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牵引技术ppt课件

骨科牵引技术ppt课件

般与扩张板宽度相一致),并撕成长条,其长度应根 据骨折平面而定,即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
长度两倍之和。
②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但应稍偏内侧23cm,并在扩张板中央孔处胶布钻孔,穿人牵引绳, 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 ③防止胶布粘卷,术者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
两等分撕成叉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1/3-1/
2。
④在助手协助下,骨突处放置纱布,术者先持胶布 较长的一端平整地贴于大腿或小腿外侧,并使扩张板 与足底保持两横指的距离,然后将胶布的另一端贴于
内侧,注意两端长度相一致,以保证扩张板处于水平
位置。
⑤用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勿过
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⑥将肢体置于牵引架上,根据骨折对位要求调整
(1)骨牵引器械包:其内容包括手术巾,消毒
钳,布巾钳,大、中、小三种斯氏针各1~2根,粗、
中、细克氏针各2根,手摇骨钻,钢锤,纱布等。高 压消毒后备用。
(2)牵引弓:主要有马蹄形牵引弓、张力牵引
弓及颅骨牵引弓等。马蹄形牵引弓主要适用斯氏针
牵引。张力牵引弓适用于克氏针牵引。颅骨牵引弓 用于颈椎骨折与脱位。 (3)局部麻醉用品:备好10~20毫升空针筒, 0.5%~1%普鲁卡因10~20毫升。
标记,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
(2)、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
滑车的位置及牵引方向。 ⑦胭窝及跟腱处应垫棉垫,切勿悬空。 ⑧牵引重量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肌肉发达
情况而定,小儿宜轻,成人宜重,但不能超过5kg。
4、注意事项
(1)须及时注意检查牵引重量是否合适,
太轻不起作用,过重胶布易滑脱或引起皮肤 水泡; (2) 注意有无皮炎发生,特别是小儿皮
肤柔嫩,对胶布反应较大,若有不良反应,
2、禁忌症
①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
者。
②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
松者。
③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3、 部位
①颅骨牵引
②尺骨鹰嘴牵引
③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④股骨下端牵引
⑤胫骨结节牵引
⑥跟骨牵引 ⑦肋骨牵引 注意事项
(一)、颅骨牵引
【目的】
适用于颈椎骨折与脱位。
【方法】
1、骨牵引的准备
1、适应症
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③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 ④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 ⑤颈椎骨折与脱位。
⑥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如掌 骨、指(趾)骨骨折。 ⑦手术前准备,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 ⑧关节挛缩畸形者。
⑨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一、皮肤牵引
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拉使作用力最终 达到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与休息的技术。
持续皮肤牵引(skin traction)是用贴敷于患者 皮肤上的胶布或牵引带包捆于患肢皮肤上,利用其与
皮肤的摩擦力,通过滑轮装置,在肢体远端施加持续
引力。 重量一般不超过5kg。牵引带不能压迫腓骨
头部,以免压迫腓总神经,导致麻痹。
2、牵引前准备
(1)准备好所需用的牵引架及附属装置。 (2)宽胶布,一般用圆筒装,根据需要酌情截取。 (3)绷带、成人用宽10厘米的绷带,小儿用宽5厘 米或8厘米的绷带。 (4)扩张板,根据部位不同分为6厘米×6厘米、7
厘米×7厘米、8厘米×8厘米、10厘米×10厘米四种,
其厚度为1厘米,在扩张板中央钻0.5厘米直径的圆孔,
(4)皮肤消毒剂:一般用2%碘酊及75%酒精。
(5)其他:2%龙胆紫及棉棒等。 (6)患者准备:患肢皮肤准备,将患肢置于勃 朗架上,或置于适当位置。 2、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头下枕一沙袋,剃光头发, 用肥皂及清水洗净,擦干,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 前后矢状线,分头顶为左右两半,再以两侧外耳孔为
1、适应症与禁忌症
①适应症:骨折需要持续牵引疗法,但 又不需要强力牵引或不适于骨骼牵引、布带牵 引的病例。 如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儿轻度关节挛缩
症、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肱骨髁上骨折因肿
胀严重或有水泡不能即刻复位者
②禁忌症:
皮肤对胶布过敏者; 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肢体有血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
性溃疡、血管硬化及栓塞等; 骨折严重错位需要重力牵引方能矫正畸 形。
固定与休息的作用。
缺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如果消
毒不严格或护理不当,易招致针眼处感染; 穿针部位不当易损伤关节囊或神经血管;
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伤骨骺。
优点:
①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 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
重叠或关节脱位造成的畸形;
②牵引后便于检查患肢;
③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 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 ④ 配合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 情况下,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 僵直、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
应及时停止牵引;
(3)注意胶布和绷带是否脱落,滑脱者应
及时更换;
(4)特别注意检查患肢血运及足趾(指)活
动情况。
(5)对胶布有过敏者,皮肤有损伤或炎症 者,肢体有血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性 溃疡,血管硬化及栓塞等不宜用皮肤牵引。
二、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系利用钢 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 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
骨科牵引技术
实验目的(仅限骨伤专业)
• 1、熟悉骨科牵引的适应范围、所需材料、 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 2、掌握皮肤牵引、骨骼牵引技术。
实验内容
• 1、皮肤牵引技术 • 2、各部位骨骼牵引技术
牵引技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
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 量为反牵引力,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 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 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 治疗方法。 多用于四肢和脊柱。牵引疗法有皮牵引、骨 牵引及布托牵引等,
供牵引绳穿入。
(5)安息香酸酊,具有保护皮肤与增加胶布的粘 度作用。 (6)纱布或棉纸,用以保护骨突处。 (7)牵引绳,常用棉麻线绳或尼龙绳。 (8)患者皮肤准备,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对患肢 先以肥皂水擦试,除去油污。再以清水洗净,剃毛, 尔后在贴胶布处涂安息香酸酊。
3、牵引方法
①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