存在标准,无所谓允收与拒收 客户被动地接受产品
2、工长负责制
有专人负责质量
标准统一
凭主观判断产品合格与否
3、品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权分立”,品质部门第一次从制造部门独 立出来 防守型品质管理 局限于事后把关与纠治,无法进行有效的预 防
四、统计的品质管理.
风行于日本 (本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 利用统计手段(如七大手法等)对制程进行分析,进 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三 种 角 色
我们都有顾客----大部分的顾客是内 部顾客﹒ 在我们工作中﹐我们也是其它人的顾客- --大部分也是内部的﹒ 我们都扮演了三重角色---顾客﹑流程 执行者﹑及供货商
正确的品管理念(一)
广义的品质包括工作品质﹑服务品质﹑信息品质﹑制程品 质﹑部门品质﹑人的品质(包括﹕工人﹑工程师﹑管理者) ﹑制度品质﹑公司品质﹑目标品质等。正确的品管理念可 归纳为下列数项: 1﹒品管是为了能制造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为主﹐顾客 需求不停地变﹐品质也要不断提升﹒ 2﹒强调顾客导向﹒ 3﹒以广义的涵义定义品质﹐以下一制程即顾客﹐令其 满意﹒ 4﹒品管涉及价格﹑利润与成本的管制
品质意识培训教材
2004年9月
目录
1.品质概念 2.品质发展简介 3.品质理念
一、品质的概念
五位品管大师对品质的定义 一﹑戴明(Edwards Deming) 品质是一种以最经济手段﹐制造出市场 最有用的制品﹒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
二﹑朱兰(Joseph Juran)
THE END
(一)全面品质的品质管理 品质不仅包括产品品质还包括工作品质 (二)全过程的品质管理 设计过程/制造过程/使用过程/辅助过程 (三)全员性的品质管理 全员参与 全面品管
全面品质管理指导思想和特点
(四)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五)﹑严格把关与积极预防相结合﹐以预 防为主﹔
(六)﹑数据是品质管理的根本﹐一切用数 据说话
5﹒高阶管理者要制定政策﹐决定长期的品质 目标﹐并亲自率先领导﹒ 6﹒为长期计划如人员工作安排﹐组织计划等 提供适当的教育训练﹐「品管始于教育训练﹐ 终于教育训练」﹒
7﹒品管教育必须由上而下﹐必须训练工人多
种专长成为多职的工人﹒
8﹒落实员工的企划与实践能力﹐以品质管理
循环(PDCA)推动品质改善的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