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财政与金融(第一章)

1财政与金融(第一章)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财政与金融
主编
目录
CONTENTS
财政篇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三章 财政收入 第四章 税收 第五章 公债 第六章 国家预算 第七章 财政政策 金融篇 第八章 金融概述 第九章 货币 第十章 信用和利息 第十一章 金融机构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第十三章 保险 第十四章 金融市场 第十五章 国际金融
的问题。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
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而其他主体如单位和个人则处于被 动从属的地位。 国家以税收等形式组织收入时,向谁征收、征收多少、何时征收以及怎样征收等
内容,完全由国家决定; 在安排支出时,资金支出的用途、支出的数量以及支出的时间等,也全部由国家决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4)保证因无劳动能力和其他要素而无收入或收入甚少者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转移性 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 利水平。 (5)在社会范围内组织强制保险,解决企业和个人无力解决的收入调剂问题。
案例导入—2017年财政部将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
财政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基 本民生支出保障的重点工作。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必须更好地统筹民 生政策与经济发展,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通知明确,要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合理界定基本民生范围,将财政资金重点用 于保障基本民生,基本民生也要坚持量力而行,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要调 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基本民生保障 问题,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同时,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层层强化责任落实。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私人需要是某个单位、家庭和个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由市场提供,由单位和个人通 过在市场上掏钱购买来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是社会整体的需要 如抵御外敌侵略、打击犯罪、防治环境污染、预防瘟疫流行等
社会公共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简单相加,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提供,由政府掏钱来满足
通知列出11项重点工作:一般性转移支付要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合理分 配和使用民生类专项资金;加大对资源能源型困难地区财政支持力度;统筹盘活 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压减一般性支出用于基本民生保障;切实保障 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认真做好“去产能”人员安置工作;认真落实精准扶贫要 求;提前下达和及时拨付各类民生资金;加强基本民生领域财政资金管理;支持 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机制。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四、监督管理职能 财政通过以下方式发挥监督管理功能: (1)通过财政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财政收支计划的编制、审查和执行检查,系统地掌握预算、 税收、国有资产、投资等的活动情况;反映、了解、督促、管理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贯彻 党的政策、法规、计划和制度的情况;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个人几者的利益关系; 收入按政策及时足额地完成各项收入任务,支出坚持量人为出,统筹安排和合理使用各项资 金,制止铺张浪费和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2)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不仅表现为物资运动,,而且表现为资金运动。财政收入反映企业 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经营成果,财政支出反映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的成就。因 此,国民经济活动和事业活动都会综合地反映到财政资金运动上。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就可 以反映、分析和检查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 政策,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收支平衡
• 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保持大体平衡 • 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三、稳定经济职能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政政策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重要手段。财政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投资政 策、补贴政策、国债政策等的收支活动,调节市场作用下宏观经济的不平衡。 (2)财政还可以通过收入和支出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财政收入有收敛经济的作用,而 财政支出则有扩张经济的作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发挥的作用与经济变化的作用是相反的。 (3)财政投资、补贴、税收和国债等政策可以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扶持第三产业的 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健康发展。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4、财政分配的手段是依据国家权力
国家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时,需要一定的物力和财力,但国家本身并不参与生产和流 通,不能创造社会财富
当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诸如国防、维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时,不能像市场行为那样, 按向个人提供服务的多少或价值的大小来收费
因此,国家只能凭借其权力,来取得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或产品。 政治权力,表现为国家具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当国家依据政治权力参与分配
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三、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一种以满足国家需要为 目的,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进行的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随国 家的产生和发展而从社会产品分配 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定的分配范畴。
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是在社会产品分配中,国家与社会 各方面发生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 会产品占有和支配的关系。
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居于分配环节,对生产、交换、消费可以起到反映和制约 作用;在分配的诸环节中又居于主导环节,可以对工资、价格、信贷、企业财务、社会保障等 的制约与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枢纽地位,可以反映和制约“社会三大 基金”的形成,而国家要对这些方面进行管理,就需要利用财政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学习目标
第一章 财政概述
1. 掌握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2. 熟悉财政的职能。 3. 了解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是一国政府为了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国家权力对一部分国民收入进 行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概念体现了财政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在某 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财政是分配活动,它要 回答由谁分配、分配什么、为什么分配以及怎样分配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四 、财政的本质特征
3.强制性
财政一般是具有强制性的一种分配。 强制性是指国家作为统治机关本身不进行生产,为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凭借国家权
力以立法或行政权力的形式强制地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并给予相应的调节、监督和 管理,在规定的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拒绝或不按照规定,则要受到一定 的制裁。 财政分配的强制性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强制,法律强制是其表现形式。 强制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威,而财政及其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权威。
各方面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主要保证收入分配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含义2 • 对初次分配结果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和合理分配,以实现收入分配的
相对公平。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1)主要运用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使之符合社会公平。 (2)国家作为全民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应遵循市场原则,依据财产权利,以股息、红利、 利息、上缴利润等形式取得所有权收入,而不应随心所欲。 (3)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以及相似的事业单位职 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人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 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商品化,取消变相的实物工资;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 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制度。在规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构成、等 级、增长等制度时,要使之与企业职工工资形成较合理的比例,从而体现经济公平。
会主义经济以及公民个人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进行分配。 另一方面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凭借财产权力,对国有经济的一部分社会产
品或国民收入进行分配。 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分配的主导方面,分配的另一方面处于被
动和从属地位。 财政分配是通过国家与有关各方的分配关系来实现的,集团之间、单位之间、人与人
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的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
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关系。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
通知要求,县级财政部门是保障基本民生支出的责任主体,要把落实基本民生 保障作为预算安排重点,根据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和群众生活实际需要, 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到位。省级财政部门要完善县级 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适当 支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监督问责。
定,企业和个人等其他主体只能按照国家的规定完成收支的任务。
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生产的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源泉。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国家通过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 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 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1)社会资源是有限和稀缺的。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所占有的资源是无限的。相对 于人类的需求来讲,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非再生资源更是如此,这就决定了世界上所 有的国家均应把有效配置资源作为极其重要的经济问题来对待。 (2)社会共同需要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分散的个人或其他社会 单位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市场经济客观要求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市场存在缺陷和失灵,使市场本身难以独立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客观上要求政府作为全社会共同利益的代表者通过国家财政收支活动, 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