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作业1:分析自己学习《教学设计课程》的 学习者特点,写成一篇约800字的短文。
1、请根据学习情况,总结本人的学习者一般特征、学习风格 (习惯、需求、偏爱等)——课后作业的重点! 2、根据如下提纲进行ID课程学习初始能力分析: 1)学习之前,对教学设计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如何?
2)学习过程中,对哪些学习内容或专业术语存在着疑惑、误解? 3)对教学内容的一般态度如何?对哪些内容存在有喜爱或反感的情绪? 4)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媒体? 5)在教学语言方面,喜欢哪样的教学风格? 6)做作业时,你的学习技能水平和学习方法如何?需要多少外部的指导和 反馈?
获得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
一种方法。
预测法:在一般性了解的基础上,通
过编制专门的测试题,测定学生掌握预 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方法。
学习者分析
先决技能分析图
起点线
以起点线以下的知识、 技能作为先决技能, 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备技能 的预测题。
学习者分析
目标技能分析图
起点线以上的知识 和技能为目标技能 ,编制目标技能的 预测题
一、年龄特征
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 一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特征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5岁 自我中心阶段 /// 6~8岁
幼儿后期) 具体运算阶段(6~12岁 集体归属感、简单
的逻辑性)
形式运演阶段(12~15岁 内省性、具体向逻
辑过渡)
2、不同阶段学生智能、情感发展 的一般特征(专题文献、调查)
• 目标测试还可用于教学实验数据
一、初始能力分析的具体内容:
预备技能:学生在开始新的学习之 前,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目标技能:在教学目标中规定学生 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者学习态度:对教学内容是否 存在疑虑、偏爱或误解
初始能力与学科内容的关系:
初始能力与特定的学科内容紧 密相关,离开了具体的学习内容, 初始能力就无从谈起。
特点:
强调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 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 在学习风格概念中的核心地位
强调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 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 素变化而变化 学习风格具有个别差异性和独 特性
注意:
各种学习风格都有自身的优缺 点,无绝对优劣之分 承认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存在差 异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全面 发 展、和谐发展
获取学习者有关信息的方法
依据你对学习者已有的经验 阅读有关学习者特征的文献、教材 向教师、其他教育者和教学人员咨 询 完成对学习者采访和/或观察学习 者的调查 让学习者完成预测中的评定条目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操作实践
抓住学习者分析的要点、重点,通过 调研方法(访问、征答、测试、查阅 文献),从而获得有关资料 需掌握各项目的调研方法
]10、学习之后,你目前对PowerPoint(幻灯片)的掌握
情况. A、不熟悉( )B、 一般( )C、非常熟练( ) 11、学习完PowerPoint(幻灯片)你能独自完成一个完 整的幻灯片吗? A、不可以()B、一般可以()C、完全可以( ) 12、学习Powerpoint中,每节课的学习内容 A、太多 B、正好 C、太少 哪几课内容太多或太复杂 : 哪几课内容太少或太简单: 13、总的来说,你认为自己是否掌握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 习内容?A、都掌握 B、大部分掌握 C、部分掌握 D、 掌握得很不好
学科内容)
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其分析方法 学习动机的分析 各种学生特征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掌握相关概念及分析学习者
特征的操作方法
各种学生特征之间的关系
一般 特征 学习 准备 学生 特征 学习 风格 初始 能力 技能 态度
预备 技能 目标 技能
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二、确定学生初始能力的方法(起点 水平)
学习态度分析:采用谈话法、 观察法、问卷法。 预备技能分析和目标技能分析:
采用一般性了解及预测的方法。
技能: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一般性了解
教师在开始上新课之前,通过分析学生以 前学习过的内容、查阅考试成绩,或与学 生、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等方式,
例2:公共教育技术课“教学设计”教改时的学习者调研计划 (综合性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大学生学习心理特征(文献调研《教学设计\心理学》 等著作及期刊 2、先决技能及相关背景知识:(访谈、问卷、测试) 先修课程情况教学媒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操作掌握情况(先决技能测试) 3、目标技能的预测 “请列出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的步骤,并排序” 4、学习态度调查(访谈、问卷) 2+3+4===包含了测试及调查的问卷 综合以上1—4的调研结果,得出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选择影 响较大的学习者特征要点
征答法:让学生陈述自己的学习 风格。(作业)
学习者分析应具有的 基本观点:
学习是主动意义建构过程 .学 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特征中共性、个性差异都 对学习有影响 掌握相关的学习理论 优化教学离不开对学习者的了解
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对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的选择、 教学策略、教学媒体选择、评价方 法都有影响
学习者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有何区别?
