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储量估算章节

资源储量估算章节

5.4.4、资源储量估算
5.4.4.1、工业指标及勘探类型
1、工业指标
(1)边界品位
(2)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3)最小可采厚度
(4)夹石剔除厚度
2、勘探类型
(1)勘探类型
(2)勘探间距
5.4.4.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1、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
(1)距离反比法,简述方法及原理。

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首先是由气象学家和地质工作者提出的,后来由于D.Shepard 的工作被称为谢别德法(Shepard)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设平面上分布一系列离散点,己知其位置坐标(xi,yi)和属性值zi(i= 1,2,…,n), p(x,y)为任一格网点,根据周围离散点的属性值,通过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求P 点属性值。

距离反比加权插值法综合了泰森多边形的邻近点法和多元回归法的渐变方法的长处,它假设P点的属性值是在局部邻域内中所有数据点的距离反比加权平均值,可以进行确切的或者圆滑的方式插值。

周围点与P 点因分布位置的差异,对P(z)影响不同,我们把这种影响称为权函数W i(x, y),方次参数控制着权系数如何随着离开一个格网结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对于一个较大的方次,较近的数据点被给定一个较高的权重份额;对于一个较小的方次,权重比较均匀地分配给各数据点。

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给予一个特定数据点的权值,与指定方次的结点到观测点的距离倒数成比例。

当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配给的权重是一个分数,所有权重的总和等于1.0。


一个观测点与一个格网结点重合时,该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实际为1.0的权重,所有其它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几乎为0.0 的权重。

换言之,该结点被赋给与观测点一致的值,这就是一个准确插值。

权函数主要与距离有关,有时也与方向有关,若在P点周围四个方向上均匀取点,那么可不考虑方向因素,这时:
式中:
表示由离散点(xi,yi)至P(x,y)点的距离。

P(z)为要求的待插点的值。

权函数
储量估算u值取2时为(距离平方成反比)。

(2)封闭多面体估算法,简述方法及原理。

封闭多面体估算法计算的步骤是,首先根据圈定的矿体模型(三角形网)的体积,按以下过程进行储量估算,估算的结果较精确。

1)确定三角网的最小Z值(最低海拔标高),将该值作为所有参与体积计算的立体三角形的基准平面;
2)对于每个三角形,计算其与基准平面之间的体积;
3)确定三角形和基准平面之间的体积是位于模型之内还是模型之外,通常根据每个三角形的方向来进行判断;
4)如果在模型以内,就将其加到总体积中;如果在模型以外,就将其从总体积中减掉。

然后对模型内的所有样品使用简单平均或系数加权的方法得到总的品位和比重。

如果样品在模型内间隔均匀,并且使用样长加权计算,而且选择了忽略缺失区间的话,那么三角网格模型的品位应该与块模型非常相似。

如果样品间隔不是非常均匀,并且有很多探槽和坑道的话,那么由于线框内的样品聚集,线框品位和块模型品位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异。

最后,用模型的体积乘以比重得到矿石量,再用矿石量乘以品位得到金属量。

(1)数据准备及数据处理
1)准备数据内容:按软件要求的数据文件格式进行数据的准备。

主要有钻孔井口数据、探槽坐标点数据、钻孔测斜数据、样品分析数据、岩层岩性数据等。

2)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对所取得的数据运用软件中的统计功能进行分析,目的是确定:品位的统计分布规律及其特征值;品位变化程度;样品是否属于不同的样本空间;根据样品的分布特征,初步估计矿床的平均品位以及对于给定边界品位的矿量和矿石平均品位。

形成统计直方图和累计频率图。

图5- 1样品的直方图
图5- 2样品的累积频率图
3)数据校验
(2)数据检查
(3)地质解译
表5- 1剖面端点坐标、方位、剖面的前后视野宽度表
(4)建立线框模型
(5)线框赋值
(6)样品组合
根据样品样长的分布或生产开采厚度,确定组合样样品的长度。

