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郑州师范学院郑舒凡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

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

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一.一“巧”练琴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

“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

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迟缓,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

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布臵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的练琴顺序为1基本功练习,音阶练习,三度音程音阶练习,五度音程音阶练习;2 技巧练习,轮音练习,双音练习,弹轮练习;3 新学的重点难点及乐曲练习;4 复习旧的曲目,通过基本功和技巧的练习把手指手腕都活动开然后练习新曲子,当练习一定时间后,精力开始有所下降,稍微休息后,复习学过的旧曲子,在复习的过程不仅是从技术上的提高也是提高乐曲音乐艺术质量的过程。

一.二扬琴演奏坐姿和持竹扬琴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坐凳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坐姿端正两脚自然落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把整个身体的重心放到两腿上,使坐点和两足成三角形的自然平稳状态,全身自然放松,肩、大臂自然下垂小臂曲轴平伸,表情自然大方,找到了正确的演奏坐姿才能自如地将肩臂乃至全身的力量落到琴竹头上,一定要防止手臂僵硬、大臂夹身,扬琴正确的持竹法:是三指持竹,食指与拇指捏住琴竹中指托起琴竹,食指自然弯曲,琴竹在食指第一关节处,拇指自然放松平贴在琴竹上,不要上弓或者下弯,无名指与小拇指自然弯曲,虎口张开,整个手呈半握掌状。

持竹时,手指要保证琴竹具有可控性,手腕儿要自然舒展与琴竹头胳膊肘形成一条直线,手腕不要向内侧或向外侧弯曲,大拇指与小臂基本同一条直线,手腕也不能向上翘或像下压。

一.二技巧基本功技巧是通过人的机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能力,演奏技巧是扬琴演奏首要的条件,没有高超的科学性的技术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演奏。

扬琴艺术无论是在扬琴演奏中还是练习中,我们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符合自身的生理条件,不能违返科学的规律性。

扬琴演奏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是靠手持琴竹两手交替来完成演奏的,身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一定是符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规律的。

坐姿持竹如果违背了科学性,就会造成肌肉紧张,导致无法继续演奏。

所以在弹奏技巧练习前坐姿跟持竹的正确与否,都决定着接下来的技巧练习是否有效果首先要明确练基本功的意义。

基本功就好像盖楼打地基打得地基越深楼才能改得越高,基本功练习经常被定义为枯燥乏味。

笔者觉得这是对基本功练习的一种误解,众所周知基本功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那么既然是重要的那么一定会是很有趣的,基本功技巧依然是受审美心理支配的艺术活动,依然是一种音乐艺术享受,练习曲要当作音乐作品演奏,练习音阶,每个音,都要有充满内在的情感,要充满情感的去表达,自己要去享受它,很枯燥的音阶练习是很没意思所以你必须要从心底里爱他。

基本功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技能上,而且还体现在音乐的把握上,有时风格不好是因为技巧基本功欠佳,感觉讲半天但是弹不出来,因为你对音的把握能力达不到,音色控制达不到,不是不知道曲子的风格是什么样的,是因为技巧跟不上。

在扬琴乐曲演奏实践中,扬琴演奏者必须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演奏技巧,才能做到琴人合一,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技巧的应用不够灵活,演奏者就无法将乐曲的情感内在音响转变成外在音响传递给听众。

扬琴技巧中击弦音色训练扬琴可以分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这三大类,琴弦音位的差异,导致最佳击弦点的位臵不同,低音区的击弦点在距离琴码约2.5CM —3Cm ;中音区约为2Cm—2.5Cm;高音区约为 1.5—2Cm。

在弹奏不同音区的时候,琴竹头都要保持平稳,不能歪或者斜,击弦时用琴竹头中间偏后的位臵最佳。

只有熟练掌握正确的击弦点和触弦点,才会弹出扬琴音色纯正的声音、演奏不同的音,手用力度感觉也不同,要想把握住最佳的音色,需要通过技巧练习中对左右手单音练习的听与思考,可以左手、右手分别在高、中、低三个不同的音域各选定一个音慢速、反复、弹奏。

单音练习一定要慢,让自己的大脑有足够的时间对现实音响进行分析,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坐姿与持竹,找到正确的科学性的演奏坐姿与持竹后,尽量保证最佳击弦点与最佳触弦点正确。

在弹奏每一个音之前,在自己的大脑中要有这个音的表象。

比如纯净、饱满、坚实、富有弹性等,击弦动作完成后,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耳朵所听到的现实音响,从外在的感受中去判断自己已经弹奏出的音色,分析判断自己弹奏出的每一个音是否与前期大脑所认定的表象相吻合,如果没能达到预期大脑中音的表象,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演奏,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音色根本上的差异,要意识到:局部发力点不同,音色就会不同,如果能得心应手的把握好音色的变化才能够真实演奏出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感情。