第四章
学生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者准备状态 学习准备:学习者在进行新的学习时,他已
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和心理发展对新
的学习的适合性
新学习的出发点 包括:一般特征;初始能力
本部分的学习内容:
学生的一般特征及其分析方法 学生的初始能力及其分析方法(针对特定
C、
C、
C、
例:小学六年级Powerpoin的学习
你对目前所学习的PowerPoint(幻灯片)感兴趣 吗? A、不感兴趣( ) B、一般( ) C、比较感兴趣 ( )D、非常感兴趣( ) 下课后,你是否自觉练习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内容? A、经常练习 B、偶尔练习 C、不喜欢练习 D、 没机会练习 所学习的电脑知识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A、 对学习有帮助( )B、能开阔视野( )C、娱 乐生活( ) 学校安排这门课程,不得不学 E、其它( )
第二小节 学习者的初始能力(教
学起点)
初始能力: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
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 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 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了解学生初始能力的意义:确定
正确的教学起点,有助于调整教 学内容和目标;有助于选择教学 方法和教学媒体。
学习者分析
预测分析的作用
• 对目标进行调整; • 教学起点;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沉思型和冲动型
整体性和序列性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 特金 H.A .Witkin 学习者的区别表现在学习 过程中
反思型和冲动型 知觉或思维的方式不 同
整体策略和序列策略
学习策略的重要差异
四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课本(ISD63、 ID131)
二、学习风格的内容 学习的条件 认知方式 人格因素 生理类型
1、学习的条件
影响学生注意力以及接收、记忆信 息能力的一组内外因素。 需要
社会性需要
环境和情绪的要求
美国的R.Dunn 和K.Dunn 影响个体学习风格的因素
2、认知方式
学生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的过程中所 偏爱的态度和方式,它表现出学生在 组织和加工信息过程中的个别差异, 反映了学生在知觉、记忆、思维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特征。
例3:确定哪些是先决技能、目标技能、态度、学习需 求调查? 背景介绍:《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开展情况调查》—学 习内容为Powerpoint。
你熟悉键盘操作吗? A、不熟悉( ) B、 一般( ) 非常熟练( ) 你熟悉鼠标的操作吗? A、不熟悉( ) B、 一般( ) 非常熟练( ) 你对Word的掌握程度如何? A、不熟悉( ) B、一般( ) 非常熟练( )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一般模式)
修改
形成性评价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设计成果的运用 学习 内容 分析 教学策略的制定 学习目标的阐明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者 分析
总结性评价
修改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确定总目标
学习内容分析:分析各级先
决技能以及之间的关系
学生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
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大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成人学习者的特点(P69)
学习目的明确;实践经验丰富; 自学能力较强;参与教学决策; 注重教学效率
二、了解学生一般特征的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
查阅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及基本 情况登记表
观察法(自然观察、实验观
察)——观察、谈话
综合分析各调研结果,归纳出对 设计影响教大的学习者特征要点 要调查的信息>>所需的信息
案例分析(或李龙P134)
“使用合适的句型表示特定的语气 (《教学设计》P123—基本、辅助先 决技能) 计算三个两位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P124—预备技能的测试) 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P93) 学习态度量表(《教学设计》P126)
说明教学起点、确定导入时选择哪些教学起点作为复习
四、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的理论基 础——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 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受制于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 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具体——序列型 具体——随机型 抽象——序列型 抽象——随机型
3、人格因素 (社会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