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三学月月考化学试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Mn: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有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2 mol氧C.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D.1 mol CO2的质量等于CO2的摩尔质量2. 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 ℃。
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A.蒸馏 B.分液 C.过滤D.蒸发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 5×1022个4.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抹布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5.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酸性和碱性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K+SO2-4NO-3B.Mg2+NH+4SO2-4Cl-C.Na+K+SO2-4NO-3D.K+ Na+ HCO-3SO2-46.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醋酸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B. 往Cu粉中加入盐酸溶液:2H++Cu=H2↑+Cu2+C. 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D. 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氢氧化镁:Mg(OH)2+2H+=Mg2++2H2O8.“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具有丁达尔现象 ④不能透过半透膜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止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②③④D ﹒①③④⑥9.将5mol/L 的Mg(NO 3)2溶液a mL 稀释至b mL ,稀释后溶液中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 a 5mol/LB .ba 10mol/L C .ab 5mol/L D .b a mol/L10.实验室里需配制480mL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说明: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A .称取7.68g 硫酸铜,配成500mL 溶液B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 .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D .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11.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 (H +)=0.1mol/L ,c (Al 3+)=0.4 mol/L ,c (SO 2-4)=0.8 mol/L ,则c (K +)为A .0.15 mol/LB .0.2 mol/LC .0.3 mol/LD .0.4 mol/L12.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A .PCl 3―→PCl 5B .H 2O ―→O 2C .SO 2―→SO 2-3 D .Fe 3O 4―→Fe13.单质X 和单质Y 反应生成X 3+和Y 2-,现有下列叙述:(1)X 被氧化,(2)X 是氧化剂,(3)X 3+ 是氧化产物,(4)X 具有氧化性,(5)Y 2-是还原产物,(6)X 3+ 具有氧化性。
其中正确的是( ) A .(1)(4)(5)(6) B .(2)(3)(4)(5) C .(1)(3)(5)(6) D .(1)(2)(4)(6)14.11P +15CuSO 4+24H 2O =5Cu 3P +6H 3PO 4+15H 2SO 4反应中,被氧化的P 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 )A .6:5B .5:6C .11:5D .11:616.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 2++Br 22Fe 3++2Br -,②2Br -+Cl 2Br 2+2Cl -, ③2Fe 3++2I -2Fe 2++I 2。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B .反应②中当有1 mol Cl 2被氧化时,有2 mol Br -被还原C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 2>Br 2>Fe 3+>I 2D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Fe 2+>Br ->Cl -1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 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B .只有气体产生C .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D .只有沉淀产生18.将铁、铝的混合物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过滤得到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质量正好与原固体质量相等,则原固体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14.3%B.12.5%C.87.5%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9.为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Fe 3+、SO 2-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判断BaCl 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第④步中,Na 2CO 3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时,若出现下列操作,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A .称量时NaCl 已潮解B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C .天平的砝码已锈蚀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20、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 ③碳酸氢钠固体 ④碳酸钙 ⑤熔融氢氧化钡 ⑥酒精 ⑦二氧化硫 ⑧硝酸钾溶液 。
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写出③在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 、Ba(NO 3)2、CuSO 4、Na 2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 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 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 __.(写化学式) (2)写出第①、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②22.某一反应体系共有下列五种物质O 02、H 2C +6rO 4、C +3r(OH)3、H 2O 、H 2O -12。
已知在该反应中H 2O 2只发生如下过程:H 2O -12―→O 0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还原产物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反应中转移了0.3 mol 电子,则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
三.计算题(8分)23.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若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制得标准状况下的Cl25.6L。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求反应中消耗的氧化剂的质量;(3)求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2018年箴言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9、(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除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2+(3)A.偏低B.偏低C.偏高D.偏高20.(1)③④⑤⑥⑦①②⑤⑧(2)NaHCO3==Na++ HCO-321.(1) Ba(NO3)2、Na2CO3;CuSO4;NaCl;(2)Ba2++ CO2-3=BaCO3↓; BaCO3+2H+=Ba2++CO2↑+H2O.22. (1)H2O2 Cr(OH)3(2) 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3)3.36 L三.计算题(8分)23.(1)略 (2分)(2)21.75g (3分)(3)0.5mol(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