击弦时,一是运用手臂自然放松下垂的重量;二是运用动作器官中各部位的肌肉群收缩运动所产生的力量。

这两中力在演奏时相互结合相互协调,控制着发音的效果,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这两种力通过肘、腕把力送到琴竹头上,一定要处理好用力和放松的关系、动作器官及整个身体是否放松是关系到能否把握好扬琴技巧的关键,正确的演奏是既有弹性又有轻松的动作,这个放松是肌肉群在大脑系统的控制作用下的相对放松。

在基本功的练习中我认为的有趣是,在演奏中大脑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怎么能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作用的深思与研究,他们相互需要磨合,才能有一定的默契度,对各器官的性能和特点出来的音色效果,我们需要熟知: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有效合理运用扬琴演奏中力的运用击弦时,首先保证全身放松,肩膀、手臂、手腕、手指都处于松弛的状态前出台气候向下弹奏的一瞬间用力,根据力度的不同用力的部位和大小也有所不同。

扬琴常用的击弦法有三种:1、以小臂为主,一般应用在大力度或具有带动性的起拍时,用手臂带动手腕自然抬起,然后手腕灵活转动借助惯力击打琴弦,击弦后琴竹反弹一定高度,为下次击弦做准备;2、指腕结合,当演奏慢而弱的乐句时,以手指用力为主,特别是演奏较弱的轮音时;3、腕指结合,以腕发力为主,手指为辅,演奏强而快的乐句或者八度齐竹或八度轮音、或者是乐曲的高潮乐段等。

腕指结合是扬琴演奏中应用最多的击弦法,根据强度的幅度递增,依次运用手腕、手腕加小臂、手腕加大臂的发力方法来演奏,但千万不能用力过度,一定要保证音色。

学会运用巧力,在放松和灵活的状态下又可以做到用力准确,这就要求手臂、手腕、手指默契协调的配合,最后把力集中用在琴竹头上,把用力和放松有效的结合起来练琴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随意无计划的练琴或者从头至尾一遍遍地反复练习,没有任何效果并且浪费时间乐曲中的技术难度都是不平衡的,找到重点难点多练慢练快速乐段需慢练(最好使用节拍器)打好技术基础,在逐步加速到正常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快速乐段快而准确清晰,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没有慢速练习的过程是不会演奏好快速乐段的。

扬琴演奏时余音会比较长,余音的混响会降低演奏旋律的清晰度,要求演奏时要靠敏锐的听觉对其奏出的不正确音符及时准确地予以纠正,当听到自己演奏的音是错误或有杂音时,要立即分析错误的原因判断准确后认真反复练习加以纠正,每次练琴都要有收获,要持之以恒、稳步上升、精益求精。

扬琴演奏中最基本技巧可分为单音轮音弹轮这三种扬琴盲奏技巧训练盲奏技巧训练的目的是让演奏者的眼睛可以从琴面上解放出来,记忆在盲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听觉记忆听觉记忆的意思是内心有着一个完整的听觉表象,在通过演奏实践转化为实际的音响;2、视觉记忆,盲打技巧的训练将演奏者的眼睛从琴面上解放出来后,通过读谱把音符旋律节奏记在脑子里;3、触觉记忆,演奏者在持竹击弦时,手腕和手指相互配合击弦发力时的感觉;4、肌肉记忆,盲奏技巧训练中运动神经的反应,加强对乐句的记忆。

乐团合奏时,我们需要用眼神与指挥进行交流,还需要用眼睛去读谱,这时就需要演奏者对盲奏技巧熟练的掌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扬琴演奏中,眼睛从头到尾一直盯着琴面,就会只顾技巧,而忽略了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把握,盲奏可以有效的训练演奏者内心对琴面音位、击弦点的正确把握。

2扬琴艺术的灵魂娴熟的演奏技巧是扬琴演奏艺术中的表演手段,扬琴演奏者需要将个人的灵魂和演奏的技巧融会贯通,以动态的方式让自己和音乐融为一体,能够心知手到。

这样的演奏必然才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模仿性每个人固有与生俱来模仿的本能,模仿充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学家用文字比喻模仿再现真实生活,作曲家通过直接模仿简介模仿,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千万不要抱着技术不够表演来凑的侥幸心理,但是我们需要模仿的究竟是什么?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很多都是来自于生活的自然的,都是对生活自然的再现。

作曲家用音符构筑了他对生活对社会的感受。

他用音符来描述,用音响再现生活,再现自然。

扬琴演奏中模仿不是模仿抄袭别人的表演动作,当太过刻意在演奏动作上的设计时,听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刻意的动作表演分散。

但是扬琴表演是音乐听觉艺术模仿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声音,音响效果,表演是无意识的是需要演奏者有丰富的经历思想的,这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刻意的去设计太多演奏动作是无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