对所属矿体实体的样品用组合样样长加权,得出以组合样长表示的较均匀样长的组合样样品数据。

(7)建立空块段模型
根据矿体实体在空间的分布范围,矿体实体在走向、倾向的变化及开采段高等因素确定矿块划分规格,将矿体实体划分为若干个立方体小块。

(8)界定空块模型
剔除夹石或采空区通过的矿块。

(9)品位插值
根据各矿体实体确定的数据搜索范围用距离反比法或其它方法对划分的若干个立方体矿体块进行估值。

(10)资源量级别分类
根据数据搜索椭球体的不同半径、搜索次数、工程数量等因素确定资源量级别。

(11)资源/储量可靠性验证
用另外一种估算方法一封闭多面体法,估算全部或部分矿体实体资源量,与
所采用的估算方法所得出资源量结果进行对比,评述其估算可靠程度。

5.4.4.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1、单工程矿体厚度
根据样品长度、样槽方位、坡度及矿体产状,用下列厚度计算公式先计算单样品的真厚度,各样品真厚度之和为单工程矿体真厚度。

厚度计算公式:
m=L(cosαsinβcosγ±sinαcosβ)
式中m为单样真厚度,L为样长,α为矿体倾角,β为样槽坡度,γ为样槽方位角与矿体倾向之差;当样槽方向与矿体倾向相反时式中取“+”,反之取“-”。

各矿体厚度变化系数的厚度值,即采用此公式计算得到。

2、矿体平均品位
本次采用适于机算的距离反比加权法,该方法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立方体块,根据各立方体块的估值结果,对各小立方体块进行统计分析——以各小立方体的体积加权求得矿体的平均品位。

3、矿石体重
表5- 2矿石体重表
4、特高品位的处理
(1)将单样品位值高于矿床(体)平均品位六至八倍的样品确定为特高品位样品。

分别根据各矿体品位变化系数的大小来确定具体的特高品位样品:变化系数<100,品位变化程度为均匀,特高品位下限值取平均品位的6倍;
变化系数100~160,品位变化程度为较均匀,特高品位下限值取平均品位的7倍;
变化系数>160,品位变化程度为不均匀,特高品位下限值取平均品位的8倍。

(2)根据统计分析的直方图对样品进行分析,通常使用95%置信区间对应的上限值来代替极值样品品位。

公式如下:
95%置信区间对应的上限值=品位均值+(1.96×品位的标准偏差)
(3)确定特高样品值后,高于特高样品值的品位根据实际情况用该值替换或者删除。

5.4.4.4矿体的圈定
根据工业指标、化学分析结果、矿体产出特征、勘查类型、工程控制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矿体圈定原则如下:
1、单工程矿体圈定
2、矿体的圈定及资源量估算边界的确定
根据矿体赋存部位、产出空间位置及控矿因素、工程控制情况等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圈连矿体及确定资源量估算边界。

(1)矿体的圈定
在单工程圈定的基础上,主要以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控矿条件为主导因素,重点考虑矿体的产出位置及三度空间上的对应关系进行圈定。

在软件中矿体圈定形成的边界为轮廓线。

(2)采空区的圈定
采空区的边界线根据采空区的测量成果,用测点的坐标直接形成MlCROMlNE格式的线文件,据此生成采空区实体模型。

(3)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的确定
3、建立实体模型
矿区共建立了五类模型,分述如下:
(1)矿体模型
(2)夹石模型
(3)采空区模型
(4)地面模型
(5)其它地质体模型
5.4.4.5矿块模型
块模型的参数见下表
表5- 3矿块模型参数表
5.4.4.6品位插值
1、插值的元素
在各矿体的块模型中对金、铁、银、铜、铅、锌品位用距离立方反比法进行插值,金元素用处理特高品位后的品位。

2、搜索椭球的定义
矿段内的各矿体块模型品位插值的基本搜索椭球定义见表5-4。

表5- 4矿块模型基本搜索椭球定义表
对不满足基本搜索椭球条件的块,通过改变搜索椭球为基本搜索半径的2倍、4倍的方法使所有的块都能估算出金的品位值。

其它的元素由于样品分析数据少,并不要求所有的块模型都估算出品位。

5.4.4.7资源/储量分类
1、地质可靠程度的分级
地质可靠程度分级和代码见表5-5。

表5- 5地质可靠程度分级和代码表
2、经济意义的分级
3、资源/储量分类
5.4.4.8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4.4.9、资源/储量可靠性验证
对全矿段用MICROMINE软件中的三角网多边形估算得到的金品位吨位报告和用距离立方(平方)反比法得到的金品位吨位报告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6。

表5- 6块模型估算结果与三角网多边形估算结果比较表
5.4.4.10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