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略的发展
四、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A。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面世(美) B.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 的“银河—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 A。1965年成功合成牛胰岛素 B.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究
五.科技发展的原因
• 思考:为什么在旧中国 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 成立后,科技事业却有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
措施: 1)建立科研机构() 2)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 展远景规划》)
2.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时间:1978.3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 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仅1979年一年 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要多)
3.“两弹一星”之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
就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 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 回技术的国家,为卫星服务的航天 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Hale Waihona Puke 1979年“远望”1号 航天测量船建 成并投入使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 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
潜艇从水下向 预定海域发射 导弹成功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9.72 0.9.703 :55:000 3:55:00 Septe mber 7,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9月7日 星期一 上午3 时55分0 秒03:5 5:0020. 9.7
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提出: A.时间:1995年 B.内容:“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2)成就:
21世纪初,中国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 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60%以上 的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提出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2.“两弹一星”的成功爆炸或发射及意义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时间:1964年 B.意义: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
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 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C.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a.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2)中国在导弹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
五.科技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 确决策(保证) 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9. 720.9.7 Monda y, September 07, 2020
•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美苏核垄断,中国要巩固政权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
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 第一枚原子弹,这是爆炸瞬间在数千 英尺高空腾起的巨大的蘑菇云。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9 月上午3 时55分 20.9.70 3:55Se ptembe r 7,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9 月7日星 期一3 时55分0 秒03:5 5:007 September 2020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 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续上表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从“东方 红”1号 成功发射 至2001 年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 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 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 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 星等主要技术指标都达 到较高水平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20C60S初)
B.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 验成功(1964年)
地位
3)中国第一颗人造地求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 功A. 条件:
1960年,酒泉,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 火箭成功发射
这是中国在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B.意义:
“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 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响彻全球的 “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 航天时代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3:5 5:0003: 55:0003 :559/7/ 2020 3:55:00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9.70 3:55:00 03:55S ep-207-Sep-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3:55:0 003:55: 0003:5 5Monday, September 07, 2020
从第1枚 探空火箭 升空到 2001年
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 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 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中国在许多重要技术 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 行列
1999年 至2003 年10月
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 经过4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 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 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 时飞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 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 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 最复杂的航天工程。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的出现
3.袁隆平的杂交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1983年研制成功的 银河系巨型计算机
我国的巨型计算机 之父——金怡濂
意义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1措)施: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2)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 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 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 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