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2.3《日本的大化改新》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2.3《日本的大化改新》教案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课堂小结
依据本节课幻灯片,结果课本,总结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通过本。
活动,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板书
二、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政治: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经济: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也蒸蒸日上;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实行变革。
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案
课题
《日本的大化改新》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日本的民族精神──“神道”、“武士道”精神,树立求同存异的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日本的古代发展历史和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从中日关系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
讲授新课
日本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日本”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至唐代,倭国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意见才改国名为日本的。 “日本”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名正式使用始于7世纪。
重点
日本的大化改新。
难点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向周边地区传播,形成了中华文明圈。而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相对落后的日本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不断积极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发展。
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
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等。平城京的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及中国文化
结合上述资料和图片,说说这些反映了日本民众的什么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大化改新的影响:
经济上,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政治上,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
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
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的由来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
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
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
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历史上的幕府统治是怎么回事?
从12世纪末开始,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开始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傀儡。幕府统治在日本历时600多年。其实质是封建军事独裁统治。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大化改新的影响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3世纪中叶,日本中部兴起一个叫大和的古代国家。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阅读课本和资料,了解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7世纪初,日本首次使用“天皇”称号。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大和国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当今日本,天皇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