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萃取技术

第五章萃取技术


分配系数或分配比
m c2,t c1,t
(5-2)
其中,c1,t和c2,t为溶质在相1和相2中的总摩 尔浓度,m为分配系数。
第二节 溶剂萃取
特点:处理量大、能耗低、速度快,且 易于实现连续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应用:生物产物分离中用于抗生素、有 机酸、维生素等发酵产物的提取。
一.弱电解质的分配平衡
例:
利用季铵盐(如氯化三辛基甲铵,R+Cl-)为 萃取剂萃取氨基酸时,阴离子氨基酸(A-)通 过与萃取剂在水相和萃取相间发生下述离子 交换反应而进入萃取相。
R Cl A R A Cl
其中横杠表示该组分存在于萃取相。
A c2 c1
二.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
分配定律即溶质的分配平衡规律,即:
3.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物理萃取
定义:溶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两相间 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 化学反应。
应用: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 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利用乙酸丁酯萃取 青霉素。
化学萃取
定义: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的化 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使溶质 向有机相分配。
应用: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 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回收。
(5-8)
二.化学萃取平衡
氨基酸等两性电解质不能采用物理 萃取,而需采用化学萃取方法。
常用氨基酸的萃取剂有季铵盐类 (如氯化三辛基甲铵)、磷酸酯类等。
氨基酸解离平衡为
其中K1和K2为解离平衡常数。分 别用A、A+、A-表示偶极离子、阳 离子、阴离子型氨基酸。
A H K1 A
K2
A H
通过调节水相的pH值,控制溶质的 分配行为,从而提高萃取率的方法已广 泛应用于抗生素和有机酸等弱电解质的 萃取操作。
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pH值应尽量选 择在使产物稳定的范围内。
➢ 温度
温度是影响溶质分配系数和萃取速 度的重要因素。选择适当的操作温度, 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由于生物产物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 故萃取操作一般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 行。
第五章 萃取技术
第一节 萃取技术概述
一.基本概念
1.萃取 2.反萃取 3.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1. 萃 取
萃取原理: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两相间分配系 数的不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
萃取技术的发展 传统有机溶剂萃取
液膜萃取、反胶束萃取
双水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
萃取技术的分类
有机溶剂萃取
反胶束萃取 液液萃取
弱电解质在水相中发生不完全解离, 仅仅是游离酸或游离碱在两相产生分配平 衡,而酸根或碱基不能进入有机相。
萃取达到平衡状态时,一方面弱电解 质在水相中达到解离平衡,另一方面未解 离的游离电解质在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
Ka
A H
AH
弱酸性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关系为:
AH A H
解离平衡常数为
A H
mA
K eCl6)
三.溶剂萃取操作
1.水相物理条件的影响
水相pH值 温度 无机盐
➢ 水相pH值
无论是物理萃取还是化学萃取, 水相pH值对弱电解质分配系数均具 有显著影响。
物理萃取时,弱酸性电解质的分 配系数随pH降低而增大,而弱碱性 电解质则正相反。
水相pH值对青霉素分配系数的影响
➢ 无机盐
无机盐的存在可降低溶质在水相中的溶 解度,有利于溶质向有机相中分配;另一 方面可降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
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
的平衡浓度(摩尔浓度)之比为常数,

A c2 c1
A称为分配常数。
(5-1)
多数情况下,溶质在各相中并非以同一种 分子形态存在,特别是在化学萃取中。
因此,萃取过程中常用溶质在两相中的总
浓度之比表示溶质的分配平衡,该比值称为
液膜萃取
液体
双水相萃取
萃取剂
液固萃取(浸取)
固体原料 超临界流体
液体原料
2.反 萃 取
定义: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 转入水相的操作。
作用: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后续 分离操作。
洗涤:常常加在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之间,目 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 质,提高反萃取液中目标产物纯度。
K a AH
(5-3)
其中,Ka为弱酸的解离常数;
[AH]和[A-]分别为游离酸和其酸根离 子的浓度。
如果在有机相中溶质不发生缔和, 仅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则游离的单分 子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其分配常数为
Aa
AH
AH
(5-4)
其中,AH 表示有机相中游离酸的
浓度,Aa为游离酸的分配常数。
利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测得的水 相浓度为游离酸和酸根离子的总 浓度,故为方便起见,用水相总
A
(5-9) (5-10)
利用阴离子交换萃取剂氯化三辛基
甲铵(TOMAC,记作R+Cl-),只有阴离
子型氨基酸与萃取剂发生离子交换反
应,反应平衡常数为
KeCl
R A Cl A R Cl
(5-11)
氨基酸和Cl-的表观分配系数分别为
mA
R A cA
(5-12)
mCl
R Cl Cl
(5-13)
其中,mA和mCl分别为氨基酸和氯离子 的分配系数,cA为水相氨基酸总浓度
cA A A A (5-14)
从式(5-9)至(5-14)可推导出下式
(5-15) mA KeClmCl (1
H K2
H
2
) 1
K1 K 2
事实上,阴离子氨基酸的离子交换反应需
在高于其等电点的pH范围内进行,所以式 (5-14)中的[A+]可忽略不计,式(5-15)简 化成下式
青霉素是较强的有机 酸,较低pH有利于青霉 素在有机相中的分配,当 pH大于6.0时,青霉素几 乎完全分配于水相中。
选择适当的pH,不仅 有利于提高青霉素的收率, 还可根据共存杂质的性质 和分配系数,提高青霉素 的萃取选择性。
红霉素是碱性电解质,在乙酸乙酯 和pH9.8的水相之间分配系数为44.7,而 水相pH降至5.5时,分配系数为14.4。
浓度c表示酸的浓度,即
c AH A
(5-5)
合并上述三式,可得到有机相 中游离酸浓度:
AH
Aa c
Ka
H
H
(5-6)
设有机相中的浓度 c 和水相中浓
度c之比为分配系数,则
ma
Aa
Ka
H H
该式还可表示为
(5-7)
log( Aa ma
1)
pH
pK a
其中,pKa=-logK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