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学多选题集word精品文档7页

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学多选题集word精品文档7页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一、A型题 535 ̄557条二、X型题 558 ̄575条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535.引起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的病毒是( )A.EB(Epstein-Barr)病毒 D.Ⅰ型人T细胞病毒B.人乳头状瘤病毒 E.Ⅱ型人T细胞病毒C.人疱疹病毒536.引起蕈样霉菌病的病原体是( )A.疱疹病毒 D.Ⅱ型人T细胞病毒B.毛霉菌 E.结核杆菌C.曲菌537.*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最重要和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A.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D.骨髓幼稚白细胞增多B.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E.肝内幼稚白细胞浸润C.淋巴结肿大538.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特征之一是( )A.好发于儿童 D.DNA多聚酶(TdT)阳性B.B细胞起源者居多 E.瘤细胞有嗜苯胺蓝颗粒C.瘤细胞核染色质粗大、成堆539.预后较好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肿瘤细胞常起源于( )A.成熟T细胞 D.成熟B细胞B.早B细胞 E.不成熟T细胞C.早B细胞前身540.在骨髓活检组织中,以异形、幼稚巨核细胞为主(大于30%)的白血病称之为(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巨核细胞型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未分化型急性粒细胞型白病541.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最大的危害性在于( )A.巨脾症 D.慢性感染B.慢性贫血 E.急变C.血小板增多542.可伴有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白血病常是(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E.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43.巨脾症最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44.Ph1 (Phiadelphia)染色体通常发生于(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45.Ph1 染色体是指( )A.22号染色体长臂移位到9号染色体长臂B.22号染色体长臂移位到9号染色体短臂C.22号染色体短臂移位到9号染色体长臂D.21号染色体长臂移位到9号染色体长臂E.21号染色体长臂移位到9号染色体短臂546.确诊何杰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的特征性细胞是( )A.幼稚淋巴细胞 D.多核巨细胞B.免疫母细胞 E.多形性组织细胞C.R-S细胞547.陷窝细胞是一种形态变异的( )A.变异的淋巴细胞 D.形态特殊的白血病细胞B.变异的R-S细胞 E.变异的成纤维细胞C.多形核瘤样细胞548.预后最好的何杰金淋巴瘤的亚型是( )A.淋巴细胞为主型 D.混合细胞型B.淋巴细胞消减型 E.网状型的结节硬化型C.弥漫纤维化型的结节硬化型549.何杰金淋巴瘤的亚型,可随病情的发展相互转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淋巴细胞消减型→淋巴细胞为主型B.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C.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消减型D.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E.淋巴细胞消减型→结节硬化型550.主要由T细胞来源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是 A.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D.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滤泡型淋巴瘤 E.伯基特淋巴瘤C.免疫母细胞淋巴瘤551.可合并白血病的淋巴瘤主要是( )A.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D.伯基特淋巴瘤E.骨髓瘤552.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非B细胞起源的肿瘤细胞是( )A.小核裂细胞 D.大无核裂细胞B.大核裂细胞 E.曲核细胞C.小无核裂细胞553.滤泡型淋巴瘤起源于B细胞,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 )A.小核裂细胞为主型 D.大无核裂细胞为主型B.大核裂细胞为主型 E.免疫母细胞型C.小无核裂细胞为主型\par 554.淋巴瘤以B细胞起源居多,非B细胞的标记物是( )A.表面球蛋白 D.CD19B.CD5 E.CD20C.CD10555.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起源于骨髓中的( )A.骨母细胞 D.造血干细胞B.破骨细胞 E.浆细胞C.成纤维细胞556.本-周(Bence-Jone)蛋白是一种( )A.免疫球蛋白重链 D.免疫球蛋白B.免疫球蛋白轻链 E.变性白蛋白C.纤维蛋白溶解产物557.非郎格罕组织细胞起源的肿瘤是( )A.Letterer-Siwe综合征 D.Hand-Shuller-Christian病B.嗜酸性肉芽肿 E.恶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C.多灶性嗜酸性肉芽肿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558.与白血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 )( )( )( )( )A.放射线 D.遗传B.病毒 E.吸烟C.化学药物559.* 关于急性白血病的正确描述为( )( )( )( )( )A.青少年多见 D.致死性B.起病急剧 E.外周血红细胞增多C.瘤细胞分化差56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包括( )( )( )A.胞质内有粗大的PAS阳性聚集物B.粗大、成堆核染色质C.DNA多聚酶(TdT)阳性D.胞质内有嗜苯胺蓝颗粒E.CD10多呈阳性56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肿瘤细胞的特点包括( )( )( )( )( )A.核染色质纤细 D.DNA多聚酶(TdT)多呈阳性B.无核仁 E.非特异性脂酶常阳性C.胞质髓过氧化物酶阳性562.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包括( )( )( )( )( )A.好发于50岁以上者 D.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者少见B.B细胞起源居多 E.瘤细胞多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C.可表达CD556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 )( )( )( )( )A.成年人多见 D.可发生急变B.瘤细胞有特征性Ph1 染色体 E.可合并血小板增多症C.瘤细胞多为幼稚或成熟粒细胞564.恶性淋巴瘤的细胞起源可为多种,包括( )( )( )( )( )A.T细胞 D.浆细胞B.B细胞 E.淋巴管内皮细胞C.组织细胞565.* 何杰金与非何杰金淋巴瘤在组织学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 )A.R-S细胞 D.大量炎症细胞\parB.大量分化不成熟细胞 E.核分裂相少见C.异形组织细胞566.有关R-S细胞的正确描述是( )( )( )( )( )A.双核或多核 D.核仁大而红染B.核仁周围有空晕 E.胞质少C.形成镜影细胞567.符合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淋巴瘤的特点为( )( )( )( )( )A.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 D.常伴坏死和纤维化B.R-S细胞多不典型 E.预后较差C.可伴有组织细胞增生568.符合淋巴细胞消减型何杰金淋巴瘤的特点为( )( )( )( )( )A.淋巴细胞显著减少 D.R-S细胞少见B.多见于老年患者 E.预后较好C.此型最多见569.符合混合细胞型何杰金淋巴瘤的特点为( )( )( )( )( )A.有大量R-S细胞 D.有大量非肿瘤性炎症细胞B.无坏死和纤维化 E.起病时常有播散病灶C.爆米花细胞多见570.符合结节硬化型何杰金淋巴瘤的特点为( )( )( )( )( )A.形成陷窝细胞 D.存在胶原纤维索B.好发于年轻男性 E.典型R-S细胞多见C.本型最常见571.* 符合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为( )( )( )( )( )A.肿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 D.瘤细胞形态幼稚B.淋巴窦内充满瘤细胞 E.淋巴结结构可全部消失C.可表达T细胞抗原CD557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特点是( )( )( )( )( )A.多为B细胞来源 D.起源于胸腺B.多为T细胞来源 E.青少年多见C.预后差573.符合Burkitt淋巴瘤的特点是( )( )( )( )( )A.多起源于淋巴结 D.与EB病毒感染有关B.肿瘤细胞多样性 E.可形成星空状图象C.肿瘤由未分化T细胞构成574.* 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特点的是( )( )( )( )( )A.起源于骨髓浆细胞B.骨髓中可见大量幼稚浆细胞增生C.患者血浆中出现高水平单克隆源性抗体D.尿中本-周蛋白可呈阳性E.是一种良性肿瘤575.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形态特点包括( )( )( )A.胞质丰富、有空泡 D.HLA-DR抗原阳性B.胞质内有HX小体 E.CD1抗原阳性C.核呈空泡状535.A 546.C536.D 547.B537.D 548.A538.E 549.D539.C 550.D540.B 551.B541.E 552.E542.C 553.A543.C 554.B544.D 555.E545.A 556.B557.E 567.A.B.C558.A.B.C.D 568.A.B559.A.B.C.D 569.A.D.E560.A.B.C.E 570.A.C.D561.A.C.E 571.A.B.C.E562.A.B.C.D 572.B.C.D.E563.A.B.C.D.E 573.D.E564.A.B.C 574.A.C.D565.A.D 575.A.B.C.D.E566.A.B.C.D537.外周血血细胞增多可见于感染性疾病;骨髓巨细胞减少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淋巴结肿大可由多种感染、肿瘤性疾病引起;肝内幼稚白细胞浸润也可见于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故D是最佳答案。

559.急性白血病可引起骨髓红细胞、血小板系细胞减少,一般表现为贫血,故外周血红细胞减少是其特征。

560.胞质内嗜苯胺蓝颗粒阳性是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征,故除D外,其他均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形态特点。

565.B、C、E是所有恶性肿瘤均可出现的形态特征,非何杰金淋巴瘤所特有,不能作为两者的鉴别依据。

571.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形态成熟,大小一致。

起源于B细胞,但部分细胞也可表达T细胞抗原,即CD5。

574.多发性骨髓瘤骨髓中可见大量的成熟浆细胞,不成熟者很少见,但仍是一种恶性肿瘤。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