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第一次,教材分两目来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金田起义”和“天国兴衰”。
“金田起义”这一目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天国兴衰”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基本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有了大概的了解,故学生对重点的掌握比较容易,但是在高中,本课除了介绍史实外,重点是通过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天京事变这一事件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需要老师充分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及其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等主要史实。
两个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事件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中英雄们的斗争事迹,使学生感受在革命中先烈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天京事变的分析,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以及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教学流程】
导入:展示幻灯片:
播放《太平天国》主题曲:《浩浩乾坤》。
师:这首歌是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
听完之后对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生:很震撼。
师:对,说明了这次农民运动声势浩大。
最终的结果呢?生:失败了。
师: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
今天,我们就从千千万万的太平军中选取一个叫做王顺的人,来看看他和他曾经的天国梦。
师:提问:
1、老婆的手织布为什么卖不出去了?
2、为什么庄稼又要绝收了?
3、清政府在这个时候还加租加税说明了什么?
4、洪秀全的宣扬的什么样的天国口号,使我加入拜上帝会?
生:讨论回答,老师适当点拨
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侵略)——民族矛盾
自然灾害
清政府腐败——阶级矛盾(根本原因)
拜上帝会——理论和组织
师:请根据王顺的经历,看他在军事生涯中经历了哪些主要事件?
生: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军事鼎盛。
师:1、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让我感到天国梦快要实现了?洪秀全在拜上帝会时所宣扬的天国是什么样的?
生:(讨论回答,老师点拨)
洪秀全设想的天国是平等、共有、互助。
而天朝田亩制度中通过土地平均分配、圣库制
度、以及男女平等等体现了这些设想。
所以王顺说天国梦要实现了。
师:(探究讨论)2、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
请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
《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
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是一种空想。
师:歌谣反映出当时的什么事件?
生:天京事变。
师:这一事件反映了什么?
生: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腐化,争权夺利。
说明农民阶级无法超越本身的局限。
还是重复着“江山轮流做,今天到我家”。
师:1、《资政新篇》的内容有哪些?
生:让主要是从经济方面、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作出论述。
师:2、当时农民根本体会不到《资政新篇》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在哪里?
生: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师:3、《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实行?
生:未能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缺乏必要条件;战乱。
师:4、农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生:土地。
师:5、所缺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可以分解成:《资政新篇》是什么性质的改革方案?他需要那个阶级来实行?)
生:必要条件是我国的民族之本主义没有产生,没有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实施。
师:6、《资政新篇》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太平天国无法实施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局限性。
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
师:2、太平天国失败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生:外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内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师:王顺,这么吉利名字却遭遇了这么多坎坷。
和他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太平军战士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艰难的挑起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虽然失败了,但, 何以成败论英雄
浩浩乾坤立丰碑
他们的革命精神会一直激励着后来人继续坚持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将会有更先进的阶级来继续完成这个使命,在中华大地上真正建立“人